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国粮食安全的唯一途径只能是农业自身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没有标准模式和最佳模式,只有最适合的模式。从各国实践看,农业现代化主要有4种模式:美国、加拿大等国因地多人少而采用的大规模家庭农场道路;日本、荷兰等国因耕地有限而选择的小规模家庭农场道路;资源禀赋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德法等国选择的适度规模家庭农场道路;巴西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选择的大农场与小农户并存的发展道路。尽管条件迥异,但这些现代化模式仍有共同之处,即都实行了以自然人为基础的家庭农业经营体制,公司  相似文献   

2.
<正>农业经营模式的选择,最终是要以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为目标,虽然现代化规模农业是我国农业的最终发展方向,但现代化农业不是一蹴而就的。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2012年前后在国内广泛兴起。2013年,家庭农场这一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一般认为,家庭农场是以家庭为单位,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具备一定的科技  相似文献   

3.
家庭农场规模的决定因素分析:理论与实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迄今为止,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家庭农场模式被证明是农业生产中最有效率的经营模式,但是,家庭农场模式并不等于小生产模式,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家庭农场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运用经济学均衡理论对发达国家家庭农场规模变化的决定因素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制造业—农业工资比及劳动—资本价格比的提高是家庭农场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决定因素。经济发展程度是各国家庭农场规模扩大的基础条件;制造业工资高于农业工资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力,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家庭农场规模扩大的前提条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农用机械对劳动力的有效替代,使得家庭农场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技术进步成为家庭农场规模不断扩大的有效手段。但是,美国的经验表明,当一国实现了工业化之后,家庭农场规模的变化不再由劳动-资本价格比和制造业-农业工资比决定。  相似文献   

4.
为响应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作为其主要形式的家庭农场的培育和发展尤显重要。近几年,滨城区家庭农场的发展较快,家庭农场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探索了新的道路,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现代化,有效解决了农村分散经营、效益低下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促进了农业种植大户向家庭农场主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发展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最现实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的体制下,我国农业选择哪一种经营形式,才能既适应当前农村生产力水平和政策要求,又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笔者认为,最现实的选择,就是培育家庭农场,通过家庭农场经营的发育和壮大,推动整个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一、发展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走向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 所谓家庭农场,就是适应现有生产力水平与市场要求进行专业化生产,进而形  相似文献   

6.
<正>家庭农场的概念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里被正式提出,释放出我国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信号。"家庭农场"是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品,是国外流行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国外的家庭农场因拥有相对集中广阔的土地、先进的设备、成熟的经营管理,而呈现出高度的规模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中外在土地政策、户籍管理等方面虽有较大差异,但国外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特征和发展经验仍值得我们学习和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的实践证明,适宜的家庭农场模式是农业现代化乃至经济崛起的关键.本文首先运用实证分析法对我国发展家庭农场典型地区及河南省已有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进行实例调查与分析,总结了我国及河南发展家庭农场的历程和现状;其次,运用归纳法得出了河南发展家庭农场存在土地流转难、政策支持不明朗、职业农场主人才缺乏等现实困境的结论;再次,结合土地流转情况以及现有土地所有者、经营者的能力和愿景,参考国内外家庭农场选择模式的经验,为河南设计”小规模兼营型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并从经营主体、经营规模、认可模式、土地流转模式及规模4个主要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推进思路;然后,运用演绎法得出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为其发展趋势的观点;最后,从河南省角度提出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确立相关法规,制定与完善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培育具有企业家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建议,构建了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及其规模探讨——基于资源禀赋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这一基本资源禀赋下,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人均耕地面积少、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等特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实现农业现代化要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发展适度规模的现代家庭农场切实可行。它以适度规模、劳动力充分就业、商业化和现代化经营为基本特点,有利于促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农民收入。根据我国国情推算,到2030年我国劳均耕作面积将达到0.67公顷,而家庭农场平均规模将达到26.7公顷。此外,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以及最终收益不同,我国各地家庭农场规模也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2013年的"一号文件"中被正式提出来,但是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却已经在上海、湖北、安徽和福建等地的局部地区试点成功,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适应我国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可以有效地推动贵州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在贵州,家庭农场的发展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如:土地流转渠道不畅、农户资金缺乏和农场经营管理人员对经营管理知识的缺乏等。本文以上海松江模式和湖北武汉模式的成功经验为起点,结合贵州地区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家庭农场是在小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选择。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发展,不仅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主体支撑,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还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本途径。当前,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培育思路、经营规模、发展模式与支持措施等方面广泛一致的协同发展机制尚未形成。破除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按照"完善认定、示范提升、普惠支持"的总体思路,支持更多小农户升级为家庭农场,提升家庭农场的高质量发展能力,完善家庭农场发展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1.
美国和日本农业规模化经营进程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运用1900—2010年美国数据和1930—2010年日本的数据,分析了美国、日本的农场数量、农户数量、耕地规模和农业政策的变化过程。美国、日本的农场/农户数量都经历了从快速减少到缓慢减少并趋于稳定的过程,两国几乎都用了3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了农场数量的快速减少及其规模化过程。两国农业最主要的经营组织形式分别是家庭农场和农户,而在日本兼业农户占农户数量的主体地位。在农业规模化进程中,美国和日本政府运用农业立法来保障和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并采取了信贷支持、价格补贴、土地流转等促进政策,鼓励和诱导家庭农场规模适度扩大。中国农业快速规模化的进程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及政府积极政策影响下可能只需要20年或更短时间。  相似文献   

12.
<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伴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农村改革不断深化而逐步发展。近年来,上海松江区家庭农场模式发展已具规模,对上海乃至全国探索农业经营主体的制度创新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快探索建设家庭农场,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探索推进家庭农场发展的热潮。然而,家庭农场仍处于试点阶段,要深入剖析上海发展家庭农场的实践,客观把握全国农业经营组织发展形势,才能科学发挥松江家庭农场模式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农业实现现代化,松江区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积极推广粮食家庭农场生产绎营模式。截至2012年底,全区有粮食家庭农场1206户,经营面积13。66万亩,占全区粮田面积的80%。其中,机农。体家庭农场140户,经营面积1.78厅亩;种养结合家庭农场60户,  相似文献   

14.
《山西农经》2014,(1):9-11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号)精神,扎实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重要意义。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当前实现农村农户经营制度基本稳定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  相似文献   

15.
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保持长期稳定的土地经营权是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通过对湖南省家庭农场的数据调研,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比较不同流转模式下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性。研究发现:在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性评价指标中,专用性资产、渠道冲突和渠道满意度等指标权重较大;不同土地流转模式下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的稳定性有所不同,其稳定性结果的次序由小到大为:股份合作制流转>反租倒包流转>出租流转。鉴于此,本文建议有关部门在推进家庭农场土地流转时应优先考虑股份合作制流转模式。  相似文献   

16.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经营主体拥有巨大辐射作用,可以带动更多的农户投入到生产经营中来,对于农业经营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生产方式阻碍了海城市家庭农场的现代化发展,本文以辽宁省海城市为研究区域,以家庭农场调查数据为基础,并针对目前海城市家庭农场对互联网技术应用发展问题,完善海城市家庭农场互联网技术推广的政策建议,以促进"互联网 + 家庭农场"模式的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保持长期稳定的土地经营权是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通过对湖南省家庭农场的数据调研,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比较不同流转模式下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性。研究发现:在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性评价指标中,专用性资产、渠道冲突和渠道满意度等指标权重较大;不同土地流转模式下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的稳定性有所不同,其稳定性结果的次序由小到大为:股份合作制流转反租倒包流转出租流转。鉴于此,本文建议有关部门在推进家庭农场土地流转时应优先考虑股份合作制流转模式。  相似文献   

18.
家庭农场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需要,也是促进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的需要。武汉市作为全国第一批进行家庭农场的试点,其"连片开发、示范带动"的模式使得武汉市近郊区家庭农场飞速发展。分析了武汉市近郊区发展家庭农场的有利条件和发展现状,同时探究了武汉近郊区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武汉近郊区家庭农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家庭农场的概念日趋渐热。如今的家庭农场,其意义更在于一"新"的。以家庭为单位的耕种模式。在欧美国家对家庭农场的定义中这是一种农民家庭租赁、承包或者经营自有土地的农业经营形式。在国,家庭农场主制度已经沿用百年,在一些产量大洲,中等规模,并有年以上的家族农场比比皆是。更简单来说,它类似于中国农村"养殖户"的2.0版本。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湖北省家庭农场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呈现出产业类型多样、经营规模适度、主体结构多元、经营模式多维、经营效益向好等特色。截至2018年10月底,全省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家庭农场达33700个,同比增幅17%,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899个。家庭农场已成为湖北省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支重要生力军。突出抓好制度引领,推动家庭农场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省级层面先后出台了七个规范性文件,从政策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