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对农村与城镇间劳动力的流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追溯了户籍制度的建立、发展演化过程,立足户籍制度演变历程分析了城镇和农村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以及劳动力市场在城乡之间的对立分割对劳动力在乡村——城镇之间的流动和迁徙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户籍制度与重工业化战略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镇和农村形成的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制约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户籍制度的改革亟需改善和解决城镇和农村劳动力市场以及城镇内部由于户口属性不同呈现出的农业户籍与非农城镇户籍人口构成的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现状,促进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仍然面临着诸多制度和环境障碍。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剥离户籍额外的福利功能;规范城市用工制度,建立农民维权组织;建立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机制;改革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制,将有力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有序发展,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相似文献   

3.
论现行户籍制度与城乡关系的改革俞德鹏一、现行户籍制度及其产生现行户籍制度的形成于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单纯的人口统计户籍制仍在延续,1954年宪法还明文规定中国公民具有迁徒自由和居住自由(第90条第2款)。然而自此以后,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城镇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大约有1000多万农民进入城市。当前,全国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累计已近1.4亿。但是,由于受制于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分割体制,使进城务工的农民仅仅完成了"一半的城镇化"。农民工总体呈现出"就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劳力在城市、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中的城市发展、农地制度与户籍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振军 《农村经济》2007,(9):100-103
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一直备受关注,在新农村建设中更是千夫所指.正是基于对户籍制度过去作用的认识,人们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户籍改革寄予厚望.但由于历史惯性以及户籍制度与农地制度的复杂关系,决定了户籍改革的作用是有限盼,激进改革甚至可能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或战略重点应当放在城市发展和农地改革上.  相似文献   

6.
户籍制度的存在,导致我国的城乡就业从原先的"三元结构"转变为"四元结构":存在着大量于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农村户籍农民工。为了推行"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关键需要解决这部分劳动力的城市户籍。本文在对户籍制度改革多方博弈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hina Labor Force Dynamic Survey,CLDS)数据库,考察了户籍制度对农民工利益与流动的影响,调研结果发现:户籍制度导致了进城农民工在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和子女受教育等方面受到歧视,阻碍了农民工向城市的流动;而当这些歧视不存在时,绝大部分农民工愿意留在工作地所在的城市。  相似文献   

7.
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即农业人口市民化,不仅仅是户籍身份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比照市民的标准为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规模庞大的原农业户籍人口市民化,必然导致巨大的财政支出压力。通过具有代表意义的安徽省TL市的实地调查,发现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因地方财力严重不足而难以彻底推行,其根源在于现行财税体制的制约。为了促进农村户籍制度改革能够顺利地推行,有必要重新构建户籍制度财政支出成本的分担机制、调整中央与地方对税收收入分享比重、加强地方税收体系建设和改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方案,构建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适应的财税体制。  相似文献   

8.
户改新政     
<正>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开启了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展开的这一改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其特点为: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通过全面推进改革,打破原有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努力实现全体公民的福利待遇均等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现行的户籍制度令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出现了分割,而城乡分化的社会保障体制又使得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举步维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农民不愿意放弃农村集体土地和宅基地。在耕地保护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了解农民意愿,有效解决农村宅基地的退出问题,成为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确保耕地保有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和运河区外围农村宅基地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户籍—社保"联动改革下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主要因素,提出"户籍—社保"联动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10年重庆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为政策实践,采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评估了户籍制度改革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际效果。研究发现,重庆的户籍制度改革显著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户籍制度改革破解了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性障碍,逐步消除了城镇工和农民工同工不同酬的户籍歧视,并有助于城乡居民获得均等化的社会福利待遇,因此,扭转了城乡居民收入失衡局面,并且,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城乡居民收入收敛的动态效果会逐渐增强。此外,城乡悬殊的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差异是形成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江苏、浙江部分城市近年来大胆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了农转非的条件.从实践来看,户籍放开并不会导致城市人口剧增,不会剧烈冲击城市就业.基层干部认为,打破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拆掉"农转非"的门槛,条件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2.
因为农民工流动是以劳动力流动而非以家庭迁移的方式进行,长期的人户分离、家分两地的流动模式,使得农民工数量越来越大,这样大的一个数量使他们在城市里面不能均享城市服务的公共资源.初步测算,现在10个城市人口中,有4个人是不能够均享城市公共服务的,这是我们城市化过程当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一条成功经验是利用"双轨"走出"双轨",所以在户籍制度改革的制度设计中也可以沿用这个思路.首先,户籍改革和居住证制度改革双轨,然后逐渐并轨人口居住证管理.同时,在公共服务制度改革上,将城乡两种社会与福利制度的改革逐渐并轨于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中.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最小。制约我国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因素主要包括户籍立法滞后,大城市财政能力和公共设施不足,大城市环境承载能力相对饱和,大城市原有居民的阻力,配套制度改革滞后。可以从加快制定户籍法,逐步剥离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利益,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科学合理的设置大城市准入门槛,让中小城市分担大城市户籍改革的压力,加快相关配套制度改革等方面着手推进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4.
户藉制度改革与农村制度创新郭效祥一、中间户籍制度的提出和实施目标在近40年的时间里,我国实行的是一壁垒式的城乡户籍管制制度。它把市镇和农村的户籍管理严格分开,藉此对城市工业和市镇居民的就业、福利实行保护。同时,却把农民永远地困系在土地上,无法遏止他们...  相似文献   

15.
铜陵市自2008年被安徽省委省政府确立为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以来,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一体化走在全省前列。与此同时,该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城市带动力不强,农民主体性不突出,政策权威性不够。因此,铜陵市要促进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努力做大城市规模,增强以城带乡的能力;积极推进制度建设,加大城乡统筹的力度;充分保障农民地位,增强美好乡村建设后劲。  相似文献   

16.
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把二元结构“填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城市和农村一块高一块低,主要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这个体制是扩大城乡差别的加速器或者说是挖掘机,不改革掉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不对现在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林权制度改革的话,城乡差别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7.
<正>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特有的概念。一般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谋划,实现城乡功能互补、制度统一、权利平等的发展过程。城乡一体化将农村与城市联系起来,其实质就是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村与城市平等开放、共同发展,其表现为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实现城乡制度统一开放;改变城乡不平等的制度安  相似文献   

18.
30多年前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内容的农村第一次改革促成了城市对农村的单向开放,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面临着以实施城乡双向开放为核心的农村第二次改革。停留于单向开放水平上推行城乡一体化会导致"反城乡一体化"。发达地区已具备实施城乡双向开放的条件,农村二次改革可从发达地区率先启动。应遵循梯次推进原则,引导发达地区率先探索和实施土地制度改革,在要素双向流动基础上转向双向城乡一体化,开辟一条具有内生动力的农村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农村改革专家问卷调查显示,十一五时期我国农村在民生领域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十二五时期应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土地制度、金融制度、户籍制度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当前,贫困山区劳务开发正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对此,笔者认为需要搞好六个方面的服务。 一、户籍服务,即改革城乡分割、地区封闭的户籍制度。国际上的发展经验证明,现代化程度越高,城镇化和非农业化的程度也越高。所以发达国家城市人口都占总人口的80%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