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GDP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但不能反映环境的污染程度,也不能反映资源的浪费程度,更不能反映与可持续发展相对应的指标.因而单纯的GDP增长不能用来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唯一标准,政绩考核的标准应该是一个涵盖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消耗、社会和谐等各方面在内的综合性指标.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干部路线的指引下,经过广大组织工作者的努力探索,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考察工作逐步向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迈进。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考察工作中不同程度地还存在着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片面性和公式化、概念化、模式化、传统化的问题,以致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标准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使用干部方面人不尽才、才不适职、职不适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和制约了干部效能的正常发挥。因此,研究建立新时期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考察指标体系,对于落实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标准,更好地执行党的干部路线,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批合格的领导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多年来,由于我们对干部的考核标准简单划一,片面看重GDP增长等显而易见的政绩,缺乏全面、客观、科学分析,特别是忽视了群众对官员的感受和评价,使一些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热衷于做表面章的干部,容易得到重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各地提交给国家发改委的“十一五"经济增长目标普遍“赶超”中央,“数字出官”的旧观念依然存在。为改善目前GDP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新的政绩考核标准应以增加就业和提高百姓收入为核心。  相似文献   

5.
各地提交给国家发改委的“十一五”经济增长目标普遍“赶超”中央,“数字出官”的旧观念依然存在。为改善目前GDP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新的政绩考核标准应以增加就业和提高百姓收入为核心。[编按]  相似文献   

6.
政绩考核是"指挥棒",直接引导着领导者的政绩观.为了解决干部考核中的一些问题,提高政绩考核的实效性,必须实现以下几个结合:从"静态考核"到"静态考核"与"动态考核"结合;从"官考官"到"官考官"与 "民考官"结合;从"施政成效"到"施政成效"与"施政成本"结合;从"考"与"用"分离到"考"与"用"结合.同时,还要从重视"潜规则"到重视"显性标准".  相似文献   

7.
“选拔任用干部要看政绩”。这是近年来在干部工作中最时兴的话题之一,也是同党的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紧密相联的正确选人途径。所有关心党和民族命运的人都希望有效地留彻“凭政绩谜人”的方针,以杜绝选拔干部对某些长官意  相似文献   

8.
李舒  崔砺金 《发展》2004,(9):38-38
云南用县域经济竞争力体系中的10项评价指标,把干部政绩数字化、标准化、客观化,一举改变了以往用GDP数据或各种人为因素考核奖惩干部的简单机制.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白河县近年来改革干部任用制度,32名考核不合格的科局级干部被就地免职,9名干部被降职使用,8名曾作降职、撤职处理的干部因政绩突出又被重新提拔重用.改革引发的震动非但没有震散白河县的干部队伍,震塌白河经济,反而震醒了一批"太平官",激活了白河经济--  相似文献   

10.
程思怡  陈姿 《亚太经济》2007,(3):117-120
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方针以来,福建在转变增长方式方面虽取得了不少成效,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都有显著提高,但总体上依然没有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相关制约和提高生产方式改进的因素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认真研讨。  相似文献   

11.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最后一年,是中国实施“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就。经过连续几年贯彻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我国已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扭转了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局面,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国民经济发展出现了重要转机。  相似文献   

12.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选用干部必须坚持以政绩取人.因为政绩是干部德才兼备的集中表现和综合反映,是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政绩,凭政绩用干部,能有效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干扰,摆脱陈旧观念和保守思想的束缚.只有把德才素质、政绩突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并使干部保持积极进取、争先向上的精神状态,才能依靠干部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关心和重视政治经济学问题研究,2015年11月23日,他  相似文献   

14.
政绩考核对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起着导向作用,而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的政绩考核必须有科学的考核方法来加以保证。本文从五个方面即量化考核指标,增强政绩考核的准确性;扩大群众参与,增强政绩考核的民主性;施行政绩公示,增强考核结果的公认性;实行分类考核,增强政绩考核的针对性;借助中介机构,增强政绩考核的科学性;提高考核主体素质,增强政绩考核的权威性;就如何改进和完善政绩考核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最后一年,是中国实施"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就.经过连续几年贯彻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我国已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扭转了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局面,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国民经济发展出现了重要转机.  相似文献   

16.
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人们的认识和理解不尽相同,其中有些提法似是而非,现提出来和经济学界同仁一起研讨。一、能否说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是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有人把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简单理解为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认为数量型增长方式是片面追求数量、卢伍和速度,结果是经济增长质量低,效益差,结构失衡;而质量型增长方式则注重经济增长中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协调,因此,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就是由数量扩张带动增长转向质量提高带动增长。这种观点有一定的正确性。因为粗放型往往是…  相似文献   

17.
观点     
《沪港经济》2006,(4):8-9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 改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四大体制性障碍吴敬琏近日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存在四大体制性障碍。第一,各级政府仍然保持着过大的资源配置权力;第二, GDP的增长率变成考核地方政府政绩首要的考虑;第三,财政收入要求产值的最大增长;第四,要素价格、资源价格扭曲。他分析说,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问题,之所以一直没有能够解决,是因为存在两个压力:第一个压力是政绩的压力; 另一个是财政收入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2012,(12):31
在全国人民的关注和期待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胜利闭幕了。这是党的十八大后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重要会议。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会议新风扑面,求真务实,方针明确,部署有力,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9.
董建平 《浙江经济》2004,(18):12-13
树立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高新技术产业是典型的集约型、节约型经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政绩是对干部德才标准的检验.考察一个干部的德和才,主要应看他在工作中的表现,也就是看他的政绩.一个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最终都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上.有的干部尽管有本事,但责任心不强,只应付事务性工作,当然不会干出显著成绩;有的干部尽管有工作热情,也能吃苦耐劳,却胜任不了所负责的工作,自然也不会有政绩.显然,政绩是衡量一个干部德才最有说服力的尺度.如果不是通过政绩看干部,就会陷入主观主义.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只图利、不做事、碌碌无为者不乏其人,虽然他们在表现上各有不同,但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工作无成绩,局面打不开.如果一个干部在他所负责的部门或某方面的工作中一、两年或更长时间仍无所建树,应该说就是一种严重过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