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州革命     
杭州数字电视公司流行的一句话是:“发展数字电视,必须完成一次基因的突变”,此话既狠叉准,透射出杭州的数字电视发展思路,依托广播交互网络平台的优势,实践数字电视全业务运营战略,建设多媒体家庭信息平台(终端),一步到位,不打无准备之仗。杭州数字电视一路走来,似乎是从坦途到坦途,令人艳羡。  相似文献   

2.
十月杭城,西子湖畔,游人漫步,景色宜人。但杭州数字电视公司的一千人员,上至总经理曹强,下至操作人员,仍在为已经开展的整体转换工作紧张忙碌着,当记者终于拨通市场部总监姚立坚的电话时,传来他略显疲惫的声音:“十分钟后回总部开会,我们就在车上谈吧。”姚总说话语速极快、逻辑清楚,在通往杭州网通公司的路上,记者了解了5年来杭州数字电视发展的起伏跌宕。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国数字电视业务的推广,2003年底到2004年初国内数字电视专业频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抢滩数字电视新市场。但是在这样一个新市场准入期,数字电视付费频道面临更多的是大笔投入和未来市场回报的不确定;目前绝大多数的数字电视付费频道还是处于免费试播阶段,但是一些数字电视付费频道的发展已经遭遇到前期资金投入过大、运营体系不顺畅、目标用户模糊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于广电系统而言,数字电视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看电视方式的改变这么简单,由于大量交互内容、数据业务的使用,电视机变成了一个多媒体的家庭信息终端,满足用户娱乐生活的多方面需求,进而掌握用户。对于数字电视运营商而言,可开发、可利用的业务类型也极大地丰富起来,这个多媒体家庭信息平台就成为数字电视未来发展的盈利点。那么,在数字电视上搞这种多功能服务对于运营商、对于用户究竟都有多大意义?在信息高度商业化的今天,多媒体家庭信息终端的商业运营又该如何展开?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自2003年10月26日青岛全面启动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在推动数字电视覆盖方面取得成效以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将整体转换作为国内数字电视发展战略之一在全国试点城市实施,继青岛之后,佛山、杭州的数字化整体转换也取得阶段性胜利。目前,山西、上海、大连等地的整体转换也相继启动。  相似文献   

6.
作为目前最为完善的数字媒体类型,有线数字电视继续延续快速发展的态势,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业务开展情况,还是技术、营销、服务,都有了实质性的进步,可以预见,这种快速发展的势头还将在2008年继续延续并深入下去。以下将在总结2007年有线数字电视发展的基础上,分析有线数字电视的几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三网融合对于华数是一次跨域发展的机会。我们在三网融合业务方面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并开发了相关的业务系统,相信在三网融合时代,我们会创造新的蓝海。”在给记者发来的Email里,杭州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副总裁赵志峰似乎看到了未来的愿景。  相似文献   

8.
数字电视在中国的发展开始提速。随着传统电视行业向数字电视的演进,数字电视的运营模式已逐步从资讯传播转到互动传播,其服务对象和市场需求也随新兴技术的改变而有了更多选择。杭州数字电视有限公司(简称杭州数字电视)为全国数字电视的运营树立了一个楷模。虽然杭州数字电视模式的成功,和杭州网通的特殊组成有很大关系,但杭州数字电视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精神,使其率先冲破中国数字电视的层层迷雾,开辟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9.
国外开展VOD业务的历史较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美国就进行了交互电视系统的试验。美国时代华纳公司的VOD系统于1994年12月投入商用,但刚开始只是局部网络试验的形式。随着国外数字电视的推广,VOD业务才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数字电视实现互联网接入后,其用户数得到了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电数字化经过多年积淀,已经拥有了一笔不小的资源:25个城市完成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1266万,付费频道数量超过130套,有线付费电视用户达到173万户,业务类型也从单一的广播式节目播出扩展到点播、交易、信息查询等多种业务类型,出台了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标准、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等多项具肓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这些资源为2007年广电数字化的进一步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广电数字化将会在更深层次、更多层面展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注定是中国有线数字电视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就在这一年,有线数字电视完成了小范围内的试点,开始面向全国、全方位的推开,越来越多的地区迈进了数字电视时代,整体转换的速度也是一再加速,现在,有线数字电视的问题已经不再是要不要数字化、如何数字化的问题,而是更进一步纵滦到数字化之后如何谋发展的问题,有线数字电视的任务在于如何顺利实现从整体转换到业务拓展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在经历了如火如荼的整体转换、双向改造之后,各地的有线数字电视发展又走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转换完成之后,如何才能让自身发展走上正轨,形成合理和健康的商业运营模式成为现阶段需要考虑的新问题。多年来,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一直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此进行着探索。2008年10月16日,广告学院召开了“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会上,来自杭州、广西、深圳、淄博等地的网络商与广告商学院的研究人员就有线数字电视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期《新媒介专刊》精选其中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从2003年正式启动运营试点开始,有线数字电视已经运营了三四年,在经历了长期的摸索之后,有线数字电视的道路越柬越明晰。2006年5月17日,广电总局往深圳召开有线数字电视推进工作现场会,标志着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工作结束,开始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至2006年11月深圳研讨会,已经有24个地方完成了整体转换,预计2006年数字电视用户将会突破1500万。可以说,有线数字电视在用户终端推广上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入户问题已经解决,有线在城市人口数字化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已经稳固,在这种背景下,有线数字电视开始思考整体转换之后向何处去的问题,新的布局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而建立双向互动全功能的家庭信息平台则被当作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在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史中将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自从2003年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以来,两年时间内,有线数字电视逐渐壮大,用户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在2005年更是突飞猛进,数字电视运营模式不断丰富和完善,付费频道大量入市,高清频道也要正式商业运营了,终端设备(机顶盒、数字电视一体机)生产商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笑容。  相似文献   

15.
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在我国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发展转折区。正如许多产业的发展转折区一样,该业务也已遇到了新的挑战。不过在运营商平移业务的整体完成后,当下的寻找市场已经找到了盈利的另一个支撑点。就是在增值业务上有所依靠。这一点在业内已经取得了共鸣。特别是在2008年之后,所有的业务都在增值业务的前提下盈利。于是,增值业务是如今数字业务的重中之重。增值业务已成产业的中流砥柱。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的对旧事物的替代品。是完全遵循历史发展的脚步,此时,已经是刻不容缓的,必须大力发展的一项业务。  相似文献   

16.
VOD杭州个案     
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中,最主要的是交互业务,而交互业务的重点则是视频点播业务,视频点播业务已经在多个有线电视网络中开始应用,在中国传媒大学媒介研究所开展的关于数字电视的调查中,九个城市中有七个开展了VOD业务,是除了付费频道,资讯服务和数字广播之外用户使用最多的业务。VOD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用户被动接收的传统电视收看模式,真正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让愿意从模拟电视转向数字电视的用户数量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7.
在各种数字新媒体中,数字电视是发展最为成熟的,不仅用户数量达到了3500万以上,增值业务的拓展与经营也成为各地网络商的发展重点,从数字电视的业务拓展,我们不难看到其他数字新媒体产业的未来,因此本文将对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说明,希望为整个数字新媒体产业的业务拓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视线科技在2008年将推出VBC双网合一(数字电视与广电宽带的结合)运营方案领军人物-林国盛,杭州视线科技有限公司CEO。曾任职于中国吉通通信、恒生电子等公司。2005年创立杭州视游科技公司,开始从事数字电视互动增值内容的开发,2007年初创立视线科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数字电视发展迅猛,既有电信系统的"IP"电视,也有广电系统的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以及卫星传输的数字电视。就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广电主导的数字电视发展最快。按照广电总局的所谓"三步走"战略部署,第一步的有线数字电视推广已经深入各个大中城市,用户规模达到了2400万户;第二步就是推广数字直播星业务,这对于扩大电视覆盖,  相似文献   

20.
章虹 《中国市场》2014,(17):31-32
由于全国电视的数字转换,有线电视运营商仅仅依靠基本收视维护费已经不能满足其经营支出,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销售成为有线电视运营商的必然选择。营业厅作为数字电视销售的主要渠道,本文从营业厅的角度浅谈数字电视增值业务销售,以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概况——对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现状及原因的分析——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销售为主要线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