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李娟 《现代商业》2007,(6Z):174-174,173
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迅速,然而随着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有关知识产权的争端也越来越多,其中商标纠纷尤为严重,侵权案件层出不穷。我国在商标权方面可谓厉经坎坷,遭遇颇多。本文从一实际案件出发,着重分析侵权责任的划分,商标侵权的主要形式,商标侵权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防范商标侵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迅速,然而随着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有关知识产权的争端也越来越多,其中商标纠纷尤为严重,侵权案件层出不穷。我国在商标权方面可谓厉经坎坷,遭遇颇多。本文从一实际案件出发,着重分析侵权责任的划分,商标侵权的主要形式,商标侵权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防范商标侵权。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网络交易的飞速发展,网络商标侵权的事件频繁发生,如何解决网络平台提供者的法律责任具有较大的争议,国内外法院在裁判类似案件时均有不同的判决。商标间接侵权理论和我国《侵权责任法》为分析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在此基础上应具体分析网络商标侵权的归责原则、网络平台提供者的"过错"认定、知悉侵权行为后的"必要措施"的认定标准来判断网络平台提供者是否构成网络商标间接侵权。  相似文献   

4.
舒迎 《大经贸》2006,(3):40-41
在广交会蓬勃发展的同时,商标侵权行为也与日俱增。任有关部门加大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之后,近几届交易会出现的商标侵权行为还是屡禁不止,其形式之多样,涵盖领域之广泛,远远超过了一般企业之想像。侵权形式五花八门,侵权结果令人哭笑不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共同回顾以往一些典型而有趣的商标侵权案件,让参展的企业在商标保护方面有更多的警醒。  相似文献   

5.
一、科学监测排查,拓宽案源渠道 1.积极拓宽和利用维权诉求渠道。充分利用网络监管平台、12315维权网站、语音电话、手机短信等诉求渠道,受理和分流处置有关网络商标侵权违法行为的咨询、申诉、举报、投诉案件,从中分析研判网络商标侵权违法动态并整理挖掘案源线索;同时指导和发动各类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协助摸排和跟踪核实各种网络商标侵权线索,丰富案件来源。  相似文献   

6.
如何区分商标印制与一般意义上的印刷、制作 ,是正确判断非法印制商标案件的关键问题。首先看一看实施商标印制监管的目的。八十年代开始 ,我国商品生产与流通日趋繁荣 ,但商标侵权假冒案件也随之大量出现。与侵权假冒商品密不可分的侵害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包装及包装装潢印刷、制作 ,成为制作侵权假冒商品的首要环节。从源头打击和制止为生产加工侵权假冒商标的商品印刷、制作侵权假冒商标的商标标识及带有商标的标签、说明书、包装物等行为 ,成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效、有力的行政管理措施。为切实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 ,规范商标印制…  相似文献   

7.
李成学 《商场现代化》2005,(21):169-171
加入WTO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屡屡发生,且呈上升趋势,保护知识产权尤显重要.本文从当前知识产权侵权的现状入手,分析了产生知识产权侵权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四种民事救济的具体措施及根据知识产权的特征单独制定侵犯知识产权精神抚慰金赔偿原则.  相似文献   

8.
工商部门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以来,查办了不少商标侵权案件,没收了一批侵权商品。《商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有本法第五十二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处以罚款。……”  相似文献   

9.
商标侵权的惩罚性赔偿旨在维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遏制商标侵权行为的泛滥,为知识产权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我国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在现实背景、立法规定以及司法实践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反映出我国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中存在的缺陷。尤其是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中,"恶意"与"情节严重"具有不确定性,在确定惩罚性赔偿数额时存在争议。为了发挥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的作用,有必要完善惩罚性赔偿中的"恶意"与"情节严重"的司法认定,打破法定赔偿数额的计算顺位,有效计算惩罚性赔偿数额。  相似文献   

10.
刘彬  陈圻 《商业研究》2005,(13):187-189
自2001年以来,商标侵权假冒案件数量及其在全部商标违法案件中所占的比例存在持续走高的现象,从博弈的角度分析其中三个要素,即打击侵权的成本、罚款数额和非法经营额。结果表明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罚款数额与非法经营额相关关系弱,罚款数额不足以对商标违法起到惩戒作用。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的受理条件为被警告人或利害关系人受到了侵权警告;知识产权权利人未在合理期间内寻求救济。确认不侵权之诉中诉的问题是:权利人的反诉;原告在确认不侵权案件中提出给付之诉的处理。鉴于我国现行立法的缺失,加之对此类案件诉讼理论研究的不足,有必要对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在内的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的程序性问题进行体系化研究,制定出台统一且具操作性的司法解释或审理指南。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搜索引擎商通过"关键词检索"为企业提供有偿推广服务,在此过程中由于一些企业把竞争对手的商标作为自己企业的检索关键词引发了多起诉讼案。但是从判决的结果来看存在严重分析,这种涉及商标检索的竞价排名是属于商标侵权还是不正当竞争,搜索引擎商是否存在共同侵权和竞价排名服务广告性质的判定都值得讨论。本文试图以"百度案"和"Google案"两个典型案件对竞价排名相关知识产权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竞价排名服务实质是一种对商业机会的竞争,属于广告行为,检索的关键词必需具有一定的合法性,搜索引擎商有义务对其客户进行审查。并想借此说明网络侵权并不具有不可理解的特殊性,在网络环境下发生的一切行为仍然要受到普通法的约束,相关侵权案件的判罚也适用基本的法理来解释和判定。  相似文献   

13.
骆以云  苏星星 《商业科技》2010,(22):115-117
互联网搜索引擎商通过"关键词检索"为企业提供有偿推广服务,在此过程中由于一些企业把竞争对手的商标作为自己企业的检索关键词引发了多起诉讼案。但是从判决的结果来看存在严重分析,这种涉及商标检索的竞价排名是属于商标侵权还是不正当竞争,搜索引擎商是否存在共同侵权和竞价排名服务广告性质的判定都值得讨论。本文试图以"百度案"和"Google案"两个典型案件对竞价排名相关知识产权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竞价排名服务实质是一种对商业机会的竞争,属于广告行为,检索的关键词必需具有一定的合法性,搜索引擎商有义务对其客户进行审查。并想借此说明网络侵权并不具有不可理解的特殊性,在网络环境下发生的一切行为仍然要受到普通法的约束,相关侵权案件的判罚也适用基本的法理来解释和判定。  相似文献   

14.
防范知识产权侵权已成为海关监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针对屡屡发生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本文归纳出当前知识产权侵权的一些新手法,以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正> 侵权的管辖权确定 网络上的侵权主要包括侵犯隐私、著作权、商标标识、域名、专利权等知识产权,侵犯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等纠纷。网络案件的国内管辖有很多问题是需要考虑的。在讨论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认定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侵权案件管辖权仍然适用于我国Internet侵权案件,其提供的管辖权依据仍然能够解决法院对Internet侵权案件的管  相似文献   

16.
《工商行政管理》2011,(10):56-58
知识产权保护是工商部门的重要职责和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浙江省各级工商部门注重抓好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环节,在打击商标侵权、遏制"傍名牌"不正当竞争、保护商业秘密等领域取得了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共查处各类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0227件,罚没款达20591.75万元。  相似文献   

17.
2011年以来,我们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工商局长桥分局在辖区内深入开展"打击假冒伪劣,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我局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商标侵权商品类的案件虽然数量不多,但罚没款所占比例较大,这些案件大多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屡屡发生,且呈上升趋势,保护知识产权尤显重要。本文从当前知识产权侵权的现状入手,分析了产生知识产权侵权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四种民事救济的具体措施及根据知识产权的特征单独制定侵犯知识产权精神抚慰金赔偿原则。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涉及版权、专利和商标这三类知识产权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中,在版权和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问题上,认为版权产品、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构成侵权占主导地位.无论是各国的国内法,还是相关的国际公约都普遍规定了专利权人的"进口权",从而确认在国际贸易中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构成专利侵权.在版权领域,大多数国家并不认为版权产品会因在国际贸易中发生"权利穷竭".但在商标领域,情况就显得十分复杂了.虽然部分国家认为商标产品的平行进口构成侵权,但多数国家认为商标产品的平行进口不构成侵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实际案件出发,通过对该类纠纷中认定构成侵权的主要案例及主要理由、不认定侵权的主要理由及规定和区别情况加以认定的主要观点的研究,着重分析商标侵权认定的实质要件、"商标使用"含义的理解等法律问题,同时对于商标侵权纠纷中的利益主体、商标地域性及国际贸易分工合作等进行综合考量,提出对该类纠纷的法律适用应当考虑3个方面,包括对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合理解释、工商海关部门行政查处与司法衔接以及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