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吉 《现代企业》2017,(11):61-61
工学交替是教学与企业生产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部分,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各职业院校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完善中。  相似文献   

2.
何法江 《物流技术》2016,(4):172-175
航空物流的快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航空物流人才需求的提升,而校企合作模式是有效提升航空物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通过校企合作对于航空物流人才培养的作用的分析,从动力机制、激励与保障机制、领导协调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航空物流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机制,并在基础上从制度设计、专业定位、素质培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航空物流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3.
贺峰  杨诚 《价值工程》2014,(34):277-278
本文通过对现行单一工学交替运行模式的分析,总结人才培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研究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改革,提出级联发散式工学交替运行模式,探索解决现行单一工学交替运行机制弊端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也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本文基于当前高职物流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目标,借鉴“PDCA”的循环理论,构建了高职院校“工学交替多阶循环”可持续物流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培养、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的多次循环实施,递进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物流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的快速变革,高等教育面临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挑战。为了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践能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学校的教育资源与企业的实践需求相结合,通过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出适应工业领域需求的全面发展人才。本文旨在研究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促进该模式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广泛应用,推动产学研融合,实现教育和产业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代学徒制"双师型教育"的职业教育理念,受到职业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永城职业学院先后与永城英旗奇瑞4S店和长城4S店,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实岗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7.
实训基地是实现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是实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物质基础。本文就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立实训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剖析,并结合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会计专业现状从学校、企业、校企合作三个层面提出了建设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措施,旨在加快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探索高职院校“校中厂”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创建"校中厂"是有效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条件。在建设"校中厂"实训基地的过程中,要坚持校企共建,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建立长效可行的运行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实现校企深度融合、长久的重要条件。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在运行机制问题、利益驱动等方面做了有效的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物流管理专业发展背景和物流人才需求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零适应期”人才为目标,以实行“校企共育”为主线的校企合作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较有特色的行业订单、嵌入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全面阐述了学院培养模式创新取得的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进行了基于工作流程的课程改革,实行双证制,建设仿真性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确定了"职能定学、理实一体、工学交替、课证融合"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最后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要求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不断探索完善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人才,要培养高质量的技能人才必须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技能水平,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解决工学之间的矛盾并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让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养需求相适应。经过不断实践探索后对当前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分析,本文阐述了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质量建设师资队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难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分析。  相似文献   

12.
镇江航空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镇江产业强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技能人才的储备为航空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引进航空领域国内一流的高端创新人才(团队)项目,帮助企业在本地吸引更多人才,开展“千名学子百企行”活动。推进校企合作,邀请王礼恒等5位院士担任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导师,与航空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航空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对人才的需求要求,但目前镇江在航空核心技术能够取得突破的人才相对缺乏,本地航空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地方院校专业受限,未形成规模培养效应。面对这样一个广阔的航空市场,高技能人才缺乏、人才培养有限,已成为航空产业发展的阻力,严重影响镇江市航空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学习国内外典型的技能人才培养的经验,结合镇江市航空产业实际,为镇江市航空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航空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助力镇江产业强市。  相似文献   

13.
于光田 《价值工程》2011,30(17):237-238
神州数码专班是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神州数码公司共同协商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而成立的专班,是企业、教研室与班主任三位一体教育教学的成功运行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缪宏  方烨 《乡镇企业科技》2013,(31):229-230
当前“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而备受关注,在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进程中,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实现了部分互惠共赢,然而事实上离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这与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并没有完全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步密不可分。文章基于本校校企合作的实践,探讨如何构建一个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新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产业升级的迫切要求,我院数控专业根据产业的发展本地区企业的期望与需要,根据学院校企合作的水平,实施"两主体、三层次、四学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能力三级平台课程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上的这个"三位一体"的表述具有深刻含义。而达成此目标必须依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广西更加具有开展职业教育的条件,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还是美国的"学工交替"等模式,是广西职业教育一直探索的问题,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来考察广西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最大挑战是难以形成校企合作的共赢点。  相似文献   

17.
以技能大赛为载体,通过与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手动和自动编程能力、数控车和加工中心的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不断探索“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企业岗位需求相结合,课程改革与技能大赛相结合。依托行业,走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道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也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实现校企合作双赢最有效的途径.文章提出校企合作应加强机制体制建设,明确校企双方职责、义务,规范合作双方行为,达到校企深度合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5,(24):156-158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当前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根据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积极探索和思考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思考该专业的发展和定位,共同探讨该专业育人的途径与方法,有利于加强该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观,从而促进该专业的办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工学交替、产学一体模式既可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教学环境,又可变纯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实现教学与生产的零距离对接,达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三方共赢,使学校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