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磊  祝婧 《中外企业家》2014,(11):96-99
影子银行泛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之外的类银行体系。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时的各国将影子银行监管纳入紧急议程。而我国由于特有的国情与经济现状,影子银行具有对传统银行有依附性、集中度较低,普遍度高但规模小、表现形式单一、风险传递的家庭化的特点。针对目前的监管存在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局限、立法制度的不健全、透明度过低等问题,借鉴美国、欧盟以及国际金融组织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做法,我们应从部门协调、完善法律规制和推进信息透明化入手改进我国影子银行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2.
自2007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影子银行开始在世界各地产生,并逐渐开始向世界传统的银行金融体系发起冲击.当前,影子银行也开始成为我国关注和研究的对象.随着影子银行的海外业务,在中国的影子银行业务相对简单和有限的.然而,在一系列连续的影子银行危机、 网上借贷平台的崩溃之后,敲响了影子银行风险的警钟.因此构建完善的影子银行风险防范体系,对于推动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让人们开始关注新兴金融实体———影子银行。影子银行作为传统融资业务的重要补充方式,为社会资金带来了极大的流动性。但是由于其疏于监管,信息披露弱化导致其中暗含了巨大风险,一旦大规模触发,必将引起市场恐慌。文章从影子银行的涵义入手,对影子银行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其对财务报告的挑战,以期为信息披露的规范提供帮助,使影子银行真正发挥其积极的经济作用。  相似文献   

4.
影子银行是监管不足环境下,银行表外业务的一种创新形式,其形成和发展的推手是金融脱媒。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影子银行形成了多元化营运模式,对银行、信托、证券和政府融资等行业的业务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子银行的风险特征,决定了其对商业银行以及金融体系影响的程度,在大量提供共享金融要素的同时,其金融脆弱性也凸显。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是经济健康发展和金融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2008年的经济危机主要是由于对影子银行的临管不力导致的,随后影子银行也走向崩溃.在经济危机爆发后的时间里,世界各国纷纷改革,加强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督和管理.在其中国际金融法治的改革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国际上成立了相应的理事会对影子银行进行研究,达成某些决议.国际金融法制改革的重点主要在于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对于各国都有影响的影子银行,我们国家出应该积极参与法治改革建设,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6.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让人们开始认识到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金融体系的不良影响和风险监管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影子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分析其产生的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找到防范影子银行风险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规模进行估算,然后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指数,测度了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稳健性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分别对影子银行规模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稳健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影子银行规模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稳定性指数呈显著的U型关系,而与城商行的这一关系则不显著。从2012年开始,影子银行规模已经超出银行稳定性拐点,为此需要对影子银行采取适度监管政策,构建影子银行官方数据库,重构影子银行风险导向政府审计风险模型以及加强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审计。  相似文献   

8.
近日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8号文件,再次重申了银监会加强对影子银行管控的力度。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式"的影子银行从小规模已经发展至数以万亿计规模。本文从我国影子银行的主要组织形式出发,分析其特点及膨胀式发展的原因,就加强其风险控制和监管、治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金融机构创新的不断推进,影子银行通过非常规的形式拓宽了金融服务的可能性边界,从而受到各界广泛的关注。影子银行一方面能够促使商业银行运作模式及盈利能力发生转变;但另一方面由于其高杠杆性、高关联性以及期限错配等特点又放大了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本文着重探讨了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并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应的解决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深化,金融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金融脱媒现象和表外资产的大量出现使得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以对接信贷需求缺口的方式实现资产规模总量的迅速扩张,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到信用创造和金融的稳定运行。文章从分析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目前的实际状况出发,探讨了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影响的两面性,通过准确把握其发展的根源和潜在风险,就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风险的全面监管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金融机构创新的不断推进,影子银行通过非常规的形式拓宽了金融服务的可能性边界,从而受到各界广泛的关注。影子银行一方面能够促使商业银行运作模式及盈利能力发生转变:但另一方面由于其高杠杆性、高关联性以及期限错配等特点又放大了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本文着重探讨了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并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应的解决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影子银行的内涵、我国影子银行的现状以及特点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基础上,镜鉴于国外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经验,提出了如何监管和控制中国影子银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业务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金融监管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商业银行迫切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经营发展战略。在分业经营的监管模式下,对银行的资本监管要求越加严格,实现资本节约型的利润增长成为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未来方向。商业银行只有立足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结合其发展现状和利率市场化进程,在传统信贷资产业务规模增长受限及存贷利差不断收窄的经营业态下,明确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加强对非信贷资产业务发展的研究和推动,重视对非信贷资产业务的资源配置,才能充分发挥非信贷资产业务的价值创造功能,促进银行经营利润从传统的、单一的存贷利差收入向资本节约、服务增值的复合型多元化收入转变,进一步推动银行业务和盈利渠道的多元化发展,从而保证银行经营利润及经济增加值EVA的可持续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4.
随着2008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影子银行逐渐成为各国学者的研究焦点.近几年,影子银行发展速度极快,规模不断膨胀,加之其强大的信用创造能力,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觑.选取2012年到2016年的月度数据,通过构建SVAR模型来实证研究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主要从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分析,得出影子银行规模扩张对M2、CPI、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都具有正向冲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货币政策的实施.针对分析得出的相关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来更好地规范影子银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系列事实证明我国防范"影子银行"的风险已迫在眉睫,文章首先阐述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与西方的三个差异,其次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和金融监管面临的困境进行了解析,最后提出架构完善的法律支撑体系是基础、界定影子银行范围、弄清运行机制是前提、将影子银行系统纳入监管范围等防范风险加强监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随着金融产品创新和资金需求增加,影子银行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金融中介,影子银行进行期限,信贷和流动性转换,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然而,影子银行游离于传统金融监管之外,高杠杆经营和存在严重期限不匹配,从而这种金融中介活动内在是脆弱的。亟需加强影子银行监管,减少监管套利激励,促进影子银行体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对影子银行的讨论和研究愈加深入,影子银行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蕴藏风险的同时也有益处。我国金融市场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若对影子银行持一概否定的态度进而取缔以规避风险,会严重阻碍我国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目前,我们需要做的是正确分析影子银行存在的系统性风险、信用风险等,并建立合理的信息披露制度,创新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能,使影子银行阳光化。  相似文献   

18.
牧阳阳  谢爽 《企业研究》2013,(4):149-150
金融危机以后,影子银行成为全球关注和金融监管的焦点,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金融服务创新,弥补了资金业务的履盖面,但其天然的脆弱性,也削弱了货币政策效果,增加了票据市场的系统风险。本文对影子银行的定义进行概述,针对其对票据业务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从审慎监管框架、健全法律体系、完善机构内控防范和公开信息披露的角度分别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大规模存在并发展迅速的影子银行由于其潜在的金融风险而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如何用法律手段规制影子银行的运行,对于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后出台的《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中有关影子银行的监管规范,总结概括出5个代表性措施,以期能供我国金融监管立法借鉴。  相似文献   

20.
向宇  范航 《中外企业家》2013,(12):107-107,112
2012年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提醒中国关注影子银行的问题再度引发人们对影子银行的讨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本文简要介绍了影子银行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在我国的表现,并重点阐述了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