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30年来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两个最重要的成就,一是制度创新,二是新阶层崛起。在制度建设上,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阶层分化方面,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个成熟的企业家阶层快速崛起。中国企业家产生于改革开放这一具有深刻变革的时期,他们既是这个时代的先行者和“弄潮儿”。又是推动时代变革、改变中国面貌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不管我们如何低调,中国已然是一个大国是不争的事实。 走过2006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已走过28年的历程。中国曾经用28年的革命打破了一个旧的制度;如今又用28年的改革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奠定了大国复兴的强有力基石。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的服装业风起云涌,发展迅猛。先是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一个加工群落。其后,服装加工业向北延伸,一条是沿京广线,一条是沿海。沿海一线是中国服装业发展的主线,南起珠江,北至渤海湾,绵延数千里。其中大连、苏南、宁波、广东四个地区是最大的服装业板块。而宁波的几个服装企业、服装品牌在全国叫得最响。宁波成了中国当代服装业的硅谷。宁波为何会成为中国服装业的龙头地区?这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美国人而言,2008年是个重要的选举年。但是,对世界大多数地区而言,2008年很可能会目睹中国步入世界舞台中心,奥运会将成为中国期待已久的首次亮相机会。在一个又一个问题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个最重要的国家。想想一年来的事实吧。2007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美国,  相似文献   

5.
刘伟 《辽宁经济》1998,(2):38-39
近年来,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由陷入困境的军工企业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彩电基地,成为世界第七大彩电制造商,引起世人瞩目。长虹崛起的奥秘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到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进行学习和调查研究。长虹的党委书记余光银同志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向我...  相似文献   

6.
不久以前,我曾去美国洛杉矶探亲,居住数月。作为一个中国西部的青海人,对这个地处美国西部并在美国西部大开发中崛起的城市自然有着特别的吸引力和浓厚的兴趣。虽然对洛杉矶仅是顺便作了一些考察了解,表面浮浅,但也得到了一些启示,随时想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改写了中国历史。1985年1月28日,新华社《经济参考》曾发表了时任徐州市市长何赋硕与连云港市副市长吴学志撰写的,题为《发起新的“淮海战役”》的文章,被称为新中国“经济淮海战役”的“冲锋号”。1986年1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淮海经济区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在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倡导下,决定成立“淮海经济区”,并设立一个联络协调的常设机构,每年的市长(专员)联席会议由经济区成员地市轮流坐庄。当年3月15日,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的15个地市的市长(专员)聚首徐州,自此,一个跨省横向联合的经济区宣告成立。目前,其成员市已发展到20个地市。  相似文献   

8.
亚洲的崛起与休戚相关的中国冷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注目趋势,是亚洲正在快速地崛起,这一崛起与中国的发展休戚相关,正在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冷战结束后,在动荡、冲突、改组、聚合过程中,新旧格局交替,形势复杂多变,原处于国际关系中心的欧美日关系已经起了深刻...  相似文献   

9.
中国正在崛起成为一个世界贸易大国。2003年,在全球贸易仍处低迷的形势下,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长取得了自1980年以来最高的发展速度,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高达8512.1亿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长37.1%。中国出口4383.7亿美元,同比增长34.6%,居世界第四位;进  相似文献   

10.
邢鹤涛 《河南经济》2003,(10):13-13
从新乡到长垣约一百公里,汽车行驶一个半小时后就能看到这座县城的身影。像中国其他很多地方一样,这里满是建设的气息,县城的新貌和旧颜比邻而立,见证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走势。可以说,每个地市、城镇都是这样一个中国的缩影,而长垣的步伐也许更坚定而具信心,因为远远的我已看到了一个新城市的规模而不是一个旧县城的模样,很难想象,这样一种有着欣欣向荣气象的县城曾经是一个贫穷落后的“三类县”。  相似文献   

11.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1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7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  相似文献   

12.
实现大国崛起下的金融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双宁 《中国报道》2009,(11):82-83
中国金融业应认清自己的定位。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金融业目前还处在“启航”阶段,应该先作“适者”,积蓄力量,努力转变金融增长方式,再逐步由“适者”向“强者”迈进。  相似文献   

13.
赵晓 《环球财经》2008,(7):120-120
日前,德国朋友Roy来拜访我,他此次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西方国家和中国的和解。Roy告诉我,事情源干一本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书。该书是前德国驻中国大使所写,在德国很受欢迎,其中一段深深打动了Roy先生。  相似文献   

14.
华盛顿决策者、美国中西部工人以及其他数以百万计人士对中国崛起为经济和军事超级大国感到忧心忡忡。民主制度与自由企业必须相伴而生,这是西方人的信条。但是,中国正在从一个缺乏生机的经济体变成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市场,而一切都在中国共产党的控制之中。  相似文献   

15.
无论从地理、人口或经济、资源上,中国都是一个天然大国,历史悠久、国情复杂,遭受过民族的苦难,经历了从贫穷落后到欣欣向荣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正加速融入到国际体系的进程当中。  相似文献   

16.
【英国《金融时报》12月16日】一个月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先生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发表的演讲中指出,要了解中国的发展方向,最主要的是要了解中国选择了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他明确地告诉大家,中国选择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他从中国国情、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这里,我想围绕胡锦涛主席提出的论点以及在中国和平崛起中的中欧关系,谈十点具体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合作经济》2007,(2):63-63
为何历史上的强国都只能维持一个世纪左右的霸权?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规律和共性?今天,中国的复兴和崛起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不争现实。如何从历史上主要大国的兴衰历程中得到有益的借鉴,如何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寻求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十分重大的战略问题。本书通过解读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追踪和研究大国兴起轨迹,总结大国崛起的个性特征和基本规律,探索新形势下中国发展战略选择,为中国的发展寻找镜鉴,以期有利于中华民族复兴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浙江外贸大省的崛起是中国贸易大国“奇迹”的一个缩影。回望浙江外贸制度变迁60年的历史,认真研究“浙江外贸现象”,深入探寻“浙江外贸轨迹”,全面总结“浙江外贸经验”,可以从浙江外贸大省崛起的背后得到开启“中国贸易大国之谜”的钥匙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东部、西部和东北三大区域政策的挤压下,中部地区陷入了一个国家区域政策的“塌陷区”。在200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首次被列为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日前,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安徽主持召开“中部崛起”商务工作座谈会时.明确表示.中部地区要实现崛起,在封闭的环境中求发展是不可能的.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20.
预测大师托夫勒曾经预言,全球化的经济也将是以城市为主导的经济,城市群落将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源泉。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沿海也出现了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以城市为群落为特色的增长地带,新一轮沿海论剑,谁主沉浮?纵观东北亚地区,环视周边大城市,威海想加快发展,走向世界,首先应立足于东北亚经济区,并于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东北亚经济区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区域内,既有经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有新兴工业国家。各国发展水平、经济结构梯次明显,资源条件各具特色,互补性强。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