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贫困县的财政困难,是贫困县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而又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贫困县要全面发展经济,根本问题是要切实解决财源建设这个经济要突破发展的“瓶劲”,同时,由于财政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也注定了贫困县的经济建设必须以财源建设为中心,为此,我闪在组织财源建设的过程中,就需要正确的处理好财源建设的结构模式,本试就这个课题,作如下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3.
陈秦安 《财政》1991,(4):55-56
结构财源不是财源结构的简单的倒装,结构财源的理论研究的对象,简单地说,是研究一定生产关系下整个社会财源的构成及其发生、变化、运动的规律,如果说经济的发展,财源的增加,主要靠改善生产力结构和提高经济发展速度两条路子,那么结构财源理论就是研究在一定生产发展速度上的财源结构合理化的问题,因此,把结构财源作为一种理论提出来并指导实践,是非常必要非常及时的。  相似文献   

4.
搞好财源建设,是振兴国家财政的根本途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财政职能的进一步加强,修文县紧紧围绕“三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的工作方针,结合县情,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区位与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狠抓财源结构调整和经济建设,切实巩固基础财源,着力发展壮大二产,加快培植以旅游、交通运输、商贸服务等为主的三产,逐步建立财源格局多元化和独具特色的基础财源,速效财源与长效财源并存的财源体系。  相似文献   

5.
6.
传统财源和特色财源的关系。在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乡镇,传统财源粗放型生产经营的特征比较明显,经济效益低,市场风险大,尤其是传统农业仍处于弱质状态,承受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很大,含税大,如把传统财源转化为优势财源,就必须要很好地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和产业资源,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并在其中找市场,求发展,在把传统财源转化为特色财源的过程中,必须朝市场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不能仅局限于种养业结构的调整,还要有农产品加工增值转化过程,改粗放型为集约型,依托本地资源,使本地产品与市场顺畅对接,实现传统向特色转化,有效避免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7.
8.
9.
近年来,延津县不断强化财源建设,加大培植财源力度,逐步调整财源结构,形成了稳固的财源基础,实现了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0.
11.
试论分税制下地方财源建设胡碧玉在分税制下地方财源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树立全局观念,合理兼顾中央与地方利益,巩固共享财源。为此,应站在宏观经济角度选择财源建设重点,注重宏观政策优势,区域优势和产业优势,巩固发展地方原有的能源、机械、轻纺、...  相似文献   

12.
13.
14.
红花岗区自1997年撤市设区以来,税收征管范围和财政体制相应调整,财源结构和财政收支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税收征管范围缩小,支柱税源上划,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度下降;二是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水平下降,在全省20个经济强县中排名第11位;三是二产实现的税收占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下降,三产实现的税收所占比重显著上升,非公有制经济对财政的贡献提高,使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二产为支柱的财源结构变成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三产为支柱的财源结构;四是财政刚性支出增长较快,收支矛盾十分突出,靠上级体制补助弥补收支缺口,财政平衡难度大。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