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来,受石油供求、地缘政治及投机炒作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持续大幅飙升。同时,石油短缺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在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分析了国际油价剧烈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而提出应对国际油价波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国际石油价格与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及动态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石油价格大幅波动不可避免地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文章采用向量自回归、多元GARCH-BEKK和DCC-GARCH模型对中美两国通货膨胀与国际石油价格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波动溢出效应及动态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国际石油价格与中国通货膨胀不存在任何方向的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美国通货膨胀与国际油价则存在双向显著的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中国通货膨胀与国际油价的动态相关关系显著弱于美国,不易受到国际油价的冲击和影响。从整体上看,当前中国通货膨胀与国际石油价格的关联性并不显著,但随着我国石油消费对进口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石油安全问题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成为中国需要应对的一个现实挑战。因此,相关部门应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未来石油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14年6月下旬起国际原油价格急剧暴跌42%,对我国的石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了严重影响.研究油价下跌对石油企业的影响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优势.基于本轮国际油价下跌的现状分析,采用描述统计分析研究了油价下跌对我国三大石油企业上游板块、下游炼油板块和员工的影响,据此提出加快石油储备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际油价高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高企,主要原因有供求关系、不确定因素及投机炒作等。石油价格变动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一般商品,给长期的石油供应带来了冲击。中国应采取正确策略应对国际油价的巨幅震荡,最重要的是要深化改革,降低成本,提高抵御油价波动的能力。要在石油开发、战略储备、进出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做出全面系统的部署:一方面防止突发事件导致石油供应中断,另一方面防御油价剧烈波动,同时积极进入国际石油市场运作领域。  相似文献   

5.
从动态优化、一般均衡视角模拟和检验不确定环境下金融投机因素对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作用,使宏观经济模型具有了微观基础和跨期动态视野,对于深入理解国际油价波动态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构建石油消费、石油生产两部门DSGE模型,将包括金融投机在内的各种随机冲击引入其中,并给出均衡条件,然后对约束方程和一阶最优条件进行对数线性化,最后在参数校准的基础上得出国际油价对各种随机冲击的脉冲响应结果。研究结论表明:与生产率冲击、石油消费需求冲击相比,石油金融投机需求冲击对国际油价初始影响效应较大,但冲击持续时间较短;供求因素对国际油价波动具有长期冲击效应,但短期中,金融投机因素则是影响国际油价波动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6.
石油是最为重要的能源,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国际油价的波动对我国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容易导致通货膨胀的局面出现.本文基于对油价波动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概述,综合探讨了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传导途径及深层次的相互作用机制,并在最后提出了一系列降低国际油价波动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社会经济系统极易暴露于油价波动的影响之中,表现为刚性受力特征。该文以对外避险、对内减震为目标,提出了构建江苏省社会经济系统应对油价波动的防御机制:第一重防御机制着眼于主动参与国际石油市场运作和稳定石油自主供给能力,旨在将油价波动屏蔽在江苏社会经济过程之外;第二重防御机制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及能源利用效率,旨在缓冲油价波动在江苏经济系统中的传导;第三重防御机制通过协调利益分配机制,旨在疏导无法屏蔽和吸收的油价波动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玉明  杨慧 《生产力研究》2012,(3):126-127,261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石油在我们工业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石油价格也逐渐成为目前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对石油依赖程度的增强,国际油价的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突出。石油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我们很有必要研究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石油价格波动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国内油价市场波动的ARCH模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运用1997年1月-2008年8月中国国内原油(大庆)的FOB即期价格周数据,应用ARCH类模型对我国国内油价的波动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国内原油价格收益率序列呈现明显的GARCH效应,国内油价波动受国际油价的冲击性较高,并呈现较长的持续性。为此我国应尽快建立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并加强石油利用率,以积极应对国际油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新型中俄石油贸易合作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俄两国经济发展与国际能源,特别是与石油价格的关系盘根错节。目前两国石油贸易领域的合作局限于"贷款换石油",而石油贸易价格则仍然深受国际市场油价波动的影响。据此,该文在分析油价波动对两国国内经济影响的基础上,尝试论证以"单独议价"和"投资换石油"为核心的新型中俄石油贸易合作机制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石油供给已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要大量从国外进口,这就使得中国不得不面对由国际油价波动所带来的价格风险。首先分析了何谓石油进口价格风险及其成因,接着对如何防范价格风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际油价的形成机制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对国际油价的波动作了一个简要的回顾之后 ,分析了国际石油市场的供需结构特点及OPEC石油供给策略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最后 ,分析了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及趋利避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新疆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供给地,石油工业发展壮大与否直接影响到新疆乃至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利用分布滞后模型,从非对称性角度研究国际原油价格震荡对新疆石油工业三部门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方向对新疆石油工业影响存在非对称性,且在石油行业内也具有非对称效应:一是国际油价上涨对石油开采业的正向拉动作用强于油价下降对其造成的负向抑制作用;二是国际油价上涨对石油加工业经济效益产生的负向影响大于油价下降对其产生的正向影响;三是国际油价上涨对石油销售业影响显著,滞后期约为5个月,但国际油价下降对其乘数效应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国际油价波动对国内产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剑雨 《经济导刊》2011,(12):50-51
近年来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大幅提高,2003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跃居世界第二。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也是国民经济振兴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质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具有明显的波及效益。深入研究国际油价波动对国民经济以及相关产业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对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快速高效持续增长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湖南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高耗能产业比重过大,能源利用效率低,这使得油价波动对该省的影响日趋凸现。本文在探析湖南能源消费现状的基础上,依据该省的石化产业链分析了油价波动对该省的价格传导途径,同时细致研究了油价波动对相关产业的影响。文章最后从油价波动预警机制与风险防范体系建设两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季红 《经济导刊》2004,(12):84-86
国 际油价屡创新高,成为 全球焦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最近出访时表示,油价上涨必然为世界经济带来影响,尤其是耗油较多的国家。自1993年以来,我国石油消费保持了平均 5.5% 的增长率,并且有逐步加快的趋势,预计 2004 年我国石油消费将达 2.8亿吨,甚至更高。在石油消费逐年递增的同时,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也在逐 步提高,2003年我国净进口石油 9000 多万吨,而 2004年可达到 1.1亿吨。国际市场油价波动频繁,而我国缺乏应对高油价的防范措施,特别是作为国 际油价屡创新高,成为 全球焦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最近出访时表示,油价上涨必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部门生产函数及相关参数、系数的改造,将非完全竞争市场条件引入CGE模型,并模拟在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两个不同市场结构下国际油价上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油品市场设定为不完全竞争时,面对国际油价上升的冲击,GDP下降的程度大于完全竞争的情况.因此随着油品市场逐渐开放,油品市场的产出增加,可以增强我国石油产业和总体经济应对国际油价上升冲击的能力,应继续推动我国石油产业市场自由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社会强烈要求加强对能源市场实施监管,并特别要求增强对过度投机猖獗的美国原油市场进行监管。近两年美国通过重建监管法制框架、强化境内外透明度监管与风险监管、按制度化安排实施监管等三方面,对能源市场治理机制进行了改革,以此来限制石油市场过度金融化和推动全球协调监管。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并将启动上海石油期货交易市场。积极参与能源市场国际合作监管,对提高我国在国际油价定价机制中的影响力和增强我国经济安全,防范油价急剧波动风险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家石油战略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向东 《经济师》2010,(3):85-86
石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近三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耗国。但是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直接考验中国经济的承受能力。影响国际油价的最根本因素则是西方大国和国际大资本对油价的操纵。文章认为从国家战略与经济安全上考虑,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争取石油定价权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2002年,受世界经济复苏早于预期、原油库存减少、欧佩克继续减产,尤其是中东危机加剧和美国对伊战争威胁等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节节攀升,欧佩克一篮子油价从年初的最低点每桶17美元一路上升到10月份突破每桶28美元,飙升约65%。国际油价的高位运行已严重影响到世界经济苏的进程,并对我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不考虑战争和重大突发事件等不可预测因素,根据供求关系分析,2003年国际油价将有所回落,波幅减缓,欧佩克原油价格将保持在20-26美元/桶左右。面对国际油价大幅波动、中国应高度重视石油安全,抓紧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系统,实施“走出去”多元化战略,并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交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