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对外开放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对外开放的组织模式的选择。本文从开放组织的角度,试图探讨中国对外开放的既存模式、目标模式以及现阶段可行的现实模式。一、区域性开放:我国开放的既存模式自1980年以来,我国陆续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批准闽、粤两省实行特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我国的经济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正在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中,对外开放已步入新阶段。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开放的现实模式与既定思维,以新开放观探索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在更高意义上提高对外开放效益,实现以开放促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产业特征与对外开放的性质,在理论上论证了不同产业的最佳开放模式并对加入WTO后的我国产业开放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外资进入流通领域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荆林波 《商业时代》2005,(11):12-13
流通领域对外开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我国流通领域利用外资的经历,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92年7月至1995年,我国开始进行零售业对外开放试点;第二个阶段,从1995年至1999年,以家乐福等为代表的连锁经营模式大规模进入我国,同时“无序开放”成为一个大特点;第三个阶段,从1999年至2001年我国加入WTO,  相似文献   

5.
自实行金融开放以来,我国资本账户也开始了有限度、有选择的对外开放,并于1996年12月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至今我国的资本账户管理仍然比较严格。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的资本账户开放将是大势所趋。本文结合当前中国汇率,资本账户等元素,以银行业为侧重点,对现阶段资本账户开放做以浅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发展中大国开放效应的理论分析,对我国在对外开放条件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作进一步的理论思考。认为发展中大国对外开放目的在于提高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衔接程度,即发展开放型经济,而不是单纯强调贸易推动的外向型经济。并认为我国现有对外开放模式并未真正体现出大国效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负面作用日益明显。据此,文中提出尽快完善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等三大对策  相似文献   

7.
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保险业加快了开发的步伐,保险市场对外开放已经进入了从局部开放到全面开放这样的一个新的阶段,回顾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对外开放时间比较早,力度比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实施沿边沿桥开放政策,使对外开放由沿海地区优先开放进入沿海、沿江、沿边、沿桥地区协调推进、全方位开放的新阶段。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大转变以及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为新疆的“双向开放、东进西出”提供了契机。新疆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在这种形势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兵团的优势和特点率先抢滩中亚市场。  相似文献   

9.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也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做出突出贡献。建设和发展开放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和壮大的必由之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必须加大对外开放,加紧落实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构建开放经济新体制,加强服务业开放,扩大进口,推进双向开放、努力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推进全面全方位振兴等。坚定不移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是我们的不变选择。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深化,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也成为我国金融发展的一大趋势,由于目前我国完全开放资本市场的时机和条件都不成熟,因此我国资奉市场的对外开放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稳步开放的过程.基于上述现实,本文认为引入QFII制度作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过渡,是一种恰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200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随着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着新的形势。要在巩固和扩大已有开放成果的基础上,加快调整和完善对外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有效应对服务业扩大开放面临的新隋况新问题,增强参与经济全球化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促进对外经济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200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随着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着新的形势。要在巩固和扩大已有开放成果的基础上,加快调整和完善对外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有效应对服务业扩大开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参与经济全球化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促进对外经济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以开放促改革和发展是我国30年来最成功的经验.对外开放为改革和制度创新输入了外生经济变量和外部动力,渐进式开放与渐进式改革相互配合、相互促动,打破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推动中国实现了经济起飞.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也是中国改革的试验场,经济特区的开放和发展推动着经济体制改革;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改变了社会利益格局,有力促进了改革;加入WTO使中国遵守多边贸易规则,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主流的步伐,推动着市场经济制度建设.30年对外开放历程,也是波澜壮阔的以开放促改革和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流通领域对外开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我国流通领域利用外资的经历,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92年7月至1995年,我国开始进行零售业对外开放试点;第二个阶段,从1995年至1999年,以家乐福等为代表的连锁经营模式大规模进入我国,同时"无序开放"成为一个大特点;第三个阶段,从1999年至2001年我国加入WTO,进一步开放了我国的流通业;第四阶段,从加入WTO到2004年12月的三年保护期;第五个阶段,从2004年12月11日开始,我国进入后WTO时代.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李心丹  路林 《财贸经济》1999,(8):14-20,44
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经济的总量规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经济的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已经初步体现出开放经济的特征。目前,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度到底处于何种水平。本文采用横向和纵向比较的方法系统地研究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力求对我国当前的对外开放水平作一个清晰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正>加入WTO强化了"以外促内"、"以开放促改革"的作用,不仅使中国获得了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广泛地融入全球产业分工,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借鉴国际成功经验,选择适合国情的发展模式创造了条件。中国企业应在深化对外开放中壮大自己。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在对外开放中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未来的增长无疑取决于更加有效地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在发生重大的变化 ,随着新的世纪的到来 ,中国今后的对外开放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更严峻的挑战 ,不可能也不应当只是沿袭过去成功的经验。我们应确立以改进开放效率为核心的战略指导思想 ,从整体上更好地处理扩大对外开放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试图对开放效率的概念和相关的政策选择作初步探讨。一、开放效率的定义与测度实行对外开放肯定会为一国带来经济上的利益 ,也无疑地需要在经济上付出相应的…  相似文献   

18.
<正>二、我国商业对外开放具有三大特点 (一)我国商业进入全面开放时期——中国是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中国的市场以零售开放为突破口,全方位对外开放。如零售、批发、餐饮、家电、百货、专业店、  相似文献   

19.
坚持对外开放加快金融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政策更加透明,开放步伐更加稳定有序,扩大了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范围。在银行业方面,按照承诺开放了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和业务限制,完全取消了外资银行经营外汇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在证券业方面,不仅严格履行了关于证券业开放的有关承诺,而且在进一步扩大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方面进行了探索。在保险业方面,地域和业务范围已基本实现全面对外开放。在金融市场方面,积极引进国际金融机构,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文章提出,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给我国金融业带来了先进的金融技术、金融服务方式和金融产品设计理念,加快推动了国内金融全方位的创新进程,一是促进国内金融组织体系的创新;二是促进金融产品创新,丰富投资人选择;三是促进金融交易工具和方式创新,深化了金融市场功能;四是促进外汇市场产品和交易创新;五是促进金融服务理念和手段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闫传杰 《商》2013,(9Z):227-227
近年来,中国的贸易开放程度不断加大,促进贸易开放程度加大的背后原因是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战略,这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然而对外开放也是一把双刃剑,其对我国社会发展有促进的一面,也有阻碍的一面,本文分别介绍了开放战略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最后针对我过当前的国情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