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正坤 《糖烟酒周刊》2006,(31):108-109
2006年的行业市场,最令业内人士关注的是名酒的复苏及与此相关的各大名酒企业战略与策略的调整,一向被认为是整个行业市场晴雨表的糖酒会将演绎这一话题的整体渊源与市场走向。作为中国老八大名酒的董酒,被行业人士认定为中国甚至是世界酿酒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独特的香型及两度被认定为“国密工艺”的技术文化,铸就了它先天性的差异化能量,在糖酒会即将召开之际,记者带着对董酒神秘色彩的好奇,就董酒品牌战略与战术策略,采访了贵州振业董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及他的助理。  相似文献   

2.
抛出名酒振兴这个话题,已不再有新鲜感了,但市场总是在变化的。近一两年来,名酒市场的动向集中体现在名酒振兴和名酒涨价上。在我们的视野里,一些名酒企业陆续改制成功,并采用提价、收缩老产品、推出新产品的战略方针获得恢复性增长。但增长也是有差异的,并不是所有的名酒企业部找到了一条好的战略轨道,部分还只能算是一种虚假繁荣。在市场日渐区域化中,部分名酒的市场全国化好象还是个难题,依然备受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作为糖酒会上的主角,传统名酒向来备受关注。本次秋交会期间.一些正处于复苏关键阶段的名酒企业向全国客商展示了它们积极向上的一面.,不仅产品上实现了新的升级和飞跃,还借塘酒会在哈尔滨召开之际.迅速抢占东北地区。而从糖酒会大的动向来看.随着名酒企业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市场的集中度也必然会更加集中。  相似文献   

4.
《糖烟酒周刊》2005,(12):8-17
一直被业界称为食品市场一年发展的风向标.这次糖酒会也不例外。从会上情况来看,2005年成都春交会完全可以反映出2005年食品行业的大概走向.所谓参一会,足以知天下。根据成都糖酒会我们知道黄酒军团已然吹响进攻全国市场的号角,古越龙山等企业信心十足;自酒买断之风重新抬头。川内名酒企业对于买断口子正在放松;饮料主角可能又要换了,去年热炒的功能饮料在会上追捧者甚少。我们还知道很多老企业正在蓄势待发.比如西凤.比如洋河,还有调味品业的十三香等。当然还有更多新品让我们大开眼界,比如PET装啤酒,自拉热方便米饭等。  相似文献   

5.
今年春交会前茅台、五粮液相继涨价,这时就有人预测,名酒依然会成为今年行业的焦点。茅台市场价首次超过了五粮液,那么五粮液会有何反应?剑南春的价格是否也会上调?泸州老窖的价格不断上涨其战略目的何在?当然,2007年发生在名酒身上的不可能只是价格,还会有产品的开发规划、市场拓展以及众多名酒在2007年的突围等等。尽管价格、新品、市场等都是老话题,但仔细琢磨,如今这些老话题还真有一些新鲜的味道。  相似文献   

6.
《糖烟酒周刊》2007,(37):124
目前,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支持的中国名酒场项目正式在山东济南投入运营。此项目是2005年全国秋季糖酒会举办后,在山东省内落地的最大酒业实体项目,也将成为中国酒业的中央商务区(CBD)。该项目座落于济南南外环兴隆庄的中国名酒市场,占地面积达3000余公亩,由济南五月风中国名酒市场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营。  相似文献   

7.
阿美 《糖烟酒周刊》2004,(41):i020-i020
自从国家加大白酒税收力度之后,降低产量、提高利润成了近年来白酒开发的一个趋势。无论是老高档名酒如茅台、五粮液,还是老中低档名酒如泸州老窖、全兴,甚至是一些不知名的地方白酒企业都竞相推出自己的高端品牌,“酒往‘高’处走”成为近年来自酒界的一大奇观。然而在喧嚣的背后,高端品牌的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暴露出了这个市场的杂乱和不成熟,而在这个市场中发生的种种怪现象更是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在厂商芸集的糖酒会上,这种关注便演促成了高端酒论坛,从9月18日到20日短短两天内,就有两家“中国高端白酒发展论坛”在长春召开,一  相似文献   

8.
《糖烟酒周刊》2007,(14):10-10
尖庄、绵竹大曲、红高粱、洋河大曲等老名酒的低端产品价格空间已经十分狭小,提价也变得相当困难。这些老产品早已不是名酒企业的业务重点,更谈不上利润贡献了。但出于企业管理和市场需求等各方面的原因,名酒企业并未砍掉这些低端产品。近期又有经销商提议,名酒企业可以将其低端产品外包,由大经销商来负责全国市场的营销。这样名酒企业可以节省人力、物力,专心做中高档产品,还可获得一笔稳定的品牌租赁资金。同时,可以借助外来资金和新鲜的思维提升这些低端产品的形象。就此问题,黑龙江凯健酒业总经理孙健和四川点石成金企业发展策划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戚海军提出了异议。二位从企业、经销商和市场等多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作为全国老八大名酒企业的洋河酒厂近年来发展迅猛,今年1~4月份同比增长734%。如今的市场成就,特别是洋河蓝色经典系列酒的成功推广,让人们看到了洋河的崭新舞姿。而五一前,该公司董事长杨廷栋当选全国劳模,成为屈指可数的几个享有此殊荣的白酒企业代表之一,更被业界视为对洋河发展成绩的一种肯定。事实上,洋河前些年的发展与其它几家老名酒企业大同小异,都在低迷中苦苦挣扎。在长期致力于老名酒调研的记者看来,  相似文献   

10.
转眼间,又迎来了2007年全国春季糖酒会。糖酒会是产业、企业展示自我的大舞台,也是产业、企业之间开展相互交流与学习的良好平台。这也引发了我对黄酒产业交流与产业发展话题的思考。黄酒产业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全国市场飞速扩张的同时,也应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一下产业自身的问题与不足,认真思考一下黄酒产业到底应该向其他兄弟产业学习些什么,借鉴些什么。  相似文献   

11.
黄佑成 《糖烟酒周刊》2005,(10):A051-A052
从我刊的调查情况来看,老名酒的一举一动,仍是经销商在市场上关注的重点。毋庸置疑,老名酒的酒质是好的,但却因为酒以外的原因,许多老名酒已经没有了名牌酒的昔日风范,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早已大打折扣。与此同时,不少老名酒这几年的变动都很大,比如企业改制、政策调整、主要领导的更换,而由此带来的一些起伏不定的市场表现着实让经销商有一种“看不透”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华糖商情》2001,(26):18-20
关于河南白酒市场的情况,我们不止探讨过一次了。河南不仅是重要的产酒大省,也是消费大省,按照国家统计局2000年统计的数据,河南白酒产量2000年为31.39万吨(此数据不包括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产量),虽然呈下降趋势,然而在全国白酒行业中仍然位居第5位,占有重要的位置。河南强势品牌仰韶和四五加上历史名酒“张宝鹿林两杜康”六大名酒也至今为人所熟知。而河南市场却早已有“得中原得天下”的说法了。适逢2001年秋季糖酒会筹备会召开之时,了解河南白酒市场特点和消费情况,对于那些想开拓河南市场的同类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这几年,由于利润空间和市场的不规范等原因,老名酒在县级市场向来都是弱势群体。不过最近的调查显示,部分县级市场老名酒的需求正逐渐加大,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如何把握这个新的机会,名酒厂还应多做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读者之声     
《糖烟酒周刊》2007,(15):4-5
2007凉茶市场,群雄争霸,多方面还需完善;山西老陈醋,路在何方?选好品牌以后,下一步怎么走?糖酒会招商——企业招商补充;糖酒会:慎重参加,策略第一!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已经永远成为了过去。对白酒厂商来说,究竟这一年是赔是赚,相信大家心里都有谱而面对未来,2006年白酒业会有哪些新的动向,能给他们带来哪些机遇,无疑是商家最为关心的话题,为此,本刊近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从渠道模式的变化到市场发展重心的下沉,从老名酒的复兴崛起到高端酒的新趋向。一部2006年白酒行业的趋势图逐渐展现。  相似文献   

16.
《糖烟酒周刊》2005,(24):A006-A006
“市场正在向名酒企业集中”——这个提法正在深入中国的一批老名酒企业主的心目中。宋河、洋河和郎酒这三个名酒企业已经在区域性市场上取得成功,山西汾酒的业绩也正在“默默”地稳中有升,一定程度上为这个提法下了注脚。事实和理论都在支持着这个提法,这真是鼓舞人心的事情,于是有人乐观地认为,白酒市场开始理性回归了。  相似文献   

17.
在老名酒中,西凤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品牌。2000年左右,由于体制、观念以及白酒竞争环境的恶化等多方面因素。曾经的“酒中凤凰”一度有些萎靡不振。而近年来特别是去年。西凤得到了快速发展。调查显示,西凤不仅夺回了陕西白酒市场的霸主地位,并且西凤六年和十五年陈酿在短短两年内,成为了宝鸡、西安等地中高档白酒市场的主流品牌。西凤的崛起不禁让人们感到了老名酒的强大后劲。那么.西凤的后劲究竟来源于哪里呢?  相似文献   

18.
剑君 《华糖商情》2001,(33):12-13
早就听说了茅台在忙活上市的事儿。在传统的老八大名酒中,茅台也是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企业。今年3月,记在成都春交会的间隙里,见到了率队参加糖酒会的茅台股份公司总经理乔洪,在听乔总介绍了茅台的市场和经营情况后,乔总向记透露了茅台上市的最后期限。记得,当时乔总说,如果一切顺利,茅台将在上半年上市。  相似文献   

19.
从市场反映看,在低度化趋势的判断上,有人认为一贯对市场有引导作用的名酒这一次并没有表现出这种价值。名酒针对低度酒的运作与其他品牌有很大差距,而低度化趋势的引导和培育则应该归功于与后者。真正的好酒品质,不是通过低度来体现的,这样的话估计一些名酒们听了很高兴,但在低度化的市场形势下,名酒产品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市场上的确是个颇费思量的话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名酒控量     
《糖烟酒周刊》2006,(25):8-8
为实现再次提价和稳定价格的目的,目前,茅、五、剑等几家高端名酒企业都在积极控量。希望借此消化老库存,造成市场短缺,以达到促进价格提升、统一新价格的目的。名酒在各地控货进展情况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