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经济适用房的产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牛毅 《产权导刊》2006,(7):32-33
经济适用房应实行共有产权制度,即经济适用房产权由房主和政策按份共有,政府补贴转化为投资,按出资比例由政府与购房者共同拥有经济适用房产权,政府则向购房者无偿让渡占用权和使用权,从而对中低收入家庭给予支持。[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卢现祥  李慧 《改革》2021,(2):14-28
关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起源的理论主要包括基于界定产权成本收益分析的自然资源资产排他性产权起源论、阿姆拜克的自然资源资产强力产权论、奥斯特罗姆的自然资源资产共有产权起源论。我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经济体制改革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相互促进;自然资源资产不断升值与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的矛盾推动着我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自上而下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相互促进;中国特色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构建与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形成相互促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由于其特殊性,可以产生市场化效应、资源配置效应、资本化效应与生态化效应。我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将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遵循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演变规律结合起来;健全中国特色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3.
经济适用房建设是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的惠民工程,是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拥护和赞许。但目前经济适用房分配过程中还存在着分配不公等问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尽快拿出对策进行改进和完善。为此建议:地方政府需高度重视,组织好经济适用房建设和管理工作;对经济适用房实行有限产权政策;加快政府回购,促进房源循环;严格规定经济适用房建筑面积上限及房价;严格审核申请者条件,保证分配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4.
汤筱娴 《北方经济》2012,(18):78-79
"共有产权房"是我国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两限房"后实施的又一保障房形式,共有产权的模式在英国、美国等国实施多年,但是在中国仅有短短五年,在文章中着重介绍了淮安"共有产权"房的实施细则及创新之处,对淮安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淮安模式能创全国之先、解穷人之困,更好更快的解决老百姓住房难的问题,利及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5.
陈明 《湖北经济管理》2008,(21):112-113
针对落实传统经济适用房政策面临的入口、出口和供应等困难问题,淮安市从公共产品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探索推行共有产权经济适用房,其中有成功经验也有不足之处。本文对此进行实证研究,及时总结成败得失与相应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运行实效,供有关方面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产权问题是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一个关键性问题.产权制度改革具有其他改革不可替代的性质.然而,对产权及其产权制度的认识却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认为:产权是一种新型财产关系,它是所有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转化形式,其功能在于,解决两权分离后所有权弱化条件下对经营权的制约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剑荣 《特区经济》2007,(8):102-103
民营企业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产权制度中天生存在的一元性、产权边界的模糊性、流量产权的虚置性等问题日益凸现、越来越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重要障碍。民营企业要想更快发展,必须在其产权制度上进行创新,努力解决产权结构多元化、产权边界清晰化以及流量产权动态化等问题,从而有效实现民营企业产权制度的二次飞跃,促进民营企业进一步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一般规 律,在经济运行中这一规律将转化为现代企业产权关系配置上的进入和退出行为。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以产权本位、产权分工和产权市场化形成产权配置进入退出的灵活性,为资源配置优化选择创造了便利条件和有效途径。只有在不断出现的产权主体主动选择进入退出的行为中,产权关系才能不断得到调整和完善,从而奠定企业制度创新的产权基础。  相似文献   

9.
老区社区银行具有自己的显著特点和经营优势,其发展对于推动老区金融改革,发展老区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发展老区社区银行,需要解决产权结构和发展路径,建立进入和退出机制,加强金融监管,支持金融创新,提供政策支持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杨帆 《特区经济》2011,(9):238-239
为帮助低收入群体解决住房问题,国家推出了经济适用房,这对完善我国城镇住房保障措施、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现实中经济适用房的运作存在着若干问题。本文针对经济适用房在运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解决经济适用房存在问题的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城市居民家庭住房供应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住房供应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建立和完善住房供应结构体系时,既要考虑到满足不同层次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又要分清轻重缓急。首先,应加大住房保障的力度;其次,在稳定房价和住房供应制度创新的基础上,满足中等收入层次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再次,改善性住房需求以及高收入层次家庭的住房需求的满足。此外,本文对经济适用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和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提出了创新性设想。  相似文献   

12.
李向才 《特区经济》2013,(12):201-204
本文提出了中小型家族企业内部控制权治理、产权治理、关系治理为一体,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治理结构。由于治理的重点和主要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会有所不同,为了克服家族治理的种种弊端,治理结构的动态化成为必然。由于靠监督与制衡不可能解决代理成本与道德风险问题,为了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关系的动力问题,本文提出来酬激励机制、经营控制权激励机制、声誉或荣誉激励机制、聘用与解雇激励机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经济法视野下的住房保障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居住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在市场经济中,为社会成员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基本的住房保障是国家或政府应尽的责任。经济法以社会利益为本位,追求实质公平和正义。以经济法视野和理念审视住房保障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章把房屋价值纳入消费者效用函数,在最优消费与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房价波动对微观家庭财富配置及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机理。用2000~2006年长江和珠江三角洲2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预期房价上涨会使消费者在本期家庭财富配置时增大房产部分的比重,但房屋的财富效应并不显著,短期内甚至会挤出消费。长期来看,房价上涨降低了居民生活水平,而短期内这种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会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得预期收益和收回投资成本,而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是造成这一风险发生的内在根本原因。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多元性使得投资主体与单一载体之间存在收益分配的矛盾风险,人力资本载体的自主能动性会造成使用风险,人力资本流动性低更会造成人力资本资产的转移风险和买方讹诈风险。未来防范和化解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必须在产权制度、激励机制、投资方式、退出机制和保障体系等方面作出适当变革。  相似文献   

16.
退出机制对于有效利用公共资源,维护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权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研上海市廉租住房实施情况后,课题组发现退出机制建设滞后,"退出难"、"救助性福利固化"趋势严重。实践中暴露出的机制设计漏洞多、主管部门收入资产动态监控能力差、惩罚措施力度软化、部门职责不清、各保障制度间衔接不畅等问题,已经威胁到廉租住房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从家庭收入资产动态监控机制、惩罚退出机制、激励机制及保障方式选择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小产权房"不仅满足了城市购房者的住房需求,也给农民带来了经济上的富裕。然而,由于我国二元制的土地制度,法律并未对"小产权房"的性质加以确认。导致了"小产权房"权属不清,"小产权房"买卖合同效力无法确认,买卖行为无法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8.
北京的住房政策变迁及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年来,北京的住房配置由实物分配一统天下转变为以市场交易为主的普通商品房、限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并存的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并存的格局。文章认为,市场化是房地产业发展繁荣的根本原因,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依然是解决住房问题的根本出路。然而,住房问题的解决不能纯粹依赖市场,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要靠保障性住房来解决,因此,保障性住房政策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管理的机制设计与相关制度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晟  周洁红 《改革》2012,(5):145-149
在对国内外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借助产权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比较制度分析等理论工具,从安全防范机制、三方管理机制、双重认证机制、市场需求机制、终端监控机制、责任追溯机制、社区连坐机制、重复博弈机制八个维度对食品安全治理机制进行经济分析后认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应构建包括信誉制度、监督制度和激励制度在内的三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20.
Economic theory suggests that income inequality predicts housing price and housing affordability for low-income households. Employing Chinese urban household survey data, this paper examines empiric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inequality and access to housing for urban low-income households. The empir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higher income inequality within cities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a higher housing cost burden, a smaller per capita living space, and lower housing quality for low-income households. Further studies demonstrate that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income inequality could be moderated by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in housing markets, as a higher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in the size of housing units corresponds to a smaller effect of income inequality on housing afford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