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为以森林资源为主要开发与利用对象的微观经济组织,森林资源型企业长期关注的一个重点是木材原料等有形资源。然而,从企业成长的角度看,除了有形资源以外,无形资源也是促进企业成长的重要资源。无形资源的不足,不但会影响到企业对木材等有形资源的生产与利用程度,而且还会阻碍企业的成长.森林资源型企业成长的无形资源障碍主要有软技术、组织一管理与社会关系资源等三个方面,要克服成长瓶颈,企业应该围绕关键技术整合资源,提升企业的技术能力;加强组织与管理,提升组织能力;正确把握社会关系资源,培育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资源和知识的企业内生成长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能力"、"知识"和"资源"概念定义的模糊和相互混淆不仅使企业的内生成长理论缺乏应有的解释力,更是目前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理论发展的桎梏.本文在澄清了此三个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能力"定义,并对企业的内生成长进行了重新解释.企业成长的实质是知识和资源的互动扩张.能力的扩张既是企业成长的目的,又是知识与资源互动扩张即企业成长的结果.企业的成长最终会趋向于一个由知识和资源共同划定的极限.  相似文献   

3.
牛冬梅  刘庆岩 《当代经济科学》2011,(6):96-102,125,126
西部资源产业被赋予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如肯定市场化水平及私营企业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地区经济发展绩效这一前提假定,则这种增长模式存在隐忧。本文利用西部12个省区1998-2008年分省面板数据,检验了资源开发战略对地区私营企业成长的负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随着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向资源产业集中,经济中国有企业的规模居高不下、地方政府的经济干预活动频繁、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地区制造业发展受到抑制,在客观上延缓了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和私营企业的成长,可能会伤害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企业空间集聚和地区专业化的演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共同演化的视角,构建了资源型企业空间集聚和地区专业化的演化机制研究框架,运用2003—2011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大资源型产业的面板数据,对资源型企业空间集聚和地区专业化的"先生"和"后生"问题及其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资源型企业的成长集聚受到地区专业化的影响,其资源型企业的成长集聚具有"后生性";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地区专业化受到行业资源型企业成长集聚的显著影响,其资源型企业的成长集聚具有"先生性";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共生性"特征明显,且后者更为明显,体现了该行业的产业布局更为优化和要素资源利用更为高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和谐社会的视野,从西部地区资源型企业这一微观层面出发,通过结合其宏观环境和中观环境分析,探索"点"(微观层面)、"线"(中观层面)、"面"(宏观层面)相结合,突出微观层面这一重点的西部地区资源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系统模式,为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相比其他类型的企业,资源型企业的经营发展消耗更多的资源,发展的负外部性更大。西部地区资源富集,聚集了大量资源型企业,但西部是我国的生态屏障,且很多地区生态极为脆弱,西部资源型企业更应实施生态行为,实现与环境的共融。以西部资源型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研究发现,西部资源型企业生态行为状况较差,而公司规模是影响该类企业生态行为的重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金增岳 《经济师》2007,(6):180-181
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主要表现为工业经济的差距,而工业经济的差距又使得企业家队伍建设问题变得极为重要。因此,必须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机制,使大批企业家脱颖而出,为西部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企业成长有内力型成长与外力型成长之分。异质性核心资源、合作对象和合作机制直接关系到企业外力型成长战略的实现。在对客户、竞争和变化的适应中,成长性中小企业应转变竞争策略,积极利用战略联盟等外部化成长模式,扩张企业边界,以获取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联结经济,实现超常规成长。其中,建立联盟维系机制、价值链优化机制和智力支持机制是确保中小企业外力型成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以启迪之星为对象进行案例研究,考察了启迪之星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孵化内层网络如何动态影响孵化平台资源行动,进而作用于入孵技术创业企业的成长.研究发现:①孵化平台会根据内层网络发展状况不断优化自身的资源行动选择,表现出"资源构筑→资源编排→资源协奏→资源重构"的动态升级过程;②孵化平台通过采取相应的资源行动,帮助技术创业企业完善资源发展基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技术创业企业成长,即孵化平台资源行动在内层网络促进技术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孵化平台资源行动在内层网络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演化,并揭示了孵化内层网络对技术创业企业成长的内在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张腾  朱晓红 《经济经纬》2022,(3):119-127
融合资源配置与迭代创新前沿研究成果,构建“选择性配置-迭代创新-平台型企业成长”理论框架,利用分层线性回归方法验证研究命题,探究平台型企业成长之道。对来自京、津、鲁、豫等地区160家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1)资源的选择性配置对平台型企业成长具有积极作用;(2)选择性配置促进迭代创新的迅捷行动与持续改进,后者有利于企业成长;(3)作为迭代创新的基本维度,迅捷行动与持续改进在选择性配置与企业成长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对于企业成长,资源配置比企业所掌握的资源量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研究有助于完善互联网背景下平台型企业成长机理,探究迭代创新驱动机制,并区分维度考察迭代创新中介作用,丰富迭代创新量化研究,推动其理论发展,丰富资源配置的研究成果,促进研究视野从资源静态属性向企业对资源的动态调配拓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现代经济学生产理论和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索洛增长核算框架,寻求乡镇企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从而对乡镇企业的增长类型做出一个基本判断。研究表明:从各增长因素的贡献来看,资本和劳动投入对于乡镇企业增长的贡献将近70%,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作用相对较小,即乡镇企业产出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要素投入的增加,表明乡镇企业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的粗放经营特征。为推动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平稳发展,应尽快实现其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常梅  王美强 《技术经济》2022,41(10):149-160
针对中国部分电商企业处于亏空运营状态,净收入为负值的现象,本文构建了一个能处理含负值评价指标的两阶段动态BP-SBM模型,将其用于评价我国47家上市电商企业2017—2019年的综合绩效、生产运营绩效和资本运作绩效。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电商企业的综合绩效偏低,同类企业间的综合绩效差异较大,同一企业的综合绩效波动较大;企业的生产运营绩效普遍显著高于资本运作绩效,企业的资本运作绩效低下是造成其综合绩效偏低的主要原因;零售电商、产业电商和跨境电商三类企业中,零售电商的资本运作绩效最高,跨境电商的生产运营绩效最低;生产运营绩效和资本运作绩效双高的企业占比较少。因此,中国上市电商企业应努力提升其综合经营水平,注重生产经营绩效与资本运作绩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块化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探究技术集成能力与复杂产品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多重中介模型进一步探究复杂产品创新情境下技术集成能力的内部结构。对收集的353份调研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发现:技术集成能力的3个维度对复杂产品创新绩效的作用存在先后顺序;产品建构能力与复杂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相关关系;资源识取能力、技术融合能力在产品建构能力与复杂产品创新绩效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有助于明晰复杂产品创新情境下技术集成能力内部结构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为复杂产品企业更好地通过提升技术集成能力促进复杂产品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以上海科技创业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2009-2013年面板数据及分位数模型,以企业总收入增长率表征成长绩效,对战略取向、长期倾向、社会资源利用、活动开放性等创新行为对其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创新行为变量对处于不同成长阶段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呈非对称性特征。其中,战略性创新投入、长期行为导向对企业成长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对高成长性企业正向作用尤为显著;政府支持、创新开放性对低成长性企业无显著作用,但对高成长性企业存在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发展的“失衡”:漠视社会成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博 《经济与管理》2005,19(12):24-27
社会成本是企业的外生成本,是企业不愿承担的,包括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力资源及道德等各方面的成本。中国现阶段社会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就是对社会成本的重视不够,仍走“以高投入促增长”的老路子,忽视了经济增长背后的巨额社会成本。加强对社会成本的认识,了解其包含的内容,制定控制社会成本的各项措施,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涂正革  肖耿 《经济研究》2005,40(3):4-15
本文运用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 1 995— 2 0 0 2年期间的年度企业数据 ,系统地研究 3. 7个两位数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TFP)增长趋势 ,并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 ,将生产率增长分解为前沿技术进步 (FTP)、相对前沿技术效率 (TE)的变化、配置效率 (AE)以及规模经济性 (SE)四大因素。主要结论 :(一 )TFP的行业加权年均增长率为 6. 8% ,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 )前沿技术进步已经成为TFP增长的最重要动力 ,企业因前沿技术进步平均每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高达 1 4个百分点 ;(三 )企业相对前沿的技术效率差距拉大 ,已经严重阻碍了TFP增长 ,导致TFP平均每年下降 7个百分点 ,这既是挑战 ,也是反映今后企业通过追赶先进技术提高生产力的潜力。 (四 )企业投入要素的配置效率对TFP增长几乎没有贡献 ,年均贡献仅为 0 . 0 2个百分点 ,而企业的规模经济性对TFP的贡献也仅为负 0 . 3 3个百分点 ,这与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对TFP的影响相比都微不足道。分析表明 ,前沿技术进步一方面推动着生产力的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却加剧了企业间的技术效率差距 ,导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世纪之交的中国最重要的工业企业正经历着一场以前沿技术进步及追赶先进企业为核心的生产力革命。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辽宁振兴选择生态文明建设“绿色通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是一个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环境历史欠账较多,一度以拼资源、拼能源的方式来换得经济的增长。在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下,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性约束日渐显露,环境对资源索取和废物排放的承载能力也日益达到极限。据统计。全省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左右。为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辽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辽河治理、碧海行动计划、城市环境整治等一系列重大措施的实施,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出了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8.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is study develops a new analytical framework to account for sources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The traditional Solow approach is expanded to include another source of economic growth—structural change.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structural change has contributed to growth significantly by reallocating resources from low‐productivity sectors to high‐productivity sectors. It is found that the returns to capital investment in both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rural enterprises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in urban sectors, indicating underinvestment in rural areas. On the other hand, labor productivity in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remains low, a result of the still large surpluses of labor in the sector. Therefor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rural enterprises and an increase in labor flow among sectors and across regions are key to improvements in overall economic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9.
Using survey data, this paper compares technical and allocative efficiency among state, urban collective, township-village, and joint venture enterprises in the garment industry in China. Township-village enterprises are further classified into independent enterprises and cooperative ventures with state and urban collective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 estimation results of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share functions, state and urban collective enterprises are much less efficient, both technically and allocatively, than cooperative township-village enterprise and joint venture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is new type of socialist enterprise and joint ventures will eventually dominate in the garment industry. J. Comp. Econom. December 1994, 19(3), pp. 410-433. 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Hachiohji City, Tokyo 192-03, Japan; Tokyo Gakugei University, Koganei City, Tokyo 184, Japan; and 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Washington, DC 20036.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所组成的行业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非参数环境生产前沿方法研究能源、环境约束下的上海工业增长模式转变,研究结论表明:上海的真实GDP增长率在1997-2004年一直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但是2005年出现结构转折点,其后处于缓慢增长态势,近年来在能源、环境约束下,上海的真实工业GDP增长率水平向全国低值水平靠拢;从总体平均水平来看,上海工业效率近十余年来有所提高,尤其是对于具有高技术的行业和轻工业的效率有所提高,但是对于传统的重工业的效率在2006年都没有显著的提升;上海工业增长动力可划分为技术效率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和要素投入效应,因此在资源、环境约束下,转变工业增长方式是上海工业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