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吉林省为研究区域,运用重心分析模型和地理统计法,在综合分析城镇化空间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及问题的基础上,将情景分析法运用到城镇化空间格局优化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研究了区域城镇化空间格局优化问题。结果显示:以"区域城镇化空间格局优化"为核心目标,以情景分析法为基础,构建了"时空演变特征→存在问题总结→情景优化模拟→发展战略选择"的区域城镇化空间格局优化逻辑路径,并成功运用到吉林省城镇化空间格局优化实践中。通过情景构建、分析与评价,最终提出"强化中部、发展组团、构筑支点、区域联动"的吉林省空间发展战略和区域城镇化发展导向,构建"一群三团四轴"的城镇化空间发展格局,即以中部城市群为核心,以图们江区域城镇组团、通白城镇组团和西部白城城镇组团为支撑的城镇化主体发展形态,以哈大轴、图乌轴、东部沿边轴及南部门户轴为发展主轴的区域联动发展轴带格局。  相似文献   

2.
呼(和浩特)包(头)银(川)榆(林)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型经济特征明显的重点发展经济区。以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经济区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城市化和空间布局特征与问题,指出经济区面临的发展困境是资源型工业化、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脆弱之间的严重冲突。提出以动力多元化、集中式城市化、城镇与产业协同、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协调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以及“适度开化、集聚布局、保护生态”的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基本策略。以强化空间功能区规划的空间政策管理、加强城市一工矿区空间集约利用规划机制,优化城市化空间组织,作为空间布局规划的战略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经济研究参考》2004,(17):34-48
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需要我们深入探讨新型工业化与产业转型问题.本文对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特征进行了阐释,新型工业化强调信息化,并以信息化推动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新型工业化时间[1]陈东琪、孙学工<我国今后一段时间财政赤字政策的选择>,载于<经济日报>2003年1月21日.短、任务重,需要解决好人口就业资源环境问题、大众消费能力问题、高技术成果转化问题、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与国际市场规则接轨问题、信息化基础环境问题、企业竞争力问题、城镇化问题.加快产业转型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产业转型为信患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能够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整个工业的技术效益水平,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产业转型的战略选择主要包括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世界经济竞争战略,跨越式发展战略,加大科技和科技人才投入战略,加速提高居民收入启动消费升级战略,城乡和地区间产业结构协调布局战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三次产业的比例协调战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战略等.  相似文献   

4.
古诺模型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最核心的内容是区域间产业的协调发展.区域间产业的协调发展包括了区域产业的合理分工和协作.根据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区域间的产业联系能够使相关产业互通有余,拓展发展的空间,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5.
能源问题关系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在未来新能源的发展与竞争中,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将有助于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社会生产力。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加强产业创新布局。在分析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新兴能源产业发展经验,提出我国新能源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广东、海南和云南农垦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到海外投资天然橡胶产业,既是基于企业自身开拓发展空间需要,又是为了满足国内外市场不断增长的对天然橡胶原料消费的需求.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分析我国农垦天然橡胶企业对外投资区域选择实践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运用理论研究与问卷调查等方法,结合区位理论的内涵与时尚产业发展的特点,在系统总结现有理论界关于时尚产业区位选择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时尚产业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基于灰色关联度理论,对影响时尚产业区位选择因素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通过构建解释结构模型,对时尚产业区位选择决定因素进行分层处理,用以解释说明时尚产业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空间中各类要素的相互关系。最后,从理论上对时尚产业区位选择决定因素进行解析,探讨了时尚产业区位选择决定因素在空间分布上的一般法则。文章认为,时尚产业有着特殊的区位偏好,在促进时尚产业发展和布局时必须着重考虑区位因素及要素集聚程度。  相似文献   

8.
“南厢”四市产业结构自成体系,与“南厢”战略的实质相违背,导致“南厢”发展脱离“一线”和“两环”地带。“南厢”四市固有的产业结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一体化程度低,边缘城市发展缺少战略安排。本文提出构建以邯邢与沧州为核心的‘奴核空间布局”战略,井对相应的措施和产业结构优化布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创新导向比较了国际上不同国家业务流程外包产业发展的特点,按照“技术创新导向型”、“服务创新导向型”、“管理创新导向型”把发展业务流程外包的国家分成3个组群,进而推导出需要从区域要素禀赋与发展战略两个因素来选择业务流程外包产业,同时对我国如何进行业务流程外包产业的选择和再定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黄河经济带绿色发展关系到我国“一江”“一河”区域战略布局和如何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协调推进的路子。采用黄河经济带2003—2017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和空间双重差分设计,研究临空经济与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因果关系。主要结果表明:临空经济区发展水平提高会促进自身城市加快绿色发展,长期内会遏制周边地区的绿色发展。因此,建议构建以临空经济和主要港口为核心的立体式现代交通体系,但要注意临空经济城市与周边地市产业资源合理配置,经济带城市应科学规划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避免当地过快产业集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过度开发。  相似文献   

11.
许小富 《经济师》2002,(6):133-135
西湖区地处浙江杭州“天堂硅谷”核心 ,高校院所集中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 ,西湖区依托优势 ,发展科技 ,高新技术产业化成绩明显 ,科技经济快速增长。面对我国加入WTO和杭州市实施“两港三区”战略新形势 ,如何实现西湖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 ,是摆在该区干部群众面前的重大课题。文章通过对西湖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原因的分析 ,对“十五”该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出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叶经济学家Rain Pulevision第一次使用“核心——边缘”的概念来描述当时国际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极其不均衡问题,从此贸易自由度导致的非均衡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同样面临开放经济条下的非均衡发展问题.1990年起,自经典的空间经济学诞生以来,更多的努力投入到贸易自由对经济体均衡分析上面.但是却很少有人关注打破均衡而造成的产业单向集聚对经济体的反作用问题.本文利用经典的空间经济模型和CES效用函数对工业空间分布的反作用进行深入剖析,同时考虑模型中的冰山交易,提出了与之对应的“最终有效产品”概念,最后通过Granger因果性检验,以江苏省为例进行验证,此研究对政府关于调整企业布局的政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明显加快,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产业结构仍较落后。当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存在三次产业结构发展极不平衡、轻工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重工业、制造业内部“三低一高”产业居多等问题。西部地区应转变片面强调发展第三产业的观点,高度重视发展第二产业:要统一规划,加强区内的整体协调,要实现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并大力发展能源深加工行业。本文从研究制约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因素入手,寻找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生计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特色商业街具有同类商品集聚、丰富的文化内涵、多元化的休闲旅游功能等核心特征.研究表明:特色的形成、规模的扩张、空间的扩散是特色商业街形成扩张的三个层次.特色的形成是特色商业街赖以生存发展的源动力,受到产业集聚、文化积淀、休闲旅游三个因素的共同刺激与推动,形成了商贸型、文化型、休闲型三种特色类型;规模扩张是市场要素与市场配置的结果,受到居民和旅游者共同创造的需求总量和购买力影响;空间扩散主要受政府因素、消费因素、城市扩张的共同影响,与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化拓展方向一致.研究开创了特色商业街独立于商业街之外的理论研究,对特色商业街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山宝 《时代经贸》2007,5(9X):109-110
我国企业多元化战略呈现了大量了“投机”性战略选择,而这种战略的设计与我国特殊的社会与经济双重转型密切相关,因而,我国企业的多元化战略呈现出以寻求“投机”为倾向、以追逐产业利润暴涨为目标的多元化战略发展。针对于此,我国企业在后转型期的多元化战略发展过程中应该更加结合企业自身素质与核心能力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学城的空间模式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成超  黄民生 《经济地理》2006,26(3):482-486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大学城发展日渐成熟,其空间布局也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由此而导致大学城不同的空间模式。在分析我国大学城的概况以及空间模式类型的基础上,对大学城空间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城市的规模及城市地域形态、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城市的发展战略、政府和政策的引导、大学城的形成基础、高科技产业的布局、旅游资源的分布等八项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下一步我国大学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新型工业化与产业转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需要我们深入探讨新型工业化与产业转型问题。本文对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特征进行了阐释,新型工业化强调信息化,并以信息化推动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新型工业化时间短、任务重,需要解决好人口就业资源环境问题、大众消费能力问题、高技术成果转化问题、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与国际市场规则接轨问题、信息化基础环境问题、企业竞争力问题、城镇化问题。加快产业转型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产业转型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能够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整个工业的技术效益水平,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产业转型的战略选择主要包括: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世界经济竞争战略,跨越式发展战略,加大科技和科技人才投入战略,加速提高居民收入启动消费升级战略,城乡和地区间产业结构协调布局战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三次产业的比例协调战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战略等。  相似文献   

18.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财务控制模式选择是否适当对于企业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重点分析了三种典型财务控制模式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这三种典型财务控制模式各自的优缺点.结合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发展阶段、产业选择、子公司对母公司战略的影响程度等影响企业财务控制模式选择的因素,认为现阶段我国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的现实选择是采取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混合财务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碳生产力和碳强度竞争力两个低碳指标纳入传统的战略产业选择指标体系中,利用Weaver-Thomas模型对广东地区工业进行战略产业选择;并结合广东“十二五”规划和工业的发展情况,对模型结果进行调整,最终选择出符合广东低碳经济发展条件的工业战略产业.本文的结果表明:广东若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不仅要对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还要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全面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具有突出的空间不均衡性,呈现出集聚特征.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特征,对企业规模构成产生内在的规定性,从而形成不同产业类型企业规模结构的差异性.不同产业类型的中小企业空间集聚具有显著差异性,而且从动态变化上看,具有集聚度提高、由沿海导向向中部扩散的发展趋势.根据中小企业集聚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动力机制、产业特征的不同,中小企业空间集聚主要有资源型集聚、市场型集聚、外向型集聚和产业关联型集聚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及其发展战略存在差异.遵循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空间区位选择规律,推动具有创新能力和区域特色的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成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