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无居民海岛开发的环境问题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殊区域.文章分析了无居民海岛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并通过有限资源对区域社会生产线性约束的动力学模式说明了环境资源的短板约束作用,提出了无居民海岛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要求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无居民海岛开发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历经封建王朝、近代战争、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至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在其开发进程中,开发对象、开发主体和开发方式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管理机构也受政治环境影响而不断调整。因而,对无居民海岛的开发进程进行梳理研究,总结历史趋势,可以为现代无居民海岛开发提供经验启示,明确...  相似文献   

3.
无居民海岛开发项目资金需求大、建设周期长,而实践中可利用的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导致一些项目投入产出不成比例、风险较高,融资成为无居民海岛开发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根据无居民海岛开发项目的融资特点,结合国外开发海岛的融资经验,提出建立分阶段融资模式,构建以财政资金、海岛出让金、政府债券、捐赠等为来源的产业基金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企业资金、银行信贷、民间资金为主体来源的社会资金满足应用设施建设的资金要求的多元化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4.
首先介绍了主体功能区理论,并在分析我国无居民海岛空间开发现状基础上,明确了基于主体功能区理念的无居民海岛空间开发模式,最后探讨了我国无居民海岛的发展思路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旅游活动的延伸,无居民海岛旅游正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旅游发展的趋势之一。基于协同理论,研究分析无居民海岛旅游协同发展的三个层次:核心产业链的企业系统、产业集群协同、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实现协同发展应从目标协同、制度协同、组织协同、利益协同、创新协同、信息协同等方面入手。以海南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发展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罗奇梁 《新经济》2013,(17):80-83
海岛开发是浙江省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支点,是浙江省参与区域竞争的比较优势所在,是浙江省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浙江省海岛资源的分布格局和保护利用模式分类原则,建议保护优先,分级管制;因岛制宜,分类引导;统筹兼顾,综合管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近远结合,有序推进等措施,对浙江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保护海岛资源,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路。  相似文献   

7.
美国无居民海岛开发中的“分而治之”、保护优先开发模式、重在综合性的开发机制以及“公地信托”模式,形成了美国颇具特色的无居民海岛集中管理模式.美国的海岛集中管理体制的形成是其长期奉行追求协调和高度重视无居民海岛战略价值的海洋政策的结果.美国无居民海岛丰富的立法例和司法实践表明,美国无居民海岛管理体制的核心是保护优先原则,并且适度追求“保护与开发”的平衡性.就中国无居民海岛的管理体制而言,应该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集中统一”管理体制,深化和完善无居民海岛的行政建制是构建中国无居民海岛集中统一管理机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建设海洋强国的无居民海岛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居民海岛是海陆兼备的海上国土,无居民海岛管理在建设海洋强国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和对海洋管理的日益重视,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和管理取得了相当成效,但是也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手段较弱、力度不强等缺憾。为此,必须通过加强立法、科学规划、完善综合管理体制、细化分类管理、强化名称管理、建立统一地理数据库、扩大公众参与等措施强化无居民海岛管理,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厦门市翔安区鳄鱼屿为例,着重探讨了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的核心问题.即:归纳了无居民海岛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了无居民海岛鳄鱼屿的旅游项目创新设计,并在鳄鱼屿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的基础上.提出了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在旅游项目规划期、项目施工期和项目建成运营期三个阶段中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厦门市翔安区鳄鱼屿为例,着重探讨了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的核心问题,即:归纳了无居民海岛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了无居民海岛鳄鱼屿的旅游项目创新设计,并在鳄鱼屿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的基础上,提出了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在旅游项目规划期、项目施工期和项目建成运营期三个阶段中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区域空间组织构架与模型构建、区域差异和区域分工以及区域结构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我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进行了回顾、梳理、归纳,分析认为:未来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应着力完善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机理尤其是微观机理的研究以及促进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政策体系研究、全面展开对区域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如何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及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服务能力,这是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文章在系统查阅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代表性文献的基础上,从定义、功能、问题、公益性、运行机制及绩效评价等方面对国内有关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结果发现,近年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各方面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仍大量存在职能定位不清、管理体制不顺、资金投入不足、人员素质不高、关注市场不够、运行机制不畅、激励措施不力等诸多问题。鉴于此,文章提出应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方面架构未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研究与实践的“铁三角”。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回顾了过去二十多年来我国有关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概念、目标和计量等问题的规范研究,以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决定因素和经济后果等问题的实证研究,并对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银行业产业组织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关于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研究大量涌现,迫切需要进行梳理评价.本文按照产业组织研究框架,从银行市场结构、银行市场行为、银行市场绩效以及相关反思评价四个方面对国内银行业产业组织研究进行了全面综述.此外,本文在总结我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研究的特点并和国外研究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发展的具体情况,给出了转轨经济中银行产业组织研究的一般框架和进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国价值工程研究40年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价值工程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引进和消化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1987年)、研究和应用的活跃发展期(1988年至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以及平稳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价值工程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改革开放进步的写照,行政支持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价值工程应用则带动了价值工程研究发展。理论创新主要集中在拓展价值工程研究领域,以及完善和改进价值工程分析方法。展望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价值工程理论研究,引进和采用新的研究分析方法,以及加强专业教育和专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6.
我国矿山环境的治理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根据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成果资料以及典型矿山环境治理工程的实地调查,初步分析总结了我国矿山环境的治理现状和主要经验,并对我国矿山生态环境的治理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展望.文章分三部分:(1)我国矿山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2)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现状和经验教训;(3)对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7.
刘建翠 《技术经济》2022,41(1):77-87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震惊的成就,同时中国学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也从无到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认识不断加深,研究主体不断丰富,论文质量不断提高,学术界付出了巨大努力。本文首先回顾了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随后简述了资本存量核算现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核算进行了回顾和简评。因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同时关注了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应关注的三个重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科学的环保产业发展机制、进一步推动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从总体发展机制、政府引导机制、市场投融资机制和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等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述评,指出了当前的研究特点和存在的不足:正式作用机制研究多,非正式作用机制研究少;环保企业外部机制研究多,内部机制研究少;方向性的对策研究多,操作性的措施研究少。  相似文献   

19.
汪涛  丁雪  杜根旺 《技术经济》2014,33(9):43-48
梳理了基于不同视角的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界定,归纳了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能力形成的研究,介绍了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比较研究,总结了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以及影响因素,评价了相关研究的现状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乡村产业振兴实施路径的研究述评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之首,是乡村振兴的源头和基础.文章在梳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将乡村产业振兴实施路径归纳为三类:一是基于区域差异性的产业发展实施路径,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水平选择内生型发展模式或外部诱发型发展模式;二是基于要素资源利用的产业发展思路,即充分激活产业发展所需各类要素资源,包括人才振兴、土地资源利用、产业技术升级和完善资金保障等;三是基于产业发展方向的实施路径,既可以从产业提质增效角度出发,也能从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融合角度来进行,其中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已渐成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