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省域文化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笔者利用2005年~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经济地理与产业政策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的财政支持促进了文化产业集聚,而金融服务对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不显著;(2)文化消费需求、文化企业数量、人力资本水平与城市化对文化产业集聚有正面影响;(3)沿海区位与文化资源禀赋有利于文化产业集聚,在控制新经济地理与产业政策因素影响下,经济地理因素对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2.
刘晗 《经济论坛》2012,(5):13-18
本文利用按地区分组的2007~2009年27个行业工业总产值数据,采用区位熵指数测度了西部各省市产业集聚水平,并运用空间基尼系数综合比较和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演进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现象出现在资源型部门,各省市均有优势产业但不同产业间集聚程度差异较大;三年来,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总体上已超过其他地区,资源型产业集中度下降而制造型产业集中度上升,与东部地区形成互补演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通过产业集聚区政策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取得成效。文章通过利用区位熵法的测算,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水平较高,产业区域分布不均衡,呈现中心城区密集远郊区县分散的状态。其中海淀区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区位熵2010年达到2.58,属于极高的集聚水平。  相似文献   

4.
利用长三角地区2006—2018年的城市面板数据,以区位熵指数测算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运用熵权法测算环境污染程度。构建扩展的STIRPAT模型并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倒"U"型效应,上海、江苏以及2006—2010年的浙江都处于倒"U"型曲线的右侧,即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的提升改善环境污染;安徽以及2010—2018年的浙江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即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加剧环境污染。另外,长三角地区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规制强度和产业结构对环境具有负外部性;高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水平的交叉项以及技术水平对环境具有正外部性。  相似文献   

5.
笔者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利用1999年~2008年省级相关数据,对中国文化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及其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沿海区位和文化资源禀赋优势促进了文化产业集聚;人力资本、交通通信、文化消费的提高也有利于文化产业集聚;政府财政支持对文化产业集聚有正面影响;文化产业集聚存在空间正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6.
霍博  陈炳燃 《当代经济》2017,(36):56-57
一个区域的产业集群度主要通过区位熵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的集群,通过产业集群提高区域间的竞争力,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进步.通过对重庆市旅游产业区位熵的测度来衡量重庆市旅游产业的集聚程度,利用ARMA模型对历年的区位熵数据加以分析来预测未来3年的区位熵值,进一步分析重庆市旅游产业集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重庆市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象.金融产业集聚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产业集聚因为企业规模经济和正的外部性,会导致金融业进一步集中发展,对区域产业布局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区位熵和指数对上海市部分金融服务业2006-2015年产业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再使用Eviews8.0统计软件得出上海市金融服务业集聚程度对上海市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研究时限内,上海市金融服务产业总体集聚程度正在不断下降,并由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促进有色金属产业集聚是提升贵州省有色金属产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因而准确测度和把握有色金属产业集聚与贵州有色金属产业竞争力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文章把贵州省放在西部九省中进行对比分析,选取区位熵反映有色金属产业集聚度,选择企业数量区位熵反映矿产资源产业区域集聚度,选取产业产值区位熵反映有色金属产业经济集聚度,而有色金属产业竞争力则选取产值利润率借以反映。具体实证数据均来源于西部9个省份的2013统计年鉴与2013年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通过实证研究认为贵州省有色金属产业存在诸如区域集聚、经济集聚不足,产值利润率低下,产业集聚效应难以充分发挥等问题。最后提出提升贵州省有色金属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对产业集聚、FDI和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产业集聚的区位熵指数,在面板数据模型中分析了安徽省产业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再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安徽省环境污染的影响以及产业集聚在其中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产业集聚有力地促进了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产生了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曹平  王智林 《技术经济》2020,39(6):10-16,23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于国际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产生的潜在效益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12—2017年数据,使用双重差分的方法考察了其对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使用区位熵计算的不同产业的产业集聚水平,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对企业创新的具体效应。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提高了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产业集聚发挥中介效应,其中,第二产业集聚降低了企业创新能力,而第三产业集聚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