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考虑环境因素的省级技术效率排名(1999-2005)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一些生产率模型已经开始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在中国省级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以方向性距离函数为表述的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对省级生产率绩效度量中的“技术效率”指标在考虑了环境因素的情况下进行重新排名。我们的研究经验表明,本文所使用的模型,既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又继承了传统生产率分析技术的系统性和结构性框架,相对于目前流行的直观的绿色GDP推算方法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考虑环境因素的省级技术效率排名(1999-2005)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一些生产率模型已经开始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在中国省级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以方向性距离函数为表述的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对省级生产率绩效度量中的"技术效率"指标在考虑了环境因素的情况下进行重新排名。我们的研究经验表明,本文所使用的模型,既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又继承了传统生产率分析技术的系统性和结构性框架,相对于目前流行的直观的绿色GDP推算方法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中国省际工业新产品技术效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在提出新产品技术效率(NPTE)是衡量工业自主创新效率有效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方向性距离函数的拓展,从新产品视角构建了一个自主创新效率和生产效率(TE)既区分又联系的分析框架,从而能够以生产效率为参照系对工业自主创新效率进行评价。本文发现,1999—2007年中国省际大中型工业平均TE比NPTE高29%左右;地区工业NPTE呈缓慢上升态势,且东部>中部>西部;近年来中国工业NPTE与TE的差距有所扩大;企业规模、FDI、进口、R&D人员和消化吸收投入促进了NPTE的提高,R&D投资、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则有抑制作用,产权改革和技术改造的作用也不显著。研究结果还表明,地区工业R&D投资与NPTE负相关,而这又与非国有产权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环境约束下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运用基于DEA的方向性距离函数方法测算了1998-2007年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对影响环境约束下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在样本期间整体处于持续下滑状态,其中西部地区下降的幅度最大;东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低;广东、辽宁、上海、北京、天津和海南6省市均在生产边界上,而云南、新疆、河北和贵州具有低水平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人均GRP、外商直接投资、要素禀赋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能源结构、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以及能源价格都对全要素能源效率有显著影响。因此,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均衡地区经济发展,弱化当前我国经济高能耗高产出的特点,是提高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中国粮食生产效率测度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运用数据包络法(DEA)测算2006—2017年的粮食生产效率,同时借助空间计量模型揭示其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效率整体偏低,且东部沿海地区普遍呈现出效率调减趋势,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偏低所致;粮食生产效率空间集聚效应显著,但相邻省份的空间正相关关系有减弱趋势,而负相关关系有进一步增强趋势,具体表现为邻近省份的粮食生产效率提升对该省的粮食生产形成空间挤出。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效率的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效率概念与内涵的理解,从投入产出水平、区际关系、载荷容量、人地关系等视角构建评价指标,从效率水平和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在耦合协调性组织内容,并结合均方差赋权法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该评价体系既能够较为全面反映公平与效率、制度安排效应,也能用于检验区域系统内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性,实用性强;②我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效率呈现出的特征:水平特征——粗放、低效增长,复合生态系统处在低水平的耦合协调阶段,空间特征——分异明显,其中经济效率的空间分异最为明显,而区域四分法大体呈由东往西依次递减的地理格局;③我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效率的空间分异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相对注重社会公平而忽视效率、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对其投入效率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业的环境效率与规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引入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模型来分析非期望产出问题,选取相应指标对我国各省份在四种环境管制政策,即弱可处置性下(环境管制弱)、强可处置性下(环境管制强)、GDP:污染=3:1以及GDP:污染=1:3时的环境效率状况进行了测算并解释说明,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各种环境影响因素对效率值的作用机理,最后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运用因子分析法将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提取出污染物公因子作为坏产出指标,并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对我国各地区1999—2008年环境规制的规制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利用面板数据对影响环境规制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样本期内全国环境规制效率整体水平呈现上升的趋势,各地区环境规制效率差异较大;人均GDP、利用外资水平、资本深化、工业发展水平以及环境保护力度对我国环境规制效率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空间异质性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姜磊  季民河 《技术经济》2011,30(11):73-78
利用2008年我国省级相关数据,建立了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空间变系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了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省的技术进步明显促进了能源效率的提高;在改善能源效率方面,国内R&D投入的贡献比外商直接投资要大;与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模型相比,空间变系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更好,且基于后者的参数异质性估计结果显示,不同省域的技术进步在促进能源效率改善方面存在空间差异性。最后提出建议:加大国内R&D投入、依赖自主创新更有利于能源效率的改善;各地区应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研政策,以促使能源效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   总被引:73,自引:0,他引:73  
考察中国环境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工业增长、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本文根据我国30个省市地区要素资源投入、工业产出和污染排放数据,计算各地区环境技术效率,衡量环境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并对环境技术效率的差异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1)区域间环境工业协调性极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发展与环境关系较为和谐,但是中西部地区环境技术效率普遍较低,陕西、山西、广西、甘肃和宁夏等5地区工业与环境关系严重失衡。(2)实现环境工业协调发展,必须加快工业经济结构升级速度、深化产权结构改革,促进企业集团化发展;加大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投入强度,加强国有企业技术改造经费的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在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限制高污染、高能耗性产业的进入。总之,只有全面协调、均衡发展才能真正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中国蔬菜生产的空间分布及其对价格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修正的Gini系数和Moran指数,对中国蔬菜生产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考察,然后理论分析了生产空间分布影响蔬菜价格波动的作用机理,并对其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中国蔬菜生产呈显著的地理集聚特征。蔬菜生产虽有所西移,但集聚程度依然很高。2生产的空间分布通过作用于流通成本、市场供需及外部环境等因素对蔬菜价格波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而言,地理集聚增加了流通成本进而推动蔬菜价格上涨。生产的空间分布变化导致东部地区蔬菜供需失衡问题进一步恶化,加剧了蔬菜价格波动。此外,生产的地理集聚增加了主产地蔬菜生产面临的外部冲击风险,加大了蔬菜价格异常波动的可能性。3生产的空间分布对蔬菜价格波动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主产地蔬菜价格波动较主销地更为剧烈,主产地价格波动主要源于季节变动而主销地主要源于趋势变动。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论述效率的三层内涵、公平的三层内涵,从而确定分配领域的公平与效率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讨论分配领域的几种公平与效率关系存在的经济社会的背景和条件.最后,从人力资源科学配置角度,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背景和条件,揭示分配领域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并解释了目前调整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生产的视角勾画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结构框架.通过对生产过程、生产要素的分析,揭示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内在联系;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大系统中分析了人口生产系统、资源环境生产系统和经济生产系统的生产目的及其相互关系;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应该实现对来自人口的人力资源、来自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和来自经济系统的人造资源三种生产性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重心移动的方法,即根据区域属性值的特征量来分析重心移动。本文应用这种方法,对1985年至2009年期间我国环境污染重心移动的轨迹、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环境污染重心与相应污染变量、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的总量和方差之间存在显著影响关系,而与相应污染变量、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的变化速度之间的影响关系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有效管理我国环境污染、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优化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不仅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建设更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题中之义.基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分布视角的研究发现:市场内僵尸企业所占比重越大,经济资源在正常企业之间配置的效率越低.进一步分析显示,在国有企业资产占比更高、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市场内,僵尸企业导致市场中经济资源错配的程度更大;而在市场化程度和市场一体化程度更高的地区,市场能够有效抵御僵尸企业引发资源错配的负面冲击.机制分析显示,僵尸企业挤占经济资源的行为更有可能打击高生产率企业,主要表现为生产率增速的大幅下滑和退出市场概率的显著增加.上述结论意味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将祛除落后产能与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有机结合,全面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趋同性研究: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首先采用基于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的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1991-2008年中国各地区的能源效率,然后进行了地区能源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并基于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能源效率的趋同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同时还探寻了造成能源效率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区域能源效率之间的正相关性逐渐增强,能源效率分布呈空间集聚趋势;在样本期内,我国能源效率存在绝对β趋同特征,且条件β趋同迹象也很明显,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政府行为和FDI等因素是造成能源效率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农业生产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美国由于受精生产开发而引起的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2000—2018年中国25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数据为样本,系统考察雾霾污染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以空气流动系数和政府环境治理政策作为雾霾污染的内生工具变量,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估计雾霾污染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雾霾污染显著负向影响粮食生产,且两者之间不存在脱钩关系;②雾霾污染对东中西部粮食生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③我国约有超过3/4的粮食生产区域受到雾霾污染的影响,这无疑会加剧我国农产品充足供给的挑战性;④雾霾污染在扩散效应和转移效应作用下,对邻近地区粮食生产带来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未来要同时实现治理空气污染和保障粮食安全离不开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地方政府之间需要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区域间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9.
以经济增长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为指导,以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为研究工具,从空间异质性视角出发,对甘肃省R&D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分析,并进行Malmquist指数分解,分析了各地区R&D活动的DEA有效性、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益情况。研究发现,甘肃省大部分地区的R&D活动效率为非DEA有效,存在科技投入产出冗余现象。  相似文献   

20.
收入分配视角下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柳  赵军 《技术经济》2012,31(4):114-119
利用2003—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将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并将该指标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引入线性计量模型,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设计反映环境质量的综合指标,探讨了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收入分配不公并不必然带来环境质量恶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随着人均产出的上升,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不存在;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会显著影响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