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行政问责制理论研究和实践刚开始,学界认识不一.本文在界定环境行政问责制概念基础上揭示了科学内涵,厘清性质与功能并从责任政府和公众参与两方面提供理论支撑,以期实现环境行政问责的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问责制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与实质,也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一套完善的问责保障机制,对政府实施有效的问责必然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也是服务型政府的核心与实质。指出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关键,即推行“异体问责”,实现问责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王青 《黑河学刊》2010,(5):63-64
推行行政问责制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对于行政问责的理论研究却滞后于问责实践的开展。具体实践中,要做到:规范问责行为,强化责任追究;加强异体问责,建立多元化问责机制。明确问责对象,合理划分问责事项范围。健全问责程序,完善实施环节。公开问责信息,提高问责透明度。统一问责制度,推进问责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5.
潘秋妹  胡蓉 《中国经贸》2010,(16):104-104
完善行政问责制需要有法可依,依法执行。通过法制化的手段健全行政问责制是完善行政问责制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林波 《科学决策》2004,(12):60-61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主政以来,秉承“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理念,问责称为政治生活中的新气象。从罢黜卫生部原部长张文康、北京市原市长孟学农,到问责密云灯会踩踏、开县井喷、海宁火灾、吉林中百商厦大火、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直至嘉禾违法拆迁等,短短一年零两个月来.失职官员丢官的事件一再出现。以“非典”为例。  相似文献   

7.
要实现以加强行政问责制为突破口,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把我国政府建设成为服务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就必须健全完善行政问责监督机制,加强问责客体的责任约束,保证行政问责制度的合理性、权威性.  相似文献   

8.
姜国辉  许丽娟 《魅力中国》2011,(11):125-125
2003年的非典掀起了全国性的“问责风暴”,官员问责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随着问责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问责速度越来越快,问责力度也越来越大,但是问责制在制度设计和操作层面仍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从问责制度的问题出发,力求从理论、法律政策和机制层面寻求完善问责制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9.
胡琰 《魅力中国》2010,(23):156-156
行政问责制是通过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进行监督与控制,使他们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对任命他们的上级和公众负责,以形成一种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本文在行政问责制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行政问责制的重要意义;对《公务员法》在行政问责制方面的表现作出了既肯定又否定的评价;而本文的重点之处在于具体指出了《公务员法》作为公务员基本规范在问责规范方面的不足,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巴永杰 《魅力中国》2009,(36):154-155
行政问责最初是作为应对公共危机的应急措施而步入我国政治生活的,仅是一种非常态的问责风暴,制度化和规范化是其必然走向。必须着眼于行政问责制建设中问责法规的缺陷、问责文化建设的滞后、问责官员救济的缺位和公民参与问责的缺失等多个角度对我国行政问责制度进行审视和突破,以期能更有效的推动我国行政问责制走向程序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官员复出现象在中国频繁发生.这一现象在中国的发生有着深层基础.本文针对官员复出这一问题,对于中国的行政问责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力图通过发现和改进制度安排过程中的问题,遏制缺乏合理理由的官员复出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马燕 《魅力中国》2009,(21):209-210
行政问责制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制度创新,是我国迈向责任政府的重要一步。我国目前启动的问责制主要还是同体问责,但问责制重在异体问责,离开异体问责的问责制是苍白无力的。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行政问责制建设中在异体问责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善对策,在加强同体问责的基础上,合理协调异体问责,从而完善行政问责体系,有力推进责任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15.
社会转型时期的问责风暴最初是作为应对公共危机的应急措施,仅是一种非常态的行政问责,制度化和程序化是其必然走向。应着眼于行政问责制建设中问责法规的缺陷、问责文化建设的滞后、问责官员救济的缺位和公民参与问责的缺失等多个角度对我国行政问责制度进行审视和突破,以期能更有效的推动我国行政问责制走向程序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6.
孙坚 《魅力中国》2010,(28):165-165
一、行政问责的内涵 研究我国地方政府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就必须弄清楚行政问责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行政问责。多数学者认为,责任政府理念及践行是行政问责的起点,建设责任政府要求政府必须迅速、有效回应社会和民众的基本要求,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价值理念。而行政问责制正是建设责任政府的题中之意。它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针对各级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基于其工作职责而作出的行政行为监督和审查,对由于故意或过失、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以致影响行政绩效和行政秩序,贻误行政工作,或者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给行政机关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依据法定程序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  相似文献   

17.
<正>加强行政问责、建设责任政府已成为世界各国行政体制管理的共同潮流,也是我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必然选择。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与民众接触更多,履行的职责更为具体,在实施行政行为中自然受到民众监督更多,压力责任更大,加强行政问责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异体行政问责制包括异体行政问责的主体、客体、问责的形式以及问责的程序。它的理论渊源是人民主权论、公共选择理论和治理与善治理论。  相似文献   

19.
行政问责制是对政府的违法或不当行为及其后果追究责任的制度。行政问责制度是民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的一个重要实现途径。行政问责制的推行和完善,对于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建设责任政府,建立一套有效的权力运行和制约机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3年非典时期,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在突发灾害事件中,短时间内就同一问题连续地、大范围地追究官员责任.从此,官员问责开始走入了公众的视野.文章从问责制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我国目前问责制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健全完善我国问责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我国问责制的推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