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台商踊跃到泉城投资设厂济南台资企业增长迅猛本刊讯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台商来济南进行经贸考察、参观旅游、洽谈投资合作项目的越来越多,台商投资企业在泉城济南迅速发展。到1994年底,济南市已经批准台商投资企业365家,其中台商独资企业104家,合资企...  相似文献   

2.
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广东成为中国大陆吸引台资最集中的省份。截止1993年春,投资广东的台资三资企业2700家,“三来一补”企业1700家,协议投资总额50亿美元,协议利用台资总额38亿美元。台商在广东投资占同期台商投资大陆总额的30%。进入90年代初以来,随着台商投资大陆第三次高潮的形成,广东引进台商投资既有良好机遇,也面临竞争。面对这种情况,广东如何开拓引进台商投资和优化台资企业管理的新局面呢? (一)提高认识,抓住机遇,把引进台资工作推向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苏州是台商投资的密集区,其中.很多台资企业落户苏州新区。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阖家团聚,台商老板或孤身或携妻挈子来到大陆这个全新的环境。他们对台商来大陆投资以及两岸关系有着切身的体会。“再不三通,就要逼迫台商引刀自吻了” 2000年9月当选为苏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的王勋辉,身材魁梧,很富有感召力。身为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他1992年就从台湾来到苏州新区投资兴业,难怪笑称自己是“老苏州”。苏州市台资企业逾2300家,总投资超过 100亿美元. 5000多名台商及其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苏常熟市琴南乡紧紧抓住调整机遇,以外向型经济为突破口,积极引导乡镇企业把触角伸向国际市场,尤其是在利用外资建办合资企业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截止今年5月底,全乡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8家,总投资2790.3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483.48万美元。其中,台商投资企业4家,总投资551万美元,合同利用台资480.55万美元;分别占全乡外商投资企业总额的19.4%和合同利用外资总额的32.3%。从产业结构看,这4家台商投资企业均为工业生产性项目,且多为劳动密集型;从投资形式看,既有独资,又有合资。从项目分布看,台商与村一级合资的居多,4家台商投资企业有3家办在村里;  相似文献   

5.
刘鹏 《资本市场》2004,(12):36-38
<正>2004年,中国本土企业再次掀起海外上市潮。据统计,目前中国企业在香港地区上市的公司有100多家;在新加坡上市的有30 多家;在美国上市的有60多家。全球关注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作为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中国无疑是最抢眼的目标,“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像一个磁力,吸引着越来越多全球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大陆是全球第七大经济体,第九大贸易国,人口将近13亿,加入WTO后,成长潜力更充满无限商机.资料显示;2001年上半年大陆批准外商企业已达37万家,金额约3600亿美元,其中台商企业超过5万家,实际投资金额高达300亿美金,是大陆外资的第四位.据此推算台商企业投资在亚洲金额极为可观,尤其在祖国大陆.……  相似文献   

7.
畅言 《资本市场》2009,(3):106-107
<正>清科集团研究显示,受海外金融风暴和境内资本市场调整影响,2008年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总体情况低迷,境内外上市数量和融资额大幅缩减,分别创下三年同期新低。2008年共有113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合计融资218.3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93亿美元;上市数量、融资额和平均融资额均创三年来新低。其中上市数量较2007年减少129家,融资额减少79.2%。113家企业中有37家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合计  相似文献   

8.
据估计,台湾外汇储备额可达700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可作为安全对外投资资本。近几年,投入大陆的台资迅速增加,截止1990年9月底,协议台胞投资金额18.1亿美元,台商在大陆投资设厂已有2200多家。努力完善台商投资管理,使其发挥最佳效益,对我国经济建设及实现两岸“三通”具有重大意义。台商在大陆投资概况近几年,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台商在大陆投资数额急剧上升。以福建省为例:1987年以前吸收台资累计额为3900万美元,1988年吸收台资1.43亿美元,1989年吸收5.4亿美元,1990年1—10月吸收3.904亿美元。台资企业成为该省“三资”企业的主体。目前,台商在大陆投资具有如下特点: 1.福建唱独角戏的格局已被打破。前几年,台商在福建的投资占其在大陆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但目前,台资不仅投向沿海一带,并沿长江向内地推进:广东,因其有良好的  相似文献   

9.
股事评点     
《经济》2000,(6)
■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5月11日在“金融企业与资本市场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规范发展证券市场和改革发行制度的基础上,欢迎金融企业发行上市。 我国近1000家上市公司中,只有2家银行、4家信托投资公司共6家金融上市公司。这与现阶段我国金融机构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极不相称,与国际成熟市场的上市公司结构也存在较大差距。金融企业上市不仅有利于改善资本结构,规范内部管理,增强竞争实力,也有  相似文献   

10.
《经贸实践》2012,(7):27-28
桐乡市在推进桐乡从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中,提出以“六大”工程打造“智造强市”。目标是:到2016年末,规模工业产值达到2500亿元,超i00亿企业5家、50亿企业10家、10亿企业50家,上市企业15家以上,五大平台产业集聚度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1.
《大陆桥视野》2005,(11):65-66
台商对大陆投资“西风渐劲” 前段时间,在上海召开的“第一届两岸民间菁英论坛”上,国台办有关人士称,台资企业已经从目前主要集中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开始向西部地区延伸。9月12日落幕的第三届华文媒体论坛上,国家力挺台商向中西部地区投资的劲风已经引起了各方的注意。此前的9月10日,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台湾仁宝电脑和金宝电子两家上市公司董事长许胜雄在出席2005成都——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合作与发展交流会上说:“未来台商在内地的投资将进入第三个阶段——向西部等内陆地区迁移,以成都在西部的地位,无疑是台商投资的首选之一。”  相似文献   

12.
1993年,台湾对大陆投资呈迅猛增长势头,尤其包括台湾集团企业在内的大台商投资,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开始扮演起对大陆投资的主角。在近年来被列入台湾前100家大型企业集团中,有近60家已赴大陆投资或正计划投资;百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上海吸引台资具有以下特点: 1.引进台资规模逐步扩大自1990年始,台商对大陆投资逐步由闽、粤往北扩展,对上海的投资也有较快发展。1990年底,上海共批准台商投资企业108家,累计吸收台资协议金额2.8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7亿美元。其中1990年批准台资企业52家,吸收台资1.49  相似文献   

14.
济南市加强服务,多渠道引进台资。到7月底,全市已批准台商投资企业45家,总投资4488多万美元,台商投资1524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2倍、3.3倍和2.4倍。已开业  相似文献   

15.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莞市台资企业已达4200多家,占全市外资企业总数的1/3;全市累计利用台资170多亿美元,占全市利用外资的1/4。东莞已成为中国大陆台商投资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台资在东莞的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台商对东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台资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经营困难。  相似文献   

16.
创业板制造的巨额财富能否落袋为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科 《资本市场》2009,(12):92-93
<正>10月30日,创业板首批28家企业集体上市。在高市盈率的驱动下,创业板也成为了创投机构分享财富的盛宴,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整理,至28家企业上市之日,20家创业板上市企业背后呈现33家VC/PE机构的身影。33家投资机构多在企业扩张期进入,形成了高效  相似文献   

17.
1.开发商良莠不齐,自有资金严重不足。目前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大大小小超过3万家,但有资质、实力强的企业并不多,在3万家开发企业中,只有50多家上市,即使是上市房地产公司,面对一个地产项目动辄数亿元甚至十多亿元的资金缺口  相似文献   

18.
S404条款对我国内部控制的影响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特别是其中的404条款对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中国内地有77家公司在美国上市,其中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有19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有30家,在美国OTC市场上市的有28家.  相似文献   

19.
<正>上海市自201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目前,已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819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685家,占全国总量的5.29%,全国城市排名第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8家,占全国总量的3.17%,全国城市排名第四,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成为产业链供应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58家专精特新企业A股上市,79家本市科创板上市,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相似文献   

20.
从1983年第一家台资企业在福建厦门注册,已经过去26年.26年来,台商在大陆发展的总体情况怎样?为大陆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随着两岸关系的持续升温,台商的发展是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副主任胡石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