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正> 今年4月粮食统销价提高后,基本实现了购销同价,销售环节的补贴大为减少,两个"倒挂"有所缓解,这是首先应当肯定的.但是,提价本身并未促成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粮食购销各项补贴依然严重困扰着国家财政.粮食购销的行政性计划定价机制远未触动,由此而导致的许多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价格形成机制尚未形成.由此而言,提价本身并不意味着改革到位.仅靠行政性人为地变动价格,粮食购销价格改革永远不能到位.这是目前粮食购销价格改革的难点和关键所在.粮食购销价格合理化的关键是确立新的价格形成机制,而建立新的价格形成机制的根本出路在于把粮食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3.
4.
5.
6.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后的棉花流通体制,应能增加棉农收入,棉花流通应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发展变化。因此应重视现行棉花流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棉花流通中的各种模糊认识;针对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加快棉花流通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价格体制的市场化进程1 1979~1984年 ,价格改革的启动阶段。1979年以前 ,高度集中的计划价格一定几十年不变 ,产品价格长期与价值和供求关系相脱节 ,不仅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 ,也使财政不堪重负。价格改革的初期 ,实行以“调”为主的策略。由于重点突出 ,力度适当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初步改进了不合理的价格结构 ,改善了一些重要行业的生产和经营条件。但是 ,完善计划价格体制是当时价格改革的指导思想 ,由于价格调整并没有相应的制度改革相配套 ,因此 ,价格形成的制度基础依然如故。一轮价格调整以后 … 相似文献
8.
9.
10.
去年9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当时的经济形势,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并确定把治理和整顿作为今明两年工作的重点。半年多来,我们在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在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的关系上,引起了一些疑虑和议论。由于价格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牵涉面比较广,问题比较多,更加成为各种议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十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不少成就,旧的传统的经济体制已经被突破,新的经济体制已经产生,但目前仍处于新旧两种经济体制并存的阶段。作为我国经济体制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价格体制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本文试图对如何以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为依据,贯彻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继续进行价格体制改革,提出一些探讨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13.
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政策成效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纵横》2017,(11)
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在建立农产品价格市场形成机制的同时,有效保护了棉农的基本利益,促进了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今后需合理制定目标价格,发挥其对棉花减库存、调结构的协调配合作用;科学制定棉花风险管理、节本增效和提质增效等配套措施,发挥政策分工协作、功能互补的组合效应;创新补贴方式,以符合国际农业补贴规则。 相似文献
14.
中国价格改革的过去和对未来的展望路南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前的价格体制1953年以后,特别是在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逐步走上以指令性计划为特征的产品经济轨道。价格体制与之相适应,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计划... 相似文献
15.
1979年以来,我国价格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消费品价格管理体制改革迈出的步伐更大。通过“调、放”结合,有力地促进了消费品的生产,丰富了市场供应,使人民生活获得了很大的改善。 但是,消费品价格管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在前两年的通货膨胀和近年来的市场销售疲软中,表现尤为突出。这就要求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认真探讨如何继续深化消费品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价格改革三十年:成效、历程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价格改革三十年的回顾发现,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之所以很难转变,一个重要原因是重要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严重偏低。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形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必须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和社会的承受能力,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深化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使其价格能很好的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 相似文献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