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种植业比较优势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依据比较优势理论,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四川省2001-2003年种植业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其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种植业生产中,稻谷,玉米,豆类,薯类,油菜籽,甜菜,烤烟和茶叶等生产具有效率比较优势;稻谷,薯类,油菜籽,黄红麻和茶叶等的种植具有规模比较优势。总体来看,四川省在稻谷,薯类,油菜籽,黄红麻,烟叶和茶叶等的种植生产上具有综合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天然橡胶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生产集中度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天然橡胶生产的比较优势情况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2004~2008年中国天然橡胶生产集中度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在25个天然橡胶主产国中都处于中间位置,与天然橡胶主产区相比不具有比较优势,但与天然橡胶非主产区相比具有比较优势。中国最近五年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的加权平均数为0.0848,在25个天然橡  相似文献   

3.
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区域比较优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我国加入WTO和新世纪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对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的粮食(小麦、稻谷、玉米)采用多因素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计算的方法,确定不同地区主要粮食品种优势度和比较优势区域布局。  相似文献   

4.
我国稻谷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变异与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DEA Fre-primont指数方法和稻谷投入产出省级面板数据,测度了1995-2014年全国及主要产区粳稻、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四种稻谷全要素生产率都有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作用,其中晚籼稻增长最快,粳稻和中籼稻增长缓慢;粳稻和籼稻间全要素生产率差距在拉大,籼稻内部差距则有所缩小;稻谷技术效率、规模效率都保持较高水平,且变化不显著;部分省区稻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为技术进步单轨驱动,但残余混合效率变化正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今后,应加快转变稻谷发展方式,由依靠增加要素投入转向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重心在于技术进步;提高范围经济效率则是另一可选路径。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对籼稻贮藏时间进行快速分类鉴别的一种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对国内部分不同年份储藏籼稻的主成分进行分析,应用主成分判别分析建立了一个近红外光谱判别分类模型,用于不同年份储藏籼稻的分类鉴别.模型对校验集稻谷的类归属的正确率为96.7%,该研究方法对不同年份储藏的稻谷能够进行快速、准确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6.
乡村连线     
<正>2015年稻谷最低收购价保持不变据介绍,为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2015年国家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市场供求、比较效益、国际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15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35元、138元和155元,保持2014年水平不变。(中国新闻网)  相似文献   

7.
中国甜瓜产业区域优势布局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以H-O资源禀赋理论为依据,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利用2001~2011年全国29个省区市的甜瓜及瓜果类作物生产数据,选取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3个指标对中国甜瓜生产区域比较优势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并从地理区域和省域层面进一步划分了现阶段中国甜瓜产业的优势主产区。结果显示:按地理区域划分,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中地区和华东地区是我国甜瓜生产比较优势最为显著的区域。按照省域划分,新疆、河南、山东、黑龙江、吉林、江苏、湖南、内蒙古等8个省区市在甜瓜生产方面具有综合比较优势。最后,文章提出了加快发展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深入强化科技创新,建立和推广现代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进一步推进品牌建设等促进中国甜瓜产业科学合理布局,健康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主要油料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运用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甘肃省主要油料作物油菜、胡麻、向日葵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南州、庆阳市、临夏州油菜3种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1,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兰州市、平凉市、定西市胡麻规模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比较高,但其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偏低,说明与全省相比单位面积产量不高,主要依靠规模来维持优势,今后还需通过种植新品种、改进栽培技术等来提高其单产;武威市、金昌市、天水市、庆阳市向日葵规模优势指数比较高,白银市、张掖市向日葵具有较强的效率比较优势,但其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较小,应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综合优势.一般地,综合优势较大的地区具有对作物生长的有利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和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农作物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具有较大的作物生产发展潜力.在综合优势度较大的地区可适度扩大规模生产,而对处于劣势地位的区域则相对减少播种面积,使甘肃油料作物生产区域布局更加优化和合理.同时提出了提高甘肃省油料作物比较优势的措施: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继续加强各种补贴项目的落实;积极推进“订单”生产,实现产销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13个稻谷品种籽粒平衡水分测定基础上,指出MCPE方程最适合描述稻谷的EMC/ERH之间的关系,并用于计算稻谷吸着(包括解吸和吸附)等热.在含水率<22.5%干基条件下,较低温度下的稻谷吸附等热与解吸等热、粳稻与籼稻籽粒吸着等热均高于较高温度.在含水率<22.5%干基条件下,稻谷解吸等热高于吸附等热,但是随着含水率增加则无差异.在恒定温度下籼稻籽粒的吸着等热总是稍高于粳稻籽粒.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00~2006年为研究区间,运用政策矩阵分析模型,对中国主要粮食品种的比较优势和政策支持水平进行了测算和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是:三种主要粮食品种比较优势大小的排序为:小麦>稻谷>玉米,农业政策对其支持水平大小的排序为:玉米>稻谷>小麦,当前农业政策对主要粮食品种的支持与其比较优势不完全一致。据此,本文认为,应当依据比较优势原则优化农业支持政策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中国马铃薯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基于我国马铃薯总产高、单产低的现状,在推进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背景下,优化马铃薯生产布局和马铃薯生产资源配置,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率。[方法]文章对全国范围内马铃薯生产区域的比较优势进行研究。在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2006~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析的方法,从效率优势、规模优势和综合优势3个方面对我国各主产省份的马铃薯进行生产优势差异分析。[结果]效率比较优势方面:相比全国平均水平,甘肃、黑龙江、辽宁、青海、新疆、云南、四川、重庆、西藏、江西、福建和广东有明显优势;规模比较优势方面:相比全国平均水平,甘肃、内蒙古、陕西、山西、宁夏、青海、云南、四川、贵州、重庆、福建有明显优势;综合比较优势方面:相比全国平均水平,甘肃、内蒙古、陕西、宁夏、青海、云南、四川、贵州、重庆、福建有明显优势。最后,从自然因素、科技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马铃薯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差异的原因。[结论]提出通过调整马铃薯种植区域分布、完善马铃薯市场体制、加大新品种和技术推广力度等建议来提高马铃薯生产区域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2.
该文在分析中国蛋鸡生产布局变动的前提下,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对中国蛋鸡生产布局的优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目前中国蛋鸡的生产布局基本符合比较优势原则,蛋鸡的生产布局正由自然性布局决定向经济型布局决定转变。同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导致中国蛋鸡的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差异,今后中国应该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市场、资源及环境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蛋鸡生产布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37,自引:7,他引:30  
通过应用国内资源成本法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中国主要粮食产品生产区域比较优势的测定和差异分析,验证了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国可以也应当引导各地区按照比较优势的原理进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专业化生产,以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近几年来,山东棉花生产严重衰退,同时伴生棉花生产布局的大幅调整和集中。需进一步探明相同的外部市场环境和类似的产业发展条件下,山东棉花衰退与集中的缘由。[方法]利用1995年、2005年、2015年山东主要植棉县的生产统计资料,计算规模优势指数、单产优势指数、集中度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并对比测算结果与现实集中情况的匹配程度,证实山东省棉花生产的区域布局在不断优化,棉花生产逐渐向比较优势县(区)集中。[结果]山东棉花生产的衰退与集中符合区域棉花生产的比较优势,是农民根据棉花生产的市场机会、比较优势(古典比较优势和内生比较优势)和市场深化的宏观经济环境做出的理性选择。[结论]今后山东的棉花生产应有进有退,在生产优势县(区)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棉花支持政策,加强对鲁西北盐碱地棉花育种与栽培技术的科研支持,缩小因自然因素导致的产量缺口,争取让国家目标价格政策覆盖到省内三大棉花优势区域,并在黄河三角洲设立国家级棉花生产保护区。  相似文献   

15.
天祝县民族地区特色农作物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采用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单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对天祝县2003~2012年种植面积较大且地域特色明显的3种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进行了横向和纵向比较,并与市内其余县域进行了差异比较分析,以期掌握天祝县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状况以及发展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天祝县马铃薯和油菜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且优势十分明显,可以大力发展;蔬菜作为天祝县一个具有后发优势的产业,规模比较优势明显,单产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接近于1,具有潜在的发展潜力。建议天祝县特色农作物的发展,要紧紧抓住国家支持藏区建设和建立丝绸之路新经济带的历史机遇,抓住天祝县被列为全国北方油菜优势区和西北马铃薯优势产区的有力契机,走稳定规模优势、扩大产量优势、强化产品质量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同时,要根据天祝县优势农作物产区属于复合型区域的特点,协调各种优势作物的种植规模,形成资源和要素配置合理的配置,在产业发展中要充分发挥高原气候资源优势,全面提高优势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实现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analyses changes i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of grains as an aggregate commodity and major grain crops including rice, wheat, and corn, using pooled provincial and time-series data from 1980 to 2018 for China.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owth of TFP in the grain sector was driven by technical improvements. Moreover, the grain output and wheat production benefited more from TFP growth, whereas the growth in the usage of inputs drove the growth in rice and corn production. Finding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laissez-faire market-oriented policy led to a dramatic fall in output while the intervention-led policy resulted in a substantial rise in output, but neither of them fostered the growth of productivity. Conversely, the incentive-led policy in a market-oriented environment that raised the comparative profitability in grain production promoted the growth in both output and productivity in the grain sector. As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shifts away from agriculture in China, an appropriate support is thus necessary to stimulate farmers' incentive in growing grain crops.  相似文献   

17.
中国油茶生产区域优势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0—2016年的数据,选取油茶生产规模指数、油茶生产规模优势指数、油茶生产效率优势指数、油茶生产综合优势指数对中国15个油茶生产区域进行比较优势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6年,中国油茶生产呈现出"中减""西扩"的特征;中国15个油茶生产区域规模优势总体呈上升趋势、效率优势呈现较大波动、综合优势总体呈"U"型变动。根据油茶种植区域的规模优势和效率优势情况,将15个油茶生产省区划分为"双低省份""规模优势省份""效率优势省份""双高省份"4个类型,并提出相应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小麦生产区域优势度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采用地区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实证分析了1994~2013年间中国小麦生产区域格局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中国小麦生产更加集中,优势省份由15个减少至12个。黄淮海区小麦生产重要性更加突出,综合优势指数与产量比重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向河南、山东、河北3省集中趋势非常明显。安徽、江苏等小麦生产新兴省份对区域带动作用显著,促进长江中游区、东南沿海区综合优势指数与产量持续上升,但由于部分沿海发达城市的小麦生产职能更加弱化,区域综合不具备比较优势。新疆受规模化影响逐步发展成为小麦生产大省,带动蒙新区小麦产量实现了增加。西南区、西北区、青藏区及东北区综合优势指数与产量比重持续下降,区域小麦生产呈现逐步弱化趋势。自然资源禀赋差异、成本收益低下、劳动力机会成本增大、人均耕地面积偏小是影响小麦生产布局演变的主要因素。基于研究分析,从巩固优势产区、扶持新兴产区,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推广,适度规模化经营及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等4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改善现有研究对水稻种植负外部性承载效率关注不足的问题,在理论模型、评估方法、检验方式3个层面实现新的边际贡献。方法 文章尝试引入背包模型设计一个解决环境承载效率优势问题的算法框架,结合数学推演的逻辑框架给出3种算法的效率优势排序结果,并基于“双重维度”的检验原理,分别利用已有研究文献中局部地区的实证数据与AHP模型中的评分数据进行检验。结果 单调算法是实现水稻种植负外部性评估与承载的最优处理方法,不规则贪婪算法在处理效率与满意程度方面虽较单调算法存在一定改进空间,但仍较贪婪算法更易实现最优承载。结论 (1)农业部门应提高对水稻种植负外部性评估的认识程度;(2)统计部门应扩展水稻主产区水稻种植的相关数据;(3)政策部门应加强对水稻种植负外部性污染源的预防性宣传;(4)水稻产业不能走低产出的“老路”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应走负外部性低的生态农业“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