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他在文学上无论诗赋、散文都取得了高于同时代人的成就,其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诗歌创作。纵观曹植的诗篇,始终贯穿着一种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主要体现在:表现个体和社会生命意识的诗歌创作;对建功立业实现生命理想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2.
阮籍是第一位对曹植有较广泛接受的作家,其接受内容与形态对后来接受者影响深远。文章认为,曹植《杂诗》六首作为组诗在视角转换、突转结构、矛盾冲突、化骚入诗方面对阮籍《咏怀诗》创作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侠主要来源于食客和墨家的流衍,侠文化流布广远。因时代及自身的因素,曹植的许多辞赋作品饱含侠义情怀,其中多有对正义的歌颂、自由的追求和报国的热望,体现出侠文化对其辞赋创作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游仙诗是魏晋诗坛上的一朵奇花,而曹植创作的游仙诗最具代表性。曹植游仙诗运用兴寄手法和夸诞铺张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自己的功业之志、对自由和守默忘言的追寻、对凶险政治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生命的无比热爱,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对游仙诗体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艾青的诗充满了对于民族与时代的耶稣般的殉道和忧伤。这份苦难和忧伤于艾青来说是个人之伤民族之痛的融合,是一份民族之爱、人类之爱,是谓之大爱,它构成了艾青诗歌的基本色彩。童年的遭际、游子的苦涩、民族的苦难与象征主义的朦胧、隐晦、忧郁天然契合,并化为一种美学特质渗入他的诗行,从而酿就了独具风格的“艾青体”诗歌。并且,从艾青的漫长的创作过程及其作品,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因而“史”的性质是明显的:历史发展的曲线与诗人创作的曲线达到了完美的契合。诗人就这样以自己的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诗歌创作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真实记载了20世纪的中国,并由此完成了一部诗史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约翰·邓恩是公认的十七世纪玄学派诗歌领军人物。其诗作凭借"陌生化"的语言和形式、新奇的意象、自由的格律、浓烈而矛盾的情感,具备"陌生化"的特质,展现出的独特的魅力,成为十七世纪英国诗坛一支突起的异军,对现代英国诗歌具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曹植《矫志诗》形式特殊,用广泛的比喻进行说理,与先秦诸子作品中广譬博喻的手法近乎一致。在诗歌主题上,与《荀子·劝学》同类,均是表现劝勉主题。在文体特征上,类似于箴铭、子书、论说类文体,即广泛地依附,精当的说理。在诗学理论中,比喻说理类同于《礼记·学记》中所说的"丑物比类"、"不学博依,不能安诗"。这首诗将议论说理引入诗歌创作中,探索实践的努力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8.
法学语言的渐趋成熟和日益体系化,形成了自身的语体风格,而质朴性与庄重性的辩证统一乃是法学语体的重要风格特征.质朴性是法学语体的务实体认,它要求法学语体的用语朴实无华、平白如话,选用词语的信息流进行客观、理性的平实表达.庄重性是法学语体的权威显现,它是由法律本身的权威性决定的,唯其庄严肃穆才能保证诉讼活动及各项法律事务严肃而顺利的进行.从法学语言环境出发,合理地使用质朴性语言和庄重性语言,就能更好地为法学语体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9.
从“被”字的语法化演变看其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字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既常见又特殊的句式,被字句涉及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被"字的词性问题。对于"被"字的词性,目前主要有介词说、动词说、助词说、二元说等。通过"被"字句的语法化演变的分析发现,将"被"的词性设定为助词更具解释性和分析性,能够合理地解释"被"字句中施事名词脱落和出现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王维诗中的景物存在多种形式的变化美。动静美、快慢美等概念都被包含于其中,成为变化美在不同侧面的显现。在审美过程中,要将所有变化的形式交融在一起,这样不仅更加全面,也可基于变化的概念进一步理解其中的对立和节奏。  相似文献   

11.
杨万里作为中兴四大家之一,在南宋群家并起的时代另辟蹊径,形成了独特的诗体样式——诚斋体,标志着杨万里诗歌个性风格的成熟。诚斋体诗歌以师法自然的手法,配以儿童化的叙述视角,拟人化的意象组合方式,用活泼自然的语言进行创作,以自己独特的审美风貌,一扫江西诗派的陈腐之风,给诗坛带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东汉时期的佛经翻译家支娄迦谶、支亮和支谦,因为在佛经翻译方面不懈努力、成就显著,在当时就被尊称为“三支”。文章通过简述他们的佛经翻译生涯及其各自的翻译风格特色,评述其对佛经翻译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14.
清代泰州最重要的遗民诗人吴嘉纪一生布衣,在贫苦的困境中坚守人生的底线,用"使人冷畏"的笔书写关于自己和泰州的"诗史",这种诗体被称为"野人体"。"野人体"的"野"主要体现在不加掩饰地反映百姓痛苦生活,多用白描手法甚至小说笔法写诗,体式自由、不受格律约束,充满"野气"、"野趣"、"野性"。  相似文献   

15.
16.
20世纪70年代末,艾青再次以自己成熟卓越的诗歌成就向世人宣告了他的归来。这并不是艾青对过去辉煌诗歌的简单重复,而是对自己诗歌的超越和成熟。洗尽艺术上的雕琢,将那份忧郁转换为对人生,对社会的睿智、包容、通透,化浓为淡,返璞归真,将喷薄的情愫转为浓缩、冷静、自觉思考,行云流水,舒卷自如,由此达到了其诗歌创作的第二次高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Spencer&Luis(2012)典范附缀理论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以被为标记的,被动句中给的句法性质。本文结合北大ccl语料库中的部分语料,将典范附缀的所有特征与被字句中给的特征一一对比,发现被字句中的给基本吻合典范附缀的所有特征。基于这一研究,笔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即被字句中的给是一个典范附缀。  相似文献   

18.
郑玄认为诗歌与政治紧密相通。政有盛衰,诗有“关”、“刺”;政权影响力有大、有小,诗则有“风”、有“雅”。在他眼里,政治是诗之“源”、诗之“本”、诗之“母”,诗与政异体相通。  相似文献   

19.
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之间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从而使人们存在着罗马文化只是对希腊文化的简单模仿的误解.因此,本文试从诗歌这一方面作为切入点,来论述罗马诗歌不仅对希腊诗歌有所继承,而且罗马诗人们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诗歌,对后世文学创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盛唐诗人王维有"诗佛"之称,其佛教的"空观"在他的诗作中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借自然之空间接表达佛学禅意;二是以禅意之空直接体现自己的空观思想;三是以绝妙的空灵之美达到禅意的终极境界。"空"乃佛学之精髓,也是王维心灵追求的终极觉悟,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