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5年,江苏有关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与对接县(市、区)深度对接、深入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37个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对接49个县(市、区),制定科技主攻方向并实施科技项目99个,联合地方选派组建驻村(企、社)专家团队达506人,对接251个村(社),突出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成推广高效农业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平均为每个对接县创建2-3个科技示范基地,基地"三新"技术入户率和到位  相似文献   

2.
自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启动以来,盐城市农科院根据对接服务协议和年初制定的项目方案,与盐城市农业局、盐都区政府和相关镇、村主动沟通,加强合作形成市区镇村四级联动机制,通过举行项目对接会、"一村一品"专业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论证会和项目实施情况中期汇报交流会等,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将科技及时送到村.  相似文献   

3.
<正>苏农科〔2015〕3号各有关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各有关县(市、区)农委:2014年,全省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实施对接县紧紧围绕深化拓展农业现代化工程,组织专家驻村深入开展服务,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地方农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了一批"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和规范化农业科技服务示范站,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根据《2014年省级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方案》,通过自查自评、交叉考评、抽查暗访、集中复评等程序,对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实施单位和对接县(市、区)年度工作开展绩效考评。江苏农林职业技术  相似文献   

4.
科技强农显成效户均一棚富新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盐城市农科院对接服务5个"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之一的盐城市盐都区潘黄镇新民村,是一个以种植设施草莓、葡萄为主导产业的果蔬特色产业村,现有农户1010户,4600人,6000多亩耕地.自盐城市农科院在该村仰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成后,通过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等科技富民项目,为新民村高效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加快了新民村民增收致富的步伐.该村党总支书记董兆付说:"政府对高效农业相当重视,支农项目源源不断,但技物结合、管种又管卖的驻村科技特派员我们最欢迎".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以来,江苏省海门市结合项目农业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认真做好农业对接服务上海工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促进农业增收致富,全面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将项目农业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海门市以创建全省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县为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全市项目农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今年以来,全市在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太湖所)对接苏州相城农业生态园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已经走过了第五个年头。经过五年的科技浇灌,相城农业生态园科技富农的种子正在生根、开花、结果,呈现出一幅幅丰收画卷。科技专家团队与特色村"零距离"太湖所一直致力于服务三农,但过去是"单兵作战",零星而分散,难以全面解决生产问题。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之后,组织由各个专业最优秀人才组成的专家团队驻村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以来,将学院的办学特色与泗洪、溧阳两地农业发展特点有机结合,将产学研工作与两地的科技示范基地、"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建设无缝对接,措施扎实,成效明显,为服务三  相似文献   

8.
翼城县在实施"一村一品"过程中,注重发挥科技示范作用。文章通过调查,了解了全县实施"一村一品"项目84个,选聘100名项目技术指导员,遴选100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等基本情况。该县在实施"一村一品"过程中,通过采取"六个三"创新科技示范机制的措施,突出发挥项目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等"四个作用",主推了小麦、玉米、苹果新品种、新技术,巩固提高了农业科技试验基地建设,培养了一支村级农民技术指导员。  相似文献   

9.
正大力培育富民产业,推进科技与产业对接,解决好科技服务农业、服务农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助推产业富民的重要举措。江苏省句容市白兔镇西井村作为茅山老区重点帮扶村,多年来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效益较低,亟待通过特色富民产业的植入破解发展困境。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村"两委"班子与南京农业大学南方草业研究所相关专家充分对接,以草坪种植、林下生态种养等特色产业为高效优质农业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正江苏省盐城市农科院与盐城市盐都区在系统总结双方对接7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院地共建,深入开展调研,细化实施方案,指导编制区镇村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创建完善规范化村级农技站,通过开展集中培训、科技示范推广、对接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诸多措施,进一步提升农业主导产业的科技水平,促进了盐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聚焦主攻方向,强化对接共建1、聚焦三大主攻方向。明确"优质稻米与循环农业关键技术集成与产  相似文献   

11.
正农行海门市支行积极抢抓海门实施"生态兴市"、"旅游兴市"的契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目前,该行累计发放生态农业和美丽乡村旅游贷款12.09亿元,为当地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活力。农行海门市支行结合美丽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的融资特点,在严格调查论证规避贷款风险的基础上,加强与地方党政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积极开展项目对接,在七大重点板块建设中,农行的金融支持就占了5  相似文献   

12.
<正>山东省沾化县为农业部"三电合一"项目实施单位,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制定了《沾化县2010年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与服务实施方案》,成立了沾化县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信息化服务平台专家队伍,保证信息化工作"四网合一"的顺利开展。"四网合一"是以  相似文献   

13.
在江苏省"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推进会议以后,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制定了"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实施方案,针对共和镇及草桥村四季鹅养殖的实际情况,按照"技术培训、入户指导、物化补贴、信息服务"的16字工作方针,实施四季鹩的高效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经过前一阶段的积极工作,目前共和镇及草桥村养鹅富民工程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全省农科教推科技大军中的一员,扬州农科院一直致力于应用型农业科学研究,秉承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同步推进的原则,在注重成果研发的同时,力图为区域农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科技服务。几年来,在"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推动下,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等自主创新成果落地生根,有效地实现了科技人才与地方农业、科技成果与特色产业的对接,促进了地方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拓展农业功能,苏州市相城区生态农业示范园(下简称相城生态园)和休闲观光产业应运而生.相城生态园各个村农民土地已实现流转,由生态园区管委会统一经营.为此,江苏太湖地区农科所创新模式、改进方法,与对接的5个村联手在生态园实施"挂县强农富民"项目,走出科技助农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淮安市淮阴区紧紧围绕"两聚一高"目标,认真贯彻省、市农业产业富民推进工作会议部署要求,落实举措,明确责任,加快推进经济薄弱村发展农业特色富民产业。强化组织机制,提高服务协调能力。淮阴区成立了产业富民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农工部、扶贫办、农委等涉农部门以及乡镇党委、政府加强联合互动,共同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富民工作,加强与省、市挂钩单位对接,致力做好经济薄弱村的调查研究、规划指导、项目实施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以来,全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实施单位按照省农委、省财政厅制定的《2017年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实施指导意见》要求,紧紧把握全省农业重大科技需求和重大推广计划两个导向,充分利用"江苏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江苏省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两个平台,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工作,进一步挖掘专业、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发挥各自在教学、科研、推广等方面的特长,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农技推广服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正>"333"科技服务谱新篇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思路,充分发挥科技与专家优势,与泰州市高港区深度对接,创新出"333"科技服务新模式,即"三新"落地、"三措"并举、"三台"同建,推动农业科技推广花开有果、落地有声。  相似文献   

19.
<正>海门市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大户的市场主体带动作用,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和"一乡一业"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一、"一村一品"格局初步形成海门市现有"一村一品"专业村33个,"一村一品"专业镇3个,其中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涉及11.18万户、28.54万人,其中  相似文献   

20.
推广实用新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在上年高邮市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取得良好进展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突出培育发展"一村一品"的项目工作重点,按照"资源整合、机制创新、服务高效"的原则,调动教学推广单位及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积极性,为对接县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和提升粮食生产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有效科技推广服务,特别是在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粮食高产增效创建,省主要农作物"四主推"等重大项目和重要技术措施上下功夫,重点开展育供插秧一条龙服务,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服务,全量秸秆机械还田和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将主推品种核心技术和主推关键技术在基地生根开花,使挂县强农富民对接基地建成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样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