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代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科学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既是监督反馈机制更是提升双创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构建了包含组织保障、教育过程、教育成效3个维度11个子指标在内的质量评价体系,以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河北地质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进行实证研究,并据此提出提升路径,以期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引导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的热门话题。高校双创教育中,学生、教师、学校往往存在着对创新创业类比赛求快、求好、重结果的倾向,这与双创教育立足培养创新精神的初衷有所出入,更与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目标相距较大。从科学精神入手,重新明确科学精神在双创教育中的重要性,有助于让双创教育真正沉下来、融进去,更能起到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3D打印技术以其快速呈现原型、制作成本较低的优势,成为创新设计实践上的主要手段。以阳光学院为例,依托学校大学生双创园区创客实作工坊及"创意、创新、创业、创客"的创四方教育生态系统,将3D打印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课程的实践探索。从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考核评价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提升,课程改革突出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专业实践技能及创业综合素质的训练,助力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跟随党中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创新创业风潮在全国各行各业逐渐兴起。高等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更应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促进大学生就业方式转变。本文就“双创”背景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取得的成就与不足以及实施路径进行了探讨,旨在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建设是涉及多主体的复杂性工程。历经多年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已初具形态,但仍面临着发展瓶颈。为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还需从四方面发力:澄清内涵,树立能力导向思维;巩固载体,完善双创育人体系;优化组织,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协调运行,形成双创教育生态圈。以此助推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双创”教育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长效性和可持续性育人的突破口,是推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满足受资助学生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重要力量。文章通过调查与分析浙江省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及浙江省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依据调查与分析结果,从发展性育人目标角度,论证浙江省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结合“双创”教育的契合点,从而构建适合于浙江省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结合“双创”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核心价值观”)与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育二者育人目标契合且互为载体。如何有效融合成为当前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关注问题。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创”教育模式为切轴点,分析了当前高校“双创”教育存在的重知识技能传授,轻价值引领的现实问题,通过加强目标指导性、实践实效性、文化浸润性、协同自觉性、评价导向性给予了创新融合思路。  相似文献   

8.
墨子“述作结合”思想倡导传承与创新相融合,注重以实践开展创新。在国家大力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挖掘“述作结合”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当代价值,将“实践性学习”贯穿创新创业教育始终,实现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协同发展、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发展,对新时代推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对于提升大学生自我修养,促进大学生积极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各大护理类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来看,虽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其中仍旧存在较多问题,如现阶段的护理类专业更注重于实践,而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更偏向于知识点讲解,该专业的学生缺少自主行动能力,并且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时间较短,院校教师对于该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也缺乏相应的经验。文章要对现阶段各大护理类院校在自主实习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探讨,将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护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有机结合,从目标体系、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等方面构建切实可行的融合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能力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为此,本文阐释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和构成,并借鉴了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改革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双创竞赛为载体促进大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建立支持大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的全方位生态体系,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既是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供给的历史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应当在更高站位上做好顶层设计,整合资源,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提升双创师资队伍水平,打造双创协同育人平台,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精准的人才供给。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研和分析创新创业教育背景对大学生学习和工作产生的影响进行原因探究,从双创普及型宣传、学生双创能力培养、创业导师培育、校企合作保障、双创思维转变等方面提出实施措施和改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创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旅游专业学生双创教育为研究主题,阐释了双创教育的内涵、载体,解读了创新发展理念与双创教育的关系,从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提升双创教育效果、助力旅游产业发展三个维度探讨了创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旅游专业学生双创教育的意义,并围绕创新教育目标、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育、创新考评机制提出了对策,并提出了双创教育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创业生态系统是生成“双创”教育生态系统的基础,但农业高职尚未生成成熟的创业生态系统,严重制约了实践导向的“双创”教育的深度发展。文章在梳理农业高职“双创”教育平台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农业高职多功能综合性“双创”教育平台的从体制机制建设、平台载体建设、体系工程建设等方面多维发力、精准发力、持续发力,推进农科特色的“广谱式”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系统化,在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均存在不足。高校应构建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等课程组成的、层层递进的经济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从教学资源、实践平台、师资队伍、课程评价和经费支持等方面提供保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和双创时代环境下,基于实训问题导向,构建一个既有逻辑理性又颇具有人文关怀的创新创业实训体系,促进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创新创业素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融合发展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然趋势。基于新时代对人才培养规格与素养的新要求,构建基础认知训练、初步能力训练、综合模拟训练和孵化实战训练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训体系,从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模式、实战基地、实训系统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7.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迫切需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任务是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基于5W1H分析法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融入专业教育,立足四个课堂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借助多元主体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层级化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贸易专业发展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两者的紧密结合也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只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水平;组建相关专业的学生团队,参加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不断增强校企合作,提供学生实战演练的机会;科学合理地定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梳理专业相关理论课程以及设置相应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才能够切实促进两者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切实提升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实现国家对于高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总体需求,进一步为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国际贸易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发展由原来的高速增长阶段向现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而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驱动力是创新,创新思想的重要来源是高校,在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愈发重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全体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素质教育。这就要求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实践需要具有普惠性,要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需要以实践能力为本位。针对当前高校环境艺术专业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指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目标是精,而不是广,即要求在某一方面具有很高的专业能力,又需要通过专业与创新创业的融合路径为毕业以后成为出类拔萃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开展创业和创新活动,作为知识和人才聚集地的高校,也在广泛开展创业教育工作。然而当前国内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往往与专业教育脱节严重,这不仅给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带来困惑,也会让创业教育变成了贩卖教育。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的科学存在应当是有机融入专业教育,把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实践模拟等环节纳入到专业教育过程中,既推动专业建设,又能够实现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进而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