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育高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对工匠精神的培育责无旁贷。本文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入手,剖析工匠精神经过历史嬗变后的当代科学内涵,阐述培育的现实意义,继而探索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生产制造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并且要求技能人才能够拥有工匠精神,但是由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认可度低,社会生产制造企业不重视工匠精神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融入,而且人们对工匠精神理解也不透彻,技能人才本身也没有学习工匠精神的主动性,这些现象都影响了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提升。因而本文将对工匠精神融入技能人才培养路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培养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新时代工匠精神,对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传统观念作祟;校企供需之间相互脱节,市场经济固有的趋利性和盲目性。培育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应从四个方面着手:崇尚劳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优化结构,建立完备的职业培育体系;凝神聚力,着力打造独具风格的企业文化;制度保障,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和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4.
5.
工匠精神培育对于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工匠精神培育上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尚未形成体系、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需对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进行系统设计,分层分类重构培育体系,整合优势资源,一体化推进工匠精神培育的持续性开展,同时加大工匠精神宣传力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构建校企协同的工匠精神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6.
弘扬劳动精神,坚定文化自信,通过挖掘工匠精神内涵,推进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的互促互融,为实现立德树人,打造高素质、应用型职教人才创造良好条件。“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立足学科教学,深入拓宽劳动教育途径,让广大高职学生能够增强责任、使命意识,能够端正专注、敬业态度,能够坚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创新,在所在行业领域成长成才,做出佳绩。融入工匠精神的劳动课程建设,两者具有内在共通性,也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应然表征。通过融入匠魂、匠心、匠能,营造工匠文化氛围,实现铸魂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7.
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作为中高职衔接的重要形式,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的积极探索。论文在把握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具体内涵及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对衔接中的人才培养定位、课程内容、中职与高职学校之间协调机制、质量管理、监控和选拔考核等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提出了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的开展路径,旨在做好五年一贯职业教育试点工作,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9.
10.
"工匠精神"自古以来就在手工行业中有所传承,但在现代企业和工业生产中却逐渐消失.中国作为制造大国,提出了要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这其中"工匠精神"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培养服务企业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来说,如何将"工匠精神"贯穿于培养过程,实现学生们从"学徒"到"匠人"的转变,值得教育者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要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培养出大量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建设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工匠精神"对教师团队的要求以及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团队的现状,总结出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措施,包括教学团队的构建、教学团队的培养、教学团队的评价机制以及教学团队的绩效激励等。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在相同的原料、相同的生产线和管理制度下,我们却无法生产出发达国家同等质量的产品?是工匠精神的缺乏,甚或是对国家、对民族荣誉感的政治信仰缺失?本文就此问题对思政教育在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定位、途径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应对方法及对策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14.
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工匠型技能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伟大使命。基于冰山理论模型构建工匠精神培育指标,以技能大赛为依托,设计“课赛融合”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搭建递进式课外平台、创新考核激励机制,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一体化工匠型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职业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过程中,产教融合成为高职教育提档升级的重要途径。自改革开放起,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诸多成果,涌现了一大批时代工匠,进一步丰富了职业教育内容。在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众多新情况、新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高职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这就意味着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产教融合和工匠精神的内涵,并立足学情、教情、行业与社会发展,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以实现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文章简述了产教融合与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时代背景,并分析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技能竞赛是促进高职院校进行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之一,能够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使高职学生具备工匠精神,进而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同时,技能竞赛的标准、选拔过程以及结果可以加快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获得与提升,进而为高职院校工匠精神教育提供新的方向。基于此,文章阐述了技能竞赛在高职院校工匠精神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增强高职院校对工匠精神的重视程度、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等以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工匠精神教育策略,以期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在高职院校工匠精神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工匠精神是工匠群体为了追求极致和完美的产品品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长期稳定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特质。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条件下,尽管工匠精神的实质不变,但其内涵会有所差异。比如,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体现的是手工劳动者技、艺、道的统一,主张技近乎道、道技合一;而现代意义上,工匠精神的主体已经扩展到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职业精神,大致包含精益求精、爱岗敬业、持续专注、勇于创新、追求卓越、一丝不苟、服务社会等方面。新时代国有企业的工匠精神则呈现出历史传承性、关联性、多主体性、使命性、协同性五个典型特征。面对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履行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使命、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以及当前工匠精神培育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国国有企业要在培育工匠精神上提出可行性的实践方案,做到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对工匠精神培育的统一领导;坚持以教育培训为支撑,发挥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优势;坚持以文化育人为核心,塑造崇尚工匠精神的现代企业文化;坚持以典型宣传为导向,营造崇尚和学习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健全技能人才培育选拔体系。  相似文献   

19.
依托思政课实践教学,树立好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观,是高职院校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途径。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能较好地弥补其在教学中出现的“课程建设不成体系、教学过程流于形式、实践考核未成标准、实践成果效果不佳”等不足。面对这些问题,在融入的过程中要聚焦“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的核心理念,以开设独立课程、突出实践质量、追求长期效益、丰富实践方式等渠道开展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更加注重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思想性、政治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20.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新时代培养人才的应然之举,亦是实然之要。文章从分析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状,提出强化教师队伍,抓好“一个关键”;营造良好氛围,落实“两个讲好”;注重创新导向,深入“三个重点”三条路径,确保其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