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农村工作通讯》2017,(15):36-39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在各地推进畜禽粪污处理的基础上,本刊收集整理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的7种典型模式,以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动态     
<正>1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这是我国畜牧发展史上第一个针对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利用的指导性文件。《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立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大规模养殖场提前一年达到  相似文献   

3.
<正>据统计,我国一年产生38亿吨畜禽粪污,其中,40%未能有效利用。"如何利用好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是畜牧业发展提档升级的关键所在。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出台,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史上第一个专门针对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利用的指导性文件,不仅再次明确规模养殖要实现75%的综合利用率要求,更确定了"责任落实、市场运作、政策支持"的发展思路。2017年,畜禽  相似文献   

4.
<正>去年以来,江苏省苏州市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各地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任务,出台考核办法,基本建立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机制。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8.87%,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规模养殖场治理率达到96.65%,规模以下养殖户治理率达到71.23%。2018年全市对规模养殖场农机设备实施敞开补贴,张家港、常熟、昆山和吴江对6台(套)畜  相似文献   

5.
<正>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紧迫任务,对于为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1畜禽粪污问题不是小事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保证了不断增长的畜产品需求,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养殖废弃物,畜禽粪污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全国畜禽粪污年产生量约38亿吨,是最主要的畜禽养殖废弃物。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关系6亿多农村居  相似文献   

6.
要闻     
<正>农业部要求到2020年全面解决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问题农业部近日表示将以落实国办《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为抓手,以畜牧大县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强化责任落实,加大政策支持,加强技术指导,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机制,确保到2020年全面解决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问题,努力开创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新局面。重点措施是:抓大县,推进整建制治理;抓规模场,推进主体责任到位;抓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安徽省常年产生农作物秸秆4800万吨、畜禽粪污9500万吨。近年来,安徽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推进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产业化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2018年,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78.6%,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81.1%;秸秆综合利用率近89%,其中,肥料化利用占66.2%、基料化利用占2.1%、饲料化利用占10.8%、工业原料化利用占2.9%、能源化利用占18%。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以来,山东省安丘市围绕加快实施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坚持打造可全省推广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安丘方案"的目标定位,以配建粪污处理设施、推广实用技术模式、完善循环产业链条为抓手,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程,逐步建立畜禽粪污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以畜禽粪污利用为核心的"绿色链条"加速形成。抓实产业主体突出技术创新通过组织实施《安丘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坚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绿色农牧业生产方式,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据统计,我省各类规模养殖场每年固体粪便氮产生量约为69万吨,总尿液氮产生量约47.5万吨,给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粪污处理和利用难度,提高污染防治效果,我省积极推进大中型沼气池、配套建设粪污  相似文献   

10.
<正>养殖场内看不到粪污,闻不到异味,畜禽粪尿向外界环境零排放……规模养殖为我们展现出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新层面。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畜禽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成为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青海省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以促进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为重点,发挥示范场辐射引领作用;积极培育有机肥加工企业,从政策扶持、科技支撑等方面创造条件,支持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河北省是畜牧大省,是全国重要的畜产品供应基地。近年来,河北省转变发展理念、探索综合利用,落实养殖场户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强化畜禽养殖污染监管,以沼气、生物天然气、农用有机肥和农村能源为主要利用方向,积极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将畜禽粪污这一曾经最大的农业面源污染源转化为珍贵的宝藏,走出了一条具有河北特色的绿色兴农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农业部官网发布了《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的通知,方案中估算,全国每年产生畜禽粪污38亿吨,综合利用率不到60%,也就是说最少有15.2亿吨粪污浪费。猪粪变废为宝,已经不再是嘴上说说的事,处理成对农田有利的有机肥,猪粪或许有近千亿元的市场空间。国家在大力推广有机肥,有机肥生产使用的扶持政策很多。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畜禽规  相似文献   

13.
<正>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积极争取中央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整区推进,在全区建立起了畜禽养殖粪污"1+12"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提高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以"12"个收集中心为基础,辐射扩大畜禽粪污收集面积。根据养殖场不同规模及各镇经济发展实际,采取社会资本参与、集体管理等不同运营模式,突出重点,分类收集,在全区建立了12个畜禽粪污收集中心,每个收集中心均建有干粪堆场及3级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浙江省重拳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关停养殖场户40多万个),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全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生态美丽绿色发展(千场美丽、万场生态,已建成省级生态美丽牧场300家),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处理模式与进展畜禽养殖废弃物主要有粪便、污水、垫料和死亡畜禽,这些废弃物都可以通过资源化科学处理,变废为宝,实现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生态循环综合利用。一方面,  相似文献   

15.
《江苏农村经济》2013,(11):42-42
当前,畜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之际,围绕如何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和综合利用优先的原则,根据全省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目前主要采取生产沼气、有机肥、微生物发酵等模式,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率和污染物达标排放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在利用微生物开展发酵床生态养殖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发酵床养猪技术创新研究与集成推广”成果获江苏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  相似文献   

16.
正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优化6亿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路径。绿色养殖,亟需可持续运作机制近年来,各级各地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把畜禽粪污处理利用摆到重要工作日程,依靠机制模式创新,推动工作不断上台阶。但当前,我国每年畜禽养殖产生粪污38亿吨,  相似文献   

17.
<正>一边是畜禽养殖中的粪水大量排放污染环境,一边是耕地有机质不断流失、农村缺乏清洁能源。这一"多"一"少",恰恰显示出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的巨大空间。近年来,广西畜牧主管部门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养殖,努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将畜牧业生产中大量"放错地方的资源"变废为宝,逐渐找到了一把养殖业循环发展的"钥匙"。  相似文献   

18.
<正>灌南名片国家级卫生县城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江苏省文明县城江苏省双拥模范单位江苏省灌南县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治理农业废弃物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全面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地膜残膜和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利用,努力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建立资源化利用制度,通过全面的制度体系设计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成本与收益不平衡,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共属性。现阶段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完全依靠养殖者的自觉不现实,完全依靠市场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出台加快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明确到2022年,全省畜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禽产能总体稳定,畜牧业绿色生产方式基本确立,猪肉自给率稳定在70%以上,规模畜禽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畜禽生态健康养殖比重提高到6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规模养殖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