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困难居民,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予差额补贴的社会救助制度。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山东省农村低保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意在保障居民最低生活水平, 而低保配套政策措施为低保对象提供了更为实际更有价值的配套救助。本文从低保配套政策的意义着手, 从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描述了武汉市低保配套政策的实施现状, 并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在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时,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部分困难人口未能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特别是大量无收入、生活困难的农村老人与儿童急需救助;二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低保覆盖率要高于落后地区;三是在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监督与回馈制度不健全.解决这三个问题,将有效地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呈现城乡发展失衡的现象。本文从需求和供给层面展开经济学分析,指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保障需求较为强烈,但目前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供给存在区域差异显著、农村投入不足等问题。因此,在完善城市低保制度的同时,应重点关注农村低保的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农村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同时大力构建梯度式低保体系。  相似文献   

5.
“最低生活保障”均等化刍议——以浙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是基本公共服务之一,低保均等化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谓低保均等化,指的是低保制度应该均等地服务于所有公民,低保标准的设定以维持当地居民基本生活所需费用为准,以使各地居民能够享受到基本一致的最低生活水平。当然,均等不是平均,各地经济发展不同,物价水平不一样,消费结构不一致,低保标准也会不一致。  相似文献   

6.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在我国实施以来,给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城市居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但是,由于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不足,导致了诸如保障标准偏低、低保资金不能按时发放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旨在探讨低保资金不足的原因及其解决策略,以保证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持续不断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农村贫困人口最低生活水平的一道安全网,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然而其在运行过程中,因村委会的信息垄断,加上制度本身存在漏洞,"伪低保"现象屡屡出现,公正政策在执行中产生了不公正的结果。这不仅偏离了政策目标,也损害了国家福利政策的严肃性。低保制度要达到社会公平这一目标,就必须从多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
促进再就业联动,保护和拓展城市"低保群体"的发展和竞争机会,是完善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核心理念。文章依据对全国9个城市的调查数据,描述了低保家庭劳动人口再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再就业联动———保障和拓展低保劳动人口公平劳动就业机会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衔接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之后的"最后一道防线"。城镇低保制度具有更加明显的贫困指向特征,是由政府直接对城市贫困人口给予的"兜底"式定期定量救助。它在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深化改革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单个的贫困公民的生存权利的保障,而且,它还与贫困和社会排斥现象的消除紧密相连。本文通过低保制度在桂阳县实施情况的调查及认真分析,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低保制度依旧存在着:低保对象难以确定,低保标准制定不科学,低保对象确定中公正度不高和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解决城市改革转型时期的贫困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城市低保制度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然而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保障资金不足、社会参与程度低、救助方式落后等,针对低保救助问题需要进行城市低保的顶层设计,加快制定《社会救助法》、改变"一刀切"的转移支付方式、动员社会力量的参与、实现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的无缝对接,以期完善社会救助"补短板、兜底线、织好网"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从参与就业、工作时长、小时工资和月工资分析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对劳动力就业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错保家庭劳动力与非低保家庭劳动力之间在就业参与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错保家庭劳动力的月工资、月工作时长和小时工资都显著低于非低保家庭劳动力的水平,这体现出低保对错保家庭的劳动力具有显著的劳动力供给负向激励。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错保家庭劳动力和非低保家庭劳动力在月工资、小时工资上的差异主要由结构特征决定,个体特征效应的作用低于50%。基于此,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体系在救助目的、配套福利政策以及审核违约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应对相应的就业激励政策进行研究,以促进低保家庭的劳动供给。  相似文献   

13.
城市低保人群收入低,生活困难,小病靠挺,大病小养或者就近购药进行简单治疗,出现了“因病致贫”、“因贫致病”的恶性循环。帮助城市低保人群提高健康水平,切实保障城市低保人群基本医疗保险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国外农村低保制度经验借鉴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是消除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国外农村低保制度的发展演变,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在全面推行的过程中,逐渐突显出了一些问题。如中西部地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过大、西部贫困地区低保资金筹集困难,难以实现应保尽保,等等,这种状态与党和政府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而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作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低保制度在保障农村贫困居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与公平,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我们以农村低保资金管理为重点,在武汉部分县区进行专题调查,较为深入地了解了当前农村低保制度运行的基本特点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低保资金管理、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乡一体化问题进行研究。横向上,先从全国城乡居民低保制度概况入手,接着以厦门市为例来看全国低保制度的城乡一体化;纵向上,从具体的主要内容分析厦门市低保制度的借鉴意义,进而再探索实现低保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始终贯穿着保障范围、保障标准、资金来源和制度管理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6年湖北省城市低保对象调研数据,运用制度分析法从资源约束和主体协同两个维度对制度规定、制度执行、实践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城市低保家庭受家庭资源约束和子代代际分配倾向影响,缺乏为未来养老投资的预算安排,社会养老因制度参保缴费强制要求权利义务统一,经测算城市低保家庭经济能力不足以长期供给,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仅对贫困家庭的当期最低生活消费进行补助,缺乏为贫困家庭未来养老的制度目标.研究建议:提高两项制度协同衔接水平,加强对城市贫困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参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达到法定领取年龄的城市低保家庭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但适龄城市低保家庭成员应当参加基本社会养老保险,政府可根据家庭经济能力和负担按照不同比例进行资助参保.同时,经济状况核查计算需要酌情考虑城市老年人养老需要进行适当扣除.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青海藏区农(牧)区的经济和社会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内容的民生保障制度得到初步建立,在维护农(牧)区贫困人口基本生存权利、避免两极分化、规避社会风险、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农(牧)区低保标准确定尚不科学,加之标准偏低,导致部分农(牧)区贫困人员仍享受不到基本生活保障或享受不充分的问题。本文以建立指标科学、能够适用于整个藏区农(牧)区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核心目标,深入分析藏区农(牧)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测算的不足,提出政策建议,为青海藏区农(牧)区制定科学合理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资金筹集是农村低保制度顺利实施的核心问题.由于缺乏完善的资金来源制度保障、财政分担模式不合理、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以及配套措施不完善等原因,我国农村低保资金缺口仍然较大,现有保障效果较差.政府必须多措并举,建立和完善农村低保资金筹集机制,尽快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