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为强化督促检查,确保政令畅通,推动中央和省委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战略部署落地落实,省纪委决定建立对省重点帮扶地区精准脱贫工作监督推进机制。截至2016年底,苏北5个设区市12个省重点帮扶县(区)共有低收入人口107万、经济薄弱村343个,占比分别为54%、59%,是全省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建立监督推进机制,主要目的在于督促5个设区市党委政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建档低收入农户1586户2568人,围绕脱贫目标,强化组织保障,加大扶贫举措,2018年底建档户已全部脱贫。高港区胡庄镇涉及低收入农户397户569人和村集体年收入35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社区)4个,对照高港区确定的"十三五"精准脱贫目标任务,2018年底胡庄镇已消除人均年收入低于7000元的低收入农户和村集体年收入低于35万元的经济薄弱村(社区),低收入农户与经济薄弱村(社区)脱贫率均达100%。  相似文献   

3.
<正>去年以来,面对全省近1/4的低收入人口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江苏省徐州市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发挥"三个作用"、推进"两聚一高"为统领,聚焦富民增收,创新举措,攻坚克难,精准帮扶,实现了新一轮扶贫开发的良好开局。去年市级投入专项资金8089余万元,相当于上一轮五年扶贫开发投入总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江苏省宿迁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以建设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为统领,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退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全市实现12.5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46个省定经济薄弱村脱贫达标,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6.7%、109.5%。围绕精准帮扶到户,分类施策激发内生动力。精准识别重点对象,稳步推进低收入农户减支增收。一是聚焦产业提质增效,带动低收入农户稳定增收。全力打造优质稻米、标准化果蔬、园艺型花木、农牧循环型生猪、精深加工型肉禽、生态河蟹六大百亿级产  相似文献   

5.
<正>宿迁是江苏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近年来,紧紧围绕"确保到2020年,全市实现所有低收入人口年均收入6000元和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收入18万元脱贫标准,三大集中连片贫困区面貌显著改善"的目标,坚持以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健全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创新产业、就业、电商、金融扶贫方式,建立健全病、残、学、灾、老"五位一体"支出型贫困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省盐城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积极创新产业扶贫结构业态、帮扶模式和体制机制等,探索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的结合点,走出一条盐城市产业扶贫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通过产业扶贫和综合施策,滨海县2017年脱贫0.63万户、1.67万人,7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和10个县级重点帮扶村实现新"八有"目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江苏省低收入人口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今年以来,宿迁市围绕"力争到2019年底,确保2020年全市实现所有低收入人口脱贫,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西南岗地区、成子湖周边地区和涟沭结合部‘三大片区’面貌显著改善,3个省重点帮扶县分批退出,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目标,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精准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有序推进精准建档高度重视建档立卡工作,多次深入村组、农户调研指导。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从实际情况出发,精准施策,加快经济薄弱村转化。2019年全区低收入村经营性总收入4028.69万元,村均26.5万元。共有107个村经营性收入达到18万元,完成全年任务135%。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奔小康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以来,扬州市邗江区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确定了2015年集体经营性收入55万元以下的33个经济薄弱村,农民人均收入7000元以下的542户、1460人低收入农户,精准识别对象、建档立卡,因户制宜、一村一策推动各项扶持和保障政策精准落地。确保到今年底,50%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脱贫转化;到2018年底,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转化,经济薄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5万元,实现"五年目标、三年完成";2019年-2020年,巩固脱贫成果。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以来,泰州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组织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把人均年收入7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和村集体年收入35万元以下经济薄弱村、黄桥老区和里下河经济薄弱地区作为主要帮扶对象,着力激发薄弱地区内生动力,促进薄弱地区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2016扶贫日论坛于10月16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题,是全国第三个扶贫日系列活动之一,包括易地扶贫搬迁论坛、产业扶贫论坛、金融扶贫论坛、教育扶贫论坛、科技扶贫论坛、健康扶贫论坛、妇女扶贫论坛、残疾人扶贫论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论坛、精准扶贫成效评估学术研讨论坛、社会扶贫论坛、电商扶贫论坛、乡村发展与脱贫攻坚论坛、县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论坛等14个平行论坛。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盐城市研究制订发展特色产业推进精准脱贫工作政策意见,去年完成12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和36个经济薄弱村脱贫任务;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7.2%下降到3.2%,两年下降4个百分点。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滨海县按照"四区五带八大基地"总体规划,以打造"一村一品"为目标,扎实推进基地建设,通过梨花小镇和四季年华、海天青等新型农业综合体建设,推进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邳州市紧紧围绕"富民增收"这个核心,深入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全市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全力推进。去年初邳州市认定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41857户、107907人,经济薄弱村50个。经过努力,当年完成3.2万人口脱贫,19个经济薄弱村综合服务中心达到"七室两超市一广场"的标准,13个经济薄弱村年集体收入超过18万元,实现脱贫目标。今年,邳州市20个经济薄弱村综合服务中心全  相似文献   

14.
作为今年"两会"上的热词,精准扶贫受到了广泛关注。各方代表畅谈了对于精准扶贫的建议和意见,一致认为,既需要多层次的"组合拳",也需要切中要害的"精准拳"。其中有代表提出:"精准扶贫"要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上发力。脱贫攻坚,主战场在农村,难点焦点也在农村。从现实情况看,低收入人群多数集中在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产业发展薄弱的贫困村。村集体没有钱,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以来,江苏省滨海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围绕低收入农户脱贫、经济薄弱村达标、重点帮扶县"摘帽"三大任务,抓项目促增收,建机制防返贫。目前,全县低收入农户6310户、16189人全部达到了脱贫标准;2019年新上的147个村集体增收项目初见成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既要盯紧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也要盯紧已脱贫农户,以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江苏省盐城市委驻射阳县帮扶工作队入驻射阳两年来,在用好扶贫政策的同时,注重培育激发经济薄弱村脱贫攻坚内生力,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以来,省委驻睢扶贫工作队按照经济薄弱村逐步实现"八有"和低收入农户每年脱贫20%左右的目标要求,较好地完成了扶贫工作各项任务.全年共落实到位各类行业帮扶项目投入5200多万元,落实到位无偿帮扶资金893万元,物资折价120多万元;实施到村帮扶项目累计252个,其中增收类项目115个,乡村道路、桥涵闸站、村部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137个;帮助1592户低收入农户实现脱贫,脱贫率完成22%以上.  相似文献   

18.
<正>南京市六合区近年来围绕帮扶攻坚目标,扎实做好低收入农户、经济薄弱村和欠发达街镇帮促工作,全力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一、夯实基础、明确路径,确保扶贫开发工作导向精准做好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完成了低收入农户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9507户、19185人,分别占全区总户数和总人口的6.6%和3.8%,其中低保户7138户、11922人,一般贫困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省灌云县紧紧围绕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着力抓好经济薄弱村转化和贫困农民增收,先后组织实施"千村万户帮扶工程"、"整村推进工程"、"草危房改造工程"、"脱贫攻坚工程"、"脱贫奔小康工程"等重点扶贫开发工程,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农民致富增收能力得到显著增强。2008~2013年,共投入各类扶贫资  相似文献   

20.
投资部不断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和产品,出色完成脱贫攻坚政治任务,社会效益显著。累计支持脱贫攻坚项目2122个,投资金额1117.11亿元,相关项目投资占基金投资总额近四分之一,基金直接投向具体项目,提高了扶贫靶向性,实现了精准扶贫的要求。一是积极响应"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基金重点支持领域,着重选择社会效益大、政府关注度高的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