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2月4日,首届中国大米品牌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发布了"2016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现场评选出了"中国十大好吃米饭"。五常大米、宁夏大米、遮放贡米等品牌榜上有名。首届中国大米品牌大会经农业部领导同意,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主管,由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共同主办,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优质稻米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推动经济社会平衡发展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到了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新时代。国家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将每年5月10日设为"中国品牌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质量兴农战略",农业部将今年确定为"农业质量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也十分重视农业品牌建设,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2018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湖南省  相似文献   

3.
五常打假     
正五常大米凭借独特的口感和醇厚的香气闻名全国,成为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最具代表性的地域品牌。然而,"天下大米乱五常",这让消费者对五常大米爱恨交加。如何保护好"五常大米""稻花香"等金字招牌,成为当地大米种植户和经营企业面对的一大难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1月8日发布消息称,《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将于3月1日起实施。该办法明确了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具体要求,明确食用农产品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必须提供产地证明。五常大米的品牌保护又多了一道利器。  相似文献   

4.
正本月初,农业部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会议,将2018年确定为"农业质量年",吹响了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号角,提出了生产标准化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产地环境净化、农业品牌提升、质量兴农科技支撑、生产经营主体能力提升等"八大行动",向全国农业系统发出了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质量革命是时代给出的"新课题"。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  相似文献   

5.
"泰国香米出福水,中国香米出五常",五常大米不仅非常好吃,还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据史记载,五常种植大米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清廷就盛传着慈禧"非黑龙江五常大米不吃"的说法,所以一直以来它都是朝廷的"贡米"。综合其独特的地理、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质等条件,应该说五常是全国最适合粳稻种植的主要地域,也是我国粳米最大产出市。  相似文献   

6.
正12月4日,首届中国大米品牌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粮食也要打出品牌"为主题,目的在于从大米品牌入手,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大宗粮食产品品牌建设,大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会长朱保成,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等领导出席了会议。会上,来自农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以及业内专家学者分别就大米产业品牌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精深加工等方面做了发言与交流,为大米品牌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新政     
正农业部出台《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2月13日,农业部出台《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意见》指出,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进农业尽快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要坚持质量第一,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要坚持效益优先,促进农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要坚持绿色导向,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要坚持市场导向,着力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2月6日,农业部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全国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工作会议,部署推进质量兴农重大行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出席会议并宣布"农业质量年"行动正式启动。韩长赋强调,实施"农业质量年"行动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兴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  相似文献   

9.
<正>品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农耕文明更是赋予了品牌持久的生命力。新时期,如何擦亮中国农业品牌,进一步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农业,让广大农民的腰包鼓起来?近年来,我国农业品牌创建热情高涨,各地政府强力务实推动,社会全体积极参与,一大批特色鲜明、质量过硬、信誉可靠的农业品牌脱颖而出,如五常大米、信阳毛尖、阳澄湖大闸蟹等等,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0.
洛川苹果、赣南脐橙、五常大米、阳澄湖大闸蟹……近年来,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特农产品品牌深受消费者喜爱。报告显示,我国已成为农业品牌大国,但离农业品牌强国仍有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11.
正走进五常市农业物联网服务中心,人们不禁为这里信息化的气息所吸引。这个投资3200万元、占地8000平方米的物联网服务中心,以云平台和四大服务体系为支撑,为五常大米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着全程的服务,助力五常大米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所谓四大服务体系是指水稻溯源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政务资源服务体系。五常"稻花香"大米享誉全国,但一度深受假冒产品的困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记者刘月姣毛绪强)9月20日,记者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交会"家乡的味道——我为品牌农产品代言"大型公益活动上获悉,平谷大桃等100个品牌被农交会组委会授予"2017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出席本次公益活动并讲话。他说,当前,我国已经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到了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新时代,品牌就是号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发展主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在今年2月召开的全国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工作会议上,农业部将2018年确定为"农业质量年",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在从上到下轰轰烈烈推进品  相似文献   

14.
正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在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大米品牌的建设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要实现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要实现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这一要求是对我国经济提出来的,对我们农业,对我们大米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正>叶兴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六个着力点第一,要让正确的市场信号起决定性作用。以降低价格扭曲程度、校正资源错配为方向,以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为原则,"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第二,要以农业补贴政策转型引领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将"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转型为"农业绿色发展补贴",体现向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聚焦、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向资源节约和环境  相似文献   

16.
<正>9月21日,由农业部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简称"农交会")在京开幕。据了解,本届农交会以"特色鲜明、生态优先、品牌创建、绿色发展"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展览展出面积3.1万平方米,参展团组49个,参展企业1600多家。来自美国、俄罗斯、意大利等46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家公司参展。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农业品牌推进年",本届农交会围绕农业品牌建设进行总体布局,展会现场铺设了长  相似文献   

17.
正农业产业化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是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期,笔者就如何加快推进江苏省东海县"东海大米"产业发展进程、打造产品品牌、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开展了调研,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一、"东海大米"产销现状东海县是闻名中外的"水晶之都",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是全国著名粮食生产大县、全国首批商品粮生  相似文献   

18.
<正>在农业部将2017年确定为农业品牌推进年后,为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农业部将于4月17日-18日,在河南郑州召开全国农业品牌推进大会。中国农业品牌发展论坛作为本次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承载着交流探讨中国农业品牌发展重点、实现路径和工作实践的重要任务。而在去年举办的2016中国品牌农业论坛上,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围绕加强大宗农产品品牌建设、推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年初,农业部印发了《农业部关于2017年农业品牌推进年工作的通知》,确定2017年为农业品牌推进年,开始全面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这既是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积极回应,也是对新时期农业供需矛盾调整后的主动适应,预示着我国品牌农业发展开始进入加速期。农业品牌化建设意义重大,既是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优势、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传统农业经营形式向现代农业经营形式转型;化学农业时代向有机农业时代转型的"三大转型"期。而这三种转型所构成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新常态是对当今我国数以亿计广大农民的严峻考验,同时也是推进农民转型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