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克鲁格曼开创的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是近三十年来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主流。众多的经济学家与克鲁格曼一起投入到了这些理论的建设中。本文以一个比较独特的视角,即通过比较克鲁格曼与其他学者的工作,指出了不同学者的学说之间的联系,梳理了近三十年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认为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贸易理论是近三十年来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中的核心理论,其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2.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从古典贸易理论到新古典贸易理论,再到新贸易理论。文章通过综述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有代表性的贸易理论,分析了贸易理论对于我国制定贸易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几年来,国际贸易理论领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基于古典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传统贸易理论已逐步让位于新贸易理论,拟从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和发展过程介绍了新国际贸易理论的政策主张和我国的国际贸易现状分析,探讨了新贸易理论对我国发展贸易政策改革的启示。指出发展中国家也有必要、并有可能结合自身条件和具体的市场结构特点,通过实施一定的"战略贸易政策",发挥各种类型的规模经济效益,以加速其本国产业结构升级与整体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对政府作用的重新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一、引言 本文所言的国际贸易新理论是指70年代后半期以后,西方经济学者提出的新的国际贸易学说。相对于在此以前的贸易学说,这些理论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克鲁格曼(P·krugman)为主要代表人物提出的“规模经济贸易新学说,二是以邓宁(Dunning,J·H)为主要代表人物提出的“新比较优势论”。这两种  相似文献   

5.
国际贸易理论历经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五个阶段,主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贸易动因、贸易结构和贸易结果。依据不同的假设,贸易理论对影响贸易的边界条件的解释各不相同,对贸易动因解释也不相同;贸易结构从行业间贸易、行业内贸易发展为企业间贸易,国际贸易正在向全球化下的企业分工演变;贸易结果是国际贸易得以持续展开的效果,生产力提升是最终的结果。基于三个基本问题,比较各种国际贸易理论,揭示各种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性,并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6.
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贸易理论是在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本文阐述了新贸易理论产生的原因和主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新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末,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创立了新贸易理论。针对该理论与传统的贸易理论及其实践的巨大差异,重点研究了新贸易理论体系的演变及其内涵。  相似文献   

8.
高宇 《商业研究》2011,(12):45-49
早期主要运用国际化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方法,对对外直接投资(FDI)进行研究。随着贸易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在一般均衡框架下不断发展,FDI理论也被纳入了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并将跨国公司加入到经典的H-O理论中对FDI进行分析。随着新贸易理论的发展,在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贸易模型下分析FDI,新新贸易理论的产生是与FDI理论的发展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9.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发展已有200多年历史,期间经过古典阶段、新古典阶段、新贸易理论阶段和新兴古典阶段,反映了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古典、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主要是揭示了互利性的产业间贸易问题;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现象,将贸易分工理论推进到新阶段;新兴古典贸易分工理论又将贸易分工理论推进到更高的发展阶段。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回归了斯密的分工专业化思想,是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易远宏 《价格月刊》2009,(12):43-46
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外贸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进出口额都大幅度下降,我国政府为了刺激外贸发展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克鲁格曼的新国际贸易理论为我国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探讨新国际贸易理论对解决我国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克鲁格曼经济思想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自由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保罗·克鲁格曼,因其在贸易模式上所做的分析工作和对经济活动的区位理论的贡献,被授予2008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实际上,克鲁格曼是位严谨而多产的经济学家,独立撰写和编著的书已超过16本,并有数百篇论文和专栏文章面世,其专业著作的内容主要涉及国际贸易及国际金融领域。在国际贸易领域,他建立了新贸易理论,揭示了规模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规律。在国际金融领域,他对汇率目标区理论和第一代、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均有贡献。此外,他也被认为是新经济地理学的开创者之一。  相似文献   

12.
马文  纪赟峰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4):129-130
20世纪末,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创立了新贸易理论。针对该理论与传统的贸易理论及其实践的巨大差异,重点研究了新贸易理论体系的演变及其内涵。  相似文献   

13.
浅析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新贸易理论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补充和升华,新贸易理论在比较优势原则无可辩驳的正确性的旗帜下,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成功地描述了当今国际贸易领域的各种现象,已成为当今社会认可的国际贸易理论,推动着各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海 《商业科技》2011,(11):18-18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新贸易理论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补充和升华,新贸易理论在比较优势原则无可辩驳的正确性的旗帜下,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成功地描述了当今国际贸易领域的各种现象,已成为当今社会认可的国际贸易理论,推动着各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是在不断放松和突破其假设前提条件下推进的。在传统的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都假定各国偏好相同,同时不存在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及交易效率差异以及偏好差异的存在没有被关注和研究。本文尝试着从新的视角入手,以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为研究对象,在既有李嘉图外生比较技术差异又有H-O外生比较禀赋差异的情况下,利用一国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通过相对价格高低的比较,分析了交易效率、偏好及相对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作用。得出的结论能为决策者多元化、多角度调控经济贸易政策,加强和完善贸易法规提供更广阔的理论空间。从改变交易效率、偏好结构的角度,拓宽制定方针政策的思路,制定有利于本国的贸易政策,可改善我国的外贸条件,进一步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和推动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克鲁格曼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贸易理论家之一,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他创建的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善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他的理论思想富于原始性,常常先于他人注意到重要的经济问题,然后建立起令人赞叹而简洁优雅的模型,等待其他后来者的进一步研究。他目前担任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咨询顾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获得克拉克经济学奖的第五人。2008年,克鲁格曼获得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末开始,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表现出若干新的特点。为了解释新的贸易现象,基于企业异质性和企业内贸易的第三代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出现并成为当前贸易理论研究最活跃的领域。本文简要回顾了第三代贸易理论的基本文献和最新发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新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和目前面临的问题。最后,对新新贸易理论的可能发展方向作了简单概括。  相似文献   

18.
<正> 产业间贸易理论是指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等强调国家的优势差异原因的贸易理论,而产业内贸易理论是指垄断竞争贸易模型等强调规模经济等原因的所谓新理论。两者构成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完整体系,均可以解释一定的经济贸易现实,并可以指导各类国家的贸易实践和政策制定,但两者在理论特点和政策建议等许多方面又有较大不同。加强对两类贸易理论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代国际贸易格局,把握国际贸易及其政策走势,指导中国对外经贸实践。  相似文献   

19.
新贸易理论述评——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主流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作为现代经济理论的专门分支始于亚当·斯密。他在其《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成本的概念,后经李嘉图修正,形成了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提示了互利贸易的基础以及贸易利益的来源。继而俄林在其《区域间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对此作出了解释,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即H—O模型)。这一理论指出: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在于各国资源禀赋的不同,并且对国际贸易的商品和要素模式作了确定性的结论。至此,奠定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两个层次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国际贸易理论在经过较长时间沉淀后,逐渐产生了一定变化,由古典转而向新古典,最终向现代贸易理论方向所转变,并随着不断发展而日趋完善,以顺应时代发展的脚步,符合国际贸易发展需求。所以,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思路及新趋向应予以充分探究,使其能够发挥最大程度的效用,以推动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本文以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思路探究为出发点,着重探讨国际贸易理论新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