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绿色金融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面临产品结构单一、发展积极性不高、风险管理不足等问题。随着数字技术逐渐运用到绿色金融领域,以数字化转型驱动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产品、运营、风控等方面的变革,可提升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质效,加速“双碳”目标实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正积极探索数字技术与绿色金融的融合,通过数字化产品、运营、风控与基建推动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从国内实践及成效来看,加强数据管理、利用核心技术、构建数据中台、建立组织架构和布局开放银行将是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同时,政府部门需加快建设与完善标准体系、数据市场、激励机制、基础设施等,推进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在农业生态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而作为新型金融模式的数字普惠金融,是打破农村金融困境的有效工具,已经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论文利用中国2011-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从金融约束缓解的视角,深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2011-2020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其分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各区域间的农业绿色发展差异较大;2.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程度最大;3.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金融约束推动农业绿色发展;4.从农业重要性角度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程度最大,且其在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中,均能通过缓解金融约束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从区域差异性角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程度,沿东部、中部向西部递减,且其均能通过缓解金融约束来促进东部和西部的农业绿色发展。为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型,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进程,论文提出完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市场、缩小区域“数字鸿沟”、增强数字普惠金融的农...  相似文献   

3.
石光乾 《金融与经济》2023,(9):17-25+37
随着ICO、大数据征信、量子计算、数字货币等新兴金融场景广泛应用,其所蕴含的技术应用风险加速助推金融监管数智化转型。然而,当前金融数字化转型面临着如何突破数字金融瓶颈、如何匹配技术金融场景应用、如何实现向数据决策型监管转变、如何应对“三流”集中演变风险等诸多新难题和新挑战。为防控新技术应用、新业务模式、新产品服务衍生的数字金融业态供给风险,应考察数字金融的发展和监管现状,明晰数字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在机理,革新“数智化”监管理念和范式,并结合业务转型的本质和具体要求,系统构建前瞻性、专业性和穿透性的数智化监管规则及其治理体系,以提升金融数字化监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和支持金融科技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为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带来重大机遇,金融科技作为信息技术手段,是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从金融科技助力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性出发,结合实践案例阐述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领域中的应用现状,深入分析当前金融科技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政策制度引导、系统平台搭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环境风险评估体系构建等多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金融科技作为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在支持绿色金融更加高效服务于实体经济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有利于金融机构更好、更高效、更安全地发展绿色金融业务。文章从助力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推动绿色金融产业发展、促进绿色信贷管理智能化等方面的案例梳理,全面分析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领域中的应用。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尝试与探索,金融科技在国内绿色金融领域运用的广度和深度正进一步拓展。为更好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建议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加强绿色信贷业务系统化、线上化,提升绿色金融智能管控;优化绿色识别认证,赋能绿色金融精准营销与智慧运营;借力金融科技手段,助力碳交易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向高质量方向发展,绿色金融在国家经济转型和生态文明战略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绿色金融体系基本形成,但仍以传统金融为主,其创新发展程度还远不能满足市场的融资需求。此时,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其所具有的分布式对等网络、密码学、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技术特征为绿色金融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为进一步探究区块链技术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文章在探讨区块链赋能绿色金融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明确区块链赋能绿色金融发展的路径,提出区块链赋能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对普惠金融的赋能极大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有效性、便捷性和延展性。绿色信贷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工具,其对绿色资金的配置及市场定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数字普惠金融能否推动绿色信贷发展,本文以建设银行为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至2021年的数据,首先通过DEA-Malmquist模型计算出全要素生产率(TFPCH)作为衡量建设银行绿色信贷效率指标,后通过熵值法构建建设银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作为普惠金融发展评价指标,最后以建设银行绿色信贷效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建设银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作为解释变量并加入控制变量,构建Tobit回归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建设银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对建设银行绿色信贷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数字普惠金融的大力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建设银行绿色信贷效率的提升,但影响程度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8.
绿色供应链金融是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供应链的有机融合,作为推动产业链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金融工具,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多省市为此开展绿色专项行动。目前我国绿色供应链金融存在精准识“绿”难、高效审“绿”难、持续测“绿”难、用心助“绿”难等痛点,而区块链技术可赋能绿色识别、绿色风险管理、绿色监测、绿色服务,解决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痛点。为了助推绿色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我国需要推进环境信用体系建设以优化绿色金融生态,建立区块链应用架构以提升服务效率,引入监管沙盒机制以提高监管科技水平,创新绿色供应链金融产品。另外,我国还需要构建“区块链+绿色供应链金融”标准化体系,建立绿色供应链金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区块链技术法律框架,同时,需要金融机构与区块链科技企业合作共建区块链平台为赋能绿色供应链金融铺路架桥。  相似文献   

9.
以绿色金融的外部性以及山东省区域经济的转型风险为切入点,对绿色金融的发展路径进行探索.研究表明,发展绿色金融的关键在于金融机构对环境资源的风险定价,这需要运用政策和市场力量推动社会和环境价值的提升,使金融机构有动力基于转型风险考量将社会和环境价值纳入决策.因此,应以科学的政策优化绿色金融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通过政策推动使转型风险显性化,以此提高金融机构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对社会和环境价值的认知,进而激发其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内生动力.对此,从构建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提高企业的转型风险显性化水平,依据环境的外部性程度分层推进绿色金融,加强对环境风险的识别、分析和管理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大潮之下,绿色金融作为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一大亮点,金融科技作为科技驱动的金融创新方式,二者的融合发展势必会成为下阶段的主流发展趋势。本文立足国内外绿色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从三个层面分析了金融科技助力绿色金融发展的必然性,针对目前绿色金融发展的痛点问题对金融科技助力构建绿色金融数字化体系进行了探究,归纳总结出绿色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并在实践经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点创新展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内蒙古煤炭及煤电行业发展现状对其转型情况及金融支持问题进行了探析。认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需更具激励性,碳减排支持工具应用应更具广泛性,关联财务公司需提升市场参与水平,要发挥好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作用,推动节能减排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同时提升金融服务分类化和广泛化,探索构建技术煤炭金融多元化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2.
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能否赋能绿色信贷发展,从而推动商业银行实现数字化绿色转型?本文创新性地从商业银行内部视角出发,基于2012—2021年22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利用文本挖掘法构建金融科技发展指数,探究金融科技对绿色信贷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调整信贷配置和降低信贷风险显著促进了绿色信贷的投放。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对绿色信贷投放的促进作用在规模小、资本充足率高的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商业银行应持续推进金融科技发展,以助力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以及“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论文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探讨数字人民币在绿色金融中的应用。数字人民币采用了最新金融科技技术,具有精准追踪资金流向、突破银行物理网点等特征,未来技术上若实现特定条件进行主体触发,数字人民币将对绿色金融资金流向控制、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探讨数字人民币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信用卡等方面的应用,针对数字人民币的立法尚待明确完善及技术风险、绿色金融运用场景不足、绿色金融规模不大等问题,提出未来应该加快数字人民币推广、拓展绿色金融运用场景、健全绿色金融政策支持框架、优化监管考核等建议,以发挥数字人民币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绿色金融项目由于周期长、收益低、风险大等特点面临融资难的问题。PPP模式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能有效解决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融资难的困境。本文梳理了绿色金融的内涵,分析了绿色金融的现状和问题,根据PPP模式下绿色金融的相关研究提出相应发展路径,认为PPP模式是发展绿色金融的创新之举,构建以PPP模式为基础的绿色金融体系将是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5.
数字金融与碳排放存在着明显的耦合关系,碳排放影响数字金融的转型、发展,而数字金融也影响城市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因此,必须正确认识数字金融发展对城市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影响,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助力城市经济踏上低碳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抚州市上市企业2011-2020年的绿色专利数据,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抚州市地区的数字金融发展有利于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其中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对其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数字化程度次之,覆盖广度影响最小;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程度指数对绿色发明专利有着显著影响,而对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的影响不大。建议通过提升数字金融深度,加快抚州市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实现“弯道超车”。  相似文献   

17.
李志青  胡时霖 《新金融》2023,(12):33-38+57
全球面临气候危机挑战的背景下,以纽约和伦敦等为代表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积极采取行动,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支持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作为中国重要的国际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贯彻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积极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本文通过构建绿色金融评估指标体系,对标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对上海提升绿色金融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对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包括打造有一定创新和推广价值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评价激励机制,大力发展转型金融、生物多样性金融、气候投融资等绿色金融重点领域等。  相似文献   

18.
“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对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绿色金融数字化发展面临的现状与痛点出发,思考推动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对策,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基于浙商银行善本金融背景角度,给出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数字化实践的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构建了一个金融数字化转型的“三维分析框架”——主体维度金融机构、客户和数字科技公司的合作联动,要素维度用户、产品和场景的创新升级,运行维度业务、资金和数据的实施交互,并具体分析了数字化转型下金融业务运行模式的演变。在数字科技公司的参与下,金融数字化转型改变了金融服务运行模式中业务流、资金流、数据流的交互模式。在数字科技公司主导的金融数字化模式下,金融服务的业务流、资金流和数据流出现了向拥有客户、数据、技术优势的数字科技公司和少量大型金融机构集中的趋势;随着“金融的归金融,科技的归科技,数据的归征信”监管框架的确立,这种集中式的数字化运行模式正在向金融机构和数字科技公司“分流交互”的模式转变。未来,在新的“分流交互”运行模式下,金融机构将专注于采用数字化的方式实现金融业务的高效经营管理,而数字科技公司则将专注于通过为金融机构提供数字技术、数据治理等手段和方案参与金融数字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双碳”战略的持续部署,金融支持“双碳”目标也在持续推进,并围绕着新政策、新领域、新实践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新政策,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成金融支持“双碳”目标的“双支柱”。做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是未来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政策重点之一,G20转型金融框架为中国转型金融政策体系构建提供指引。二是新领域,推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发展理念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推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或能为二者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创新空间。三是新实践,金融机构“净零”从承诺到实施。全球范围内作出“净零”承诺的金融机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而金融机构“净零”目标如何从承诺走向科学碳目标的设定、实施、核算与披露日益受到关注,其中碳核算与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