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金融是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金融创新,具有公益性、专业性、国家干预性以及跨部门和跨行业性。健全的碳金融监管体制对于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以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碳金融尚处于以碳排放权交易为主的起步阶段,监管存在以下问题:监管主体关系不顺且职能配置不合理,容易造成“过度规制”或者“规制不足”等政府失灵现象;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情况看,由于静态权力结构配置不合理导致的体制性障碍普遍存在,尤其是信息收集、监管执法、技术标准、第三方核查等问题巫待解决;碳排放权交易的监管没有上升到金融层面,分散型规制难以适应矫正碳金融市场失灵的制度需求。我国碳金融监管体制的设计宜采取专门监管与协同监管相结合的模式,构建融政府、市场和社会于一体的多元共治体系。  相似文献   

2.
金虎斌  王璐 《征信》2023,(12):79-86
金融科技的跨界特征对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在制度上与技术上提出了双重挑战。提出金融科技风险“双螺旋”生成机理,廓清了金融科技风险沿着“行业+区域”进行传导的双重路径,从而锁定了金融科技风险高发的地方性非传统金融领域。双层监管框架下,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监管博弈,是导致金融科技风险和政府监管失灵的制度性缺陷。“一行一局一会”的新监管格局下,监管制度的横向安排更加完善,但在纵向安排上还必须加强中央与地方在监管主体、监管目标、监管模式与监管方法上的多重协调,才能真正弥补监管漏洞,构建“四位一体”的协同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利率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但我国利率市场化风险监管法律制度尚未完善,具体表现为监管法律缺失、监管主体不明、监管方式落后等。总结国外成功的经验与教训,可以得出利率市场化的成功必须要建立充分的法律保障制度、不断完善风险监管制度以及注重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因此我国在完善利率市场化风险监管法律制度时,应该树立风险监管新的理念、明确监管主体、改革监管方式,以保障利率市场化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4.
我国碳金融发展的障碍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低碳经济和碳金融是我国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碳金融市场虽然起步晚、层次低,但发展潜力巨大。在强大的国际压力面前,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低碳经济和碳金融的艰巨性、重要性和复杂性,构建起符合我国碳市场及碳金融发展特色的法律制度,在支持和鼓励创新的同时,加强政策引导和法律监管,使我国的碳市场和碳金融将来能够在世界相关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信息化等多角度的切入和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银行业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给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提出了挑战.怎样科学加强银行监管,笔者认为,既要明确监管职责,确保监管法律地位,完善银行体制,健全监管制度,又要制订激励机制,刺激银行业自身审判风险管理,加强内控机制监管,建立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6.
吕明星 《海南金融》2022,(12):37-41
碳市场是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的产物,反映了政府管制与市场调节的双重力量。为对冲碳市场风险、活跃交易量、发挥碳市场的定价功能,需充分利用碳金融这一工具,碳金融作为实现低碳发展的金融手段之一,受到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研究人员的重视。欧盟的碳金融监管体系涉及政府职能的发挥、法律制度的保障以及监管机构的具体规定等,对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2008年美国次债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金融形势愈加复杂,金融危机此起彼伏,金融市场风险凸显,严重地影响了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给全球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多学者将其归咎于政府对金融市场监管不力。为此,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完善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各国的共识。本文拟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监管的法律法规、监管效率、监管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风险防范以及金融创新等六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为促进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严嘉欢 《浙江金融》2022,(11):42-50
伴随绿色金融以及碳债券的发展,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碳债券的持续性监管。碳债券产品法律监管现存三大方面的问题:绿色碳债券认定标准不太统一、信息披露制度存在不足、第三方评估制度尚待完善。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应当完善碳债券的法律监管路径,通过统一绿色碳债券的认定标准、细化碳债券的信息披露制度、强化碳债券的第三方评估制度这三方面的改革,将碳债券的减碳效应落到实处,助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民间金融市场需要法治化治理,研究民间金融市场法治治理逻辑,构建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是依法治市的必然命题。民间金融市场法律制度包括民间金融市场主体法律制度、民间金融市场行为法律制度、民间金融市场监管法律制度、民间金融市场信用体系法律制度以及民间金融风险防范法律制度五个方面。相应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在于应用合格主体的备案制度对民间金融市场主体设定准入标准;分别针对民间金融的债、股、合伙及类信托法律行为设计相应制度;明确地方政府主管民间金融的职能和监管制度,建立协调监管机制;充分发挥现有信用数据资源与信用评级机构的积极作用,构建民间金融信用体系;借助刑法规制和司法能动性防范与化解民间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0.
金融期货业务将给我国的证券公司监管带来挑战。本文建议采取以下监管对策:严把准入门槛,包括主体准入、产品准入;强化风险管理与控制,包括出台风险管理指导性文件、完善风控指标体系、重视防范法律风险、建立金融期货业务信息披露制度、做好风险处置的制度设计;完善监管架构和协作机制,包括尝试成立“金融期货业务监管专门小组”、更加重视跨市场联动监管、进一步发挥证券业协会协作监管作用、积极加入国际协调监管。  相似文献   

11.
“双碳”目标的提出推动碳交易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资源的分配进一步加剧碳交易市场的潜在风险,因此,构建完善的碳市场监管体系十分必要。自律监管模式发挥着政府监管模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注重发挥行业本身优势,强调简政放权,放松行政管制,释放金融自由,是对政府监管死角与漏洞的重要补充。当前,我国碳市场自律监管模式存在法律依据位阶低,自律监管模式定位不清晰,监管模式相关制度规则不健全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建议通过构建专门性法律规制体系,厘清政府监管与市场自律的界限,健全行业自律监管模式程序性建设以及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等完善碳市场交易体系,为中国碳市场行业自律监管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技术革命和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的促进和推动,世界金融业呈现出由分业走向混业的趋势,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种有效的综合性金融组织形式而被广泛运用。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下,我国“十一五”规划第一次明确提出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开始探索金融混业经营与监管模式。本文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和潜在风险,并对我国现有监管结构下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融经济中的风险主要发生在金融市场的运作中,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金融市场的主体和观念都发生了变化,经济活动变得复杂,这就促进了金融市场中全新运营监管制度的出现。对于金融市场监管制度中的模式、内容、监管目的等都要进行改革创新,从而适应经济发展浪潮。本文研究了金融全球化下的金融市场监管制度,为金融市场的运营稳定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立碳金融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构建碳金融市场体系、碳金融服务体系和碳金融监管体系,鼓励个人、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投融资活动,这就需要积极从碳金融市场发展步骤、发展动力、发展环境、微观主体以及风险规制等方面探索碳金融市场发展的战略路径及具体实施机制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我国的金融机构将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也将面临重大压力。在我国现有监管能力的基础上,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最佳模式。众多金融控股公司不断涌现,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控股公司所带来的风险与对监管制度的突破,要求我们在分业体制下尽快完善目前的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16.
当前金融海啸的实质是美元泡沫的破灭,未来全球货币将进入一个相当漫长的汇率平衡过程,作为日益崛起的新兴市场国家,人民币具有国际化的内在迫切性。而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前提就是建立我国完善的离岸金融市场。但离岸金融市场所蕴含的风险因素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动荡和危机,因此,如何对离岸金融市场加强监管,避免其风险的发生就成为目前亟需研究的问题。文章从构建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战略意义入手,在分析离岸金融市场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离岸金融市场法律监管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真 《海南金融》2014,(4):76-81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金融交易结构,代表了金融民主化和普惠金融的趋势。应当把互联网金融作为践行创新性金融监管理念的试验田,探索未来“新金融”监管的范式。互联网金融的有效监管必须具有翔实的微观基础,如厘清其体系边界、业态模式以及内生性的风险等。重塑法律监管原则与逻辑,通过提供有效法律供给、完善征信体系、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充分协调和发挥各监管主体的监管职能是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由此产生的金融风险以及监管滞后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如何兼顾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成为各国金融监管面临的共同难题.作为全球金融科技领域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于2016年5月首创“监管沙箱”政策,旨在为金融科技创新提供安全的“监管实验区”.在分析“监管沙箱”的运作机制和积极作用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监管沙箱”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借鉴意义,提出应通过建立“沙箱”测试机制、实行创新产品干预、营造公平竞争的监管环境等措施,实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更好地促进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 对于入世后受冲击最强烈的金融业来说,最大的考验并不是作为金融市场主体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而是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水平和监管的有效度.所谓金融监管,是指金融主管机关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力,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运营情况实施监督和管理,以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保障金融体系安全、健康、高效运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机构依法经营、监管当局依法监管是确保金融体系稳定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杨亭 《时代金融》2012,(24):129-130
金融是一国经济的核心,完善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稳定一国金融市场秩序的前提。目前,中国金融分业监管的法律制度日益受到WTO相关机制的挑战,面临着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的冲击,建立适应客观需求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对中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目前分业监管法律制度下的局限性,并特别针对当前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提出了构建中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