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觉醒,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原有的居住社区,生态居住社区日益受到关注.生态社区作为城市居住社区最理想的形态,是一个高效、和谐并日益完善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本文论述了生态居住社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成都市生态城市建设和生态居住社区规划的必要性以及成都市生态居住社区规划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的社区商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居住区商业建筑有了较大的改变.但由于缺乏经验和未进行系统科学的总结研究,住宅小区房建工程在商业规模控制、投资控制、建筑整体形象及建设标准等方面均缺乏统一的规范指导,影响了社区商业的整体建设与发展.本文旨在探讨居住社区商业建筑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当代城市家园"社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简要阐述,试图揭示当前社区景观环境的误区,探讨社区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一些值得大家深思与进一步研讨的问题--人们理想的社区环境是将自然的景观引入居住环境,让人们在一个"都市山林"中留恋,还是突出硬质景观与人工化的环境;植物造景是以自然群落式的复合式生态配置为宜,还是单纯追求视觉的冲击力,将植物修剪成色带、色块.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民居从原始社会的穴居、巢居发展至今,建筑中蕴含的生态思想一直的延续了下来.通过分析传统民居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生态观念,目的是希望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运用到现代居住建筑中去,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并发展我国现代居住建筑生态设计.  相似文献   

5.
以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沟境内的珞巴族作为研究对象,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人文生态学的实地调查方法相联系,研究分析了珞巴族生态适应性。主要以珞巴族村落的选址与民族建筑的生态适应性为研究对象,分析珞巴族族群的生存方式和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族群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机理;叙述了珞巴族村落的选址及民族建筑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社区变迁:基于城市规划的透视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文云 《经济地理》2006,26(2):233-236
社区变迁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必须面对的城市问题。推动积极的社区变迁,实现有效的社区融合,是统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对城市社区变迁的原因、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规划的技术和方法,针对城市社区变迁反映出来的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城市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草根”组织积极参与苏南地区农民集中居住社区的社区治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在提供社区服务、维护社区秩序、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维护居民利益、满足居民独特的需求等方面。但是也面临不少难题,如服务技能较为低下、可持续性难以保障、组织类型较为单一、组织运作不规范等。为此,需要从加强组织培训、丰富组织类型、扶持组织发展、加强组织建设等维度着手,进一步发挥“草根”组织在苏南地区农民集中居住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晓青  梁敏 《经济师》2006,(12):271-272
根据生态经济的核心问题和赣州市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赣州发展生态经济的比较优势,指出为实现赣州成为“最适于居住”之地的设想,赣州开展生态经济建设的几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人生命的几十年中,有80%的时间呆在室内.如何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充分体现了现代设计理念,即提高居住空间的舒适性;使室内设计室外化;体现设计的个性化;注重设计的环保性.本文从社区规划、建筑细部以及社区人性化设计方面阐述人性化居住社区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一种良性发展可持续的并且科学的、自觉的文明形态。有效的社区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社区参与能够在环境教育、垃圾分类回收、低碳出行和能源节约、环境美化和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做出努力,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做好乡、村集中居住的规划很重要。在静态的行政村基础上规划居住集中区是不妥的,应当顺应农村劳动力的流向,以县域为平台,构建以县(市)、乡(镇)为重点的县(市)、乡(镇)、村三级居住集中区体系。与城市的发展使其规模不断扩大相反,行政村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或者会使其居住集中区的规模缩小或者会使其分布的点减少,所以,要以动态的、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对乡(镇)、村居住集中区的规模和布局,做出基本预期。可以用方格图法对镇、村集中区的布局进行规划。  相似文献   

12.
倪晔  周志清 《当代经济》2007,(7X):42-43
社区是社会整合的主要载体和基础工程,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社区规划。文章阐述了中国社区规划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意义,对当前社区规划进行了问题探源,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规划理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试以社区和谐发展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社区生态旅游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鄂西地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伴随着构建"两型社会"和发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机遇的出现,利用突出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社区生态旅游就成为寻求鄂西跨越发展的突破口。总结了社区生态旅游发展实践的基本模式,对鄂西圈导入发展社区生态旅游做了相关分析,提出了鄂西圈社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文章提出两型社区内涵,并在生态文明视域下进一步提出两型社区建设体系、理论逻辑框架以及两型社区物理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策略.提出两型社区的物理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制度环境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重要保障,人文环境是两型社区建设的最终归宿,其最终目标是培育社区居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论住宅需求,居住选址与居住分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德斌  崔裴 《经济地理》1996,16(1):82-90
  相似文献   

16.
论住宅需求,居住选址与居住分异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杜德斌  崔裴 《经济地理》1996,16(1):82-90
本文从居住区位的需求出发,分析影响居住选址的社会经济因素和城市居住分异的基本规律。根据我国城市社会结构分化的现状和趋势,将我国城市住户划分为工薪家庭、高收入家庭、单身和夫妻家庭、"空巢"家庭和"外来人口"五种类型,分析预测各类住户居住选址的基本倾向。最后以深圳蛇口工业区为例,剖析我国城市中正在出现和即将出现的居住空间分异现象。  相似文献   

17.
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旅游资源的重要载体和旅游开发的核心利益主体,其参与旅游发展的态度及参与程度不仅关系到社区居民自身的利益,对提高旅游者旅游质量、开拓旅游市场、保护旅游资源和促进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等也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吉林省西部旅游景点集中的向海村和莫莫格村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吉林省西部生态脆弱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感知、意愿及参与现状,结合国内外社区参与旅游的实践探究,对如何促进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居民参与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居住环境设计的思考与研究,强调了设计中以人为本和营造场所精神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化进程中,居住空间分化是难以避免的社会与地理现象。当前我国居住空间分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居住空间分化对社区交往行动与社区建设有怎样的影响?居住空间如何优化?本文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加以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7,(5)
文章在分析老年人养老居住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养老模式的研究以及对中国国情的具体分析,将多种养老居住模式进行比较,从积极老龄化视角出发,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居家养老+社区照料的社区养老居住模式,以及完善新型社区养老模式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