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10月国务院批准上海、浙江、广东和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后,11月15日上海市财政局发行的总额为71亿元人民币的地方债开始招标。之后,广东、浙江也先后分别招标发行总额为69亿元、67亿元的地方债。  相似文献   

2.
资讯     
国家代发地方债青睐西部日前,由财政部代发的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的分配方案已基本确定,其中,新疆成为全国第一批第一家发行地方债券的省区,发行规模为55亿元(一期30亿元)。受汶川大地震影响的四川省获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80亿元,占全国地方债总额的9%,规模居全国首位。据悉,在地方政府债券的分配上,相  相似文献   

3.
目前,由财政部代发的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的分配方案已基本确定,其中,新疆成为全国第一批第一家发行地方债券的省区,发行规模为55亿元(一期30亿元)。受汶川大地震影响的四川省获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80亿元,占全国地方债总额的9%,规模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4.
土地出让金收入大降,业内忧地方债危机爆发规范财政管理体制才能防控地方债风险今年,地方政府发债额度达到4000亿元,并有10个省市开始试点"自发自还"地方债,总规模为1092亿元。所谓自发自还,是指试点地区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本地区政府债券发行、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自发自还地方债的规模仅占全年地方债发行规模的27%。虽然占比不大,但是"当家才知柴米贵","自发自还"发债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2000亿元地方债曾经是地方政府争夺资金渠道的重中之重,这一缓解地方政府融资的"灵丹妙药"却在上市之后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自财政部3月17日确定将代地方发行2000亿元的债券之后,4月伊始,地方债就以强大的阵容席卷而来。从新疆、安徽、河南、四川、重庆到辽宁、天津、山东、江苏,再到吉林、青岛、湖北、青海,截至目前已有13个省市发行地方债,然而,它们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赢来一片利好之声,反而遭遇了出人意料的冷遇。先是首期发行的地方债——新疆债上市首日即遭遇跌破发行价之后,第二只登陆交易所债市的安徽债更是出现了零成交量的"雷人"表现,而此后的数只地方债也均表现不佳。曾经被有关监管部门视为2009年我国债券市场"重头戏"的地方债券纷纷陷入窘境,这不禁让人开始对地方债发行的目的——为地方政府扩大融资渠道表示深深的质疑。有专家表示,目前看来,处境尴尬的地方债很难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利器。  相似文献   

6.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地方投融资平台数量急剧增加。各地方政府通过搭建投融资平台举债,包括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企业债等。近几年地方政府举借债务规模迅速膨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加速累积。截至2010年底,我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万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6.7万亿元,占62.62%;负有担保责任的2.3万亿元,占21.80%。据万得数据,2007年9月23日至2013年4月23日,我国债券发行总额46万亿元,其中,发行94只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总额8500亿元;发行1299只企业债,发行总额19457亿元;发行2064只中期票据,发行总额37714{L元;发行3128只企业债,发行总额48474亿元(见表)。  相似文献   

7.
张平 《首都经济》2011,(12):20-21
以牺牲商业银行利益为代价发行地方债,无助于地方政府融资向市场化、可持续的模式转型,背离了地方债试点的初衷截至11月21日,已有上海、广东和浙江三省市地方债完成了招标,深圳市的22亿元地方债也将在11月28日推出。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已成功发行地方债的沪粤浙三地,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5月,财政部发布《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办法》,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经国务院批准,2014年上海、广东、山东、北京、宁夏、青岛等10省市获得试点资格。6月24日广东率先发行自发自还的地方债(下称"广东债"),共计发行148亿元人民币。7月11日紧随其后的山东也发行了自发自还的地方债(下称"山东债"),共计137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9.
中央政府出台4万亿元规模的经济刺激方案以后,地方政府的资金来源一直困扰地方政府。据悉,而额度达到2000亿元的地方债将在近期获批启动。有机构预测,中央代发的地方债与中央债共同规模将达8500亿元。两者共同作用之后,估计2009年财政刺激将达到GDP的1%左右。  相似文献   

10.
2009年,金融危机尚未见底,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扩大内需,为此,安排中央财政赤字7500亿元。并且,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发行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在即,以此来满足中央投资项目和地方项目建设的资金需要。地方债破冰,是当前我国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1.
财政部批准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自行发债是指试点省(市)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发行本省(市)政府债券的发债机制。上海市政府发行的71亿地方政府债券在11月15日完成招标后,于11月16日开始发行并计息。继上海之后,广东省和浙江省将跟进,分别于11月18日和21日招标发行总额69亿元和67亿元地方政  相似文献   

12.
马金华  符旺 《浙江经济》2014,(12):50-51
"地方债"即发债主体为地方政府的债务,其债务人是地方政府,是地方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有效形式,其实现的收入由地方政府自主安排。我国在2011年启动了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试点,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四地成为首批试点地方。浙江省先后分两期共发行67亿元的地方公债,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健康运行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1月15日,作为国务院批准首批试点省市之一的上海市招标发行了71亿元人民币地方债,标志着我国地方政府自行发债首次开闸。财政部此前专门下发了《关于印发〈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的通知》,为我国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提供了制度层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徐博 《北方经济》2012,(4):14-16
地方债的发行是以财政分权为基本前提的,伴随着我国地方债的发行及发达国家地方债务危机问题的出现,如何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加强地方债的管理值得思索。由于中央与地方、地方政府与企业间的财政关系,在各类财政资金运用过程中,明确的地方债角色定位是地方债管好、用好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15.
出路探求     
近期,新华社公布了一些中国经济学家关于政府性债务的分析调查,63%的经济学家认为,地方债是当前经济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地方政府如何还地方债?地方债的出路在何方?据光大证券等金融机构测算,今年下半年,大约1270亿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到期,是2000年以来最高。明年到期的债务达2088亿元,比今年增加10%。数千亿的债务进入偿债高峰期,地方政府怎么还?  相似文献   

16.
日本地方债发行数量巨大,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高,已经成为地方债依存比重最高的发达国家。由地方债许可制、地方财政计划以及财政再建团体制度构建起来的日本地方债制度是一种由国家主导的债务运行模式。其显著特点是地方债的资金来源结构严重依赖政府资金,通过政府交付税来确保地方债本利偿还财源,从而保证了债务的安全性,降低了债务风险,成为一种成本较低的融资方式。但也因此加重了中央政府的财政负担,弱化了监督动因,从而使日本地方债陷入"预算软弱约束"之中。其改革方向和总体趋势是市场化,在增强地方自立的背景下,建立与地方财政力相适应的举债制度,以提高地方财政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7.
当地方政府在现行体制下难以通过税收权等权利来获得提供公共产品的资金时,就应当赋予其必要的举债权不久前,酝酿多时的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终见眉目。经国家批准,浙江省2011年将试点自行发行80亿元地方债(其中计划单列市宁波13亿元),全额用于市县。根据财政部的规定,浙江省地方政府债券3年期和5年期各占全年债券规模的50%。企业和个人取得的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2011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用于新上项目。  相似文献   

18.
自2009年地方政府被允许组建融资平台发行城投债以来,城投债作为地方政府融资的手段曾经红极一时。高峰时期,2013年6月,全国以城投债为主要形式的地方政府债务达17.89万亿元。2014年8月,预算法修订赋予了省级政府发债的权利,并进行限额管理。2017年5月,地方政府债券余额首次超过国债,成为我国债市第一大品种。截至2021年12月19日,地方债存续总规模达到30.27万亿元。  相似文献   

19.
七问地方债     
目前地方债究竟有多少?审计地方债都审计什么?谁是地方债的债主?地方政府怎么花地方债务资金?地方发行债券合法吗?国家怎么管理地方债?提问一何谓地方债什么是地方债?2011年国务院曾下文,明确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概念和范围。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其他相关债务。  相似文献   

20.
本地·经济     
《首都经济》2011,(7):11-12
本市2011年安排地方债券54亿元 日前,市财政局局长杨晓超向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本市2011年地方政府债券预算安排时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代理发行的2011年北京市地方政府债券规模为54亿元。据介绍,这批债券分三年和五年期限两种,分别为27亿元。债券由财政部直接向金融机构发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