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家煤炭应急储备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实行,意味着我国电煤供需进入了国家应急管理的新时期。文章根据省级煤炭储备机制的重要地位,阐述了省级煤炭储备建设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强调必须加强煤炭储备的省际与国际间协作。  相似文献   

2.
我国煤炭储备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本着"政府统筹,共建共赢"的理念,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以煤炭现货应急为重点、以煤炭供应链管理为举措的国家三级煤炭应急储备体系;通过日常高效型的煤炭供应链管理,以动态、柔性的煤炭供应链网络积极防范可能突发的煤炭需求,以局部供应链快速应对局部地区突发的煤炭需求而降低突发事件的影响程度;从而创造性地建设国家煤炭能源应急储备体系和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从建立煤炭企业国家应急储备及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客观现实出发,结合同煤集团的历史现状,分析论述了建立国家煤炭应急储备体系的六个优势,即核心、规模、品牌、运输、营销和合作六个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国际上有三种常见的应急石油储备模式,即政府储备、企业储备和机构储备.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其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石油储备模式.目前北京市成品油对外依存度高、政府调控能力弱、供应保障体系脆弱,受国际油价、国内供需、运输环节和突发事件等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较大.鉴于此,对北京市建立成品油储备运行机制提出如下思路和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实施政府实物储存或政府主导的企业合作模式;建立成品油产业发展储备基金;建立节能和成品油替代机制;选择成品油储备"租让"合作机制作为短期应急储备模式;以成品油多元供应和竞标采购机制作为未来规划措施的备选.  相似文献   

5.
德国《原油和石油产品储备法》通过对石油储备联盟的机构性质、组织结构及财务原则做出详细规定,建立了由石油储备联盟集中负责义务储备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权责划分明确;规定了义务储备量的具体计算方法,对义务储备的储存、转让、释放等提出了要求,可操作性强;规定了监督、申报、检查等管理方式和具体的执行方法,明确了其中各级组织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强调联邦政府的监管.从历次《储备法》修订内容来看,德国石油储备体系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储备责任主体由分散趋于集中,政府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强,石油储备管理的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与欧盟、国际能源署(IEA)及其成员国间的协同加强.  相似文献   

6.
日前,由国家能源局委托制订的《煤炭法规体系架构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布,煤炭资源储备管理办法赫然在列。按照规划,该项立法预期在2008年~2015年期间完成,主要内容包括煤炭资源储备的原则、储备主体、储备动用程序、储备监督检查等。  相似文献   

7.
建立地方成品油应急储备可以有效缓解成品油供需区域性矛盾带来的地方供给压力,降低因突发事件带来的地方成品油供应中断风险,有效弥补中央储备在应对地方成品油供应中断时的不足.我国当前地方成品油应急储备的建设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立地方成品油应急储备缺乏法律依据;二是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地方成品油储备的财政压力较大;三是国家储备与地方储备不能高效结合.建议:1)推动石油储备立法,建立中央、地方、企业联动的成品油应急储备体系;2)加强数据采集,科学确定地方储备的油品品种和规模,降低储备贬值的风险;3)发挥国家储备对地方发展的稳定作用,确保国家储备的最低库存量,同时允许地方政府和央企以入股的方式参与成品油应急储备,且享有一定的轮换、动用自主权.  相似文献   

8.
战略物资需要建立有效的国家储备体系。国际能源消费大国为了国家能源安全需建有较为完备的能源储备体系,我国建立以石油为中心的能源储备体系是必要的,但不足以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格局和煤炭产运销的固有特性要求,我国应尽快建立卓有成效的煤炭能源安全储备体系,这已成多方共识并在部分地方政府中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煤炭储备的发展现状及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虚拟煤炭储备和煤炭储备的异同,指出了虚拟煤炭储备在开采时机、环境保护、丰富衍生品市场和走向国际市场等方面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资讯     
正国家发改委:煤炭物流规划发布力推煤炭供应链整合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发布了《煤炭物流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首部煤炭物流专项规划,规划期为2013年至2020年。《规划》提出了"完善煤炭物流通道;健全煤炭储备体系;培育大型煤炭物流企业;完善煤炭市场体系;推广应用先进物流技术;推进煤炭物流国际合作"等六项主要任务,并计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物流网  相似文献   

11.
我国煤炭储备基地建设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我国建立煤炭储备基地的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我国各地煤炭储备体系建设的现状以及煤炭生产、消费的具体情况,探讨了铁路运输条件、储备基地布局、基地储备规模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建立完善合理的煤炭储备基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近日,我国《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出炉,以应对石油天然气供应中断等为核心,我国将建立完善的能源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除政府石油储备外,将适时建立企业义务储备,鼓励发展商业石油储备。  相似文献   

13.
电力应急物资联合储备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地分析了电力应急物资的特点、储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电力应急物资管理的复杂性、储备资金占用较大以及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建立电力应急物资联合储备管理系统的设想,并系统地阐述了联合储备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运作方式和流程,指出当出现突发性电力事故而局部短时应急物资储备不足时,联合储备管理系统的启动可以提升突发事故应急处理的质量和效率,缩小事故范围,加快恢复速度,节约应急成本。  相似文献   

14.
国家能源集团作为我国最大的能源企业,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是落实政府煤炭储备能力的主要建设单位。在分析与梳理我国煤炭储备体系建设必要性、发展历程、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从彰显企业责任担当、筑牢能源供给坚固防线、促进各产业高质量发展3个方面分析了集团承担政府煤炭储备能力建设的必要性,从资源保障、运力支撑、技术管理和市场消纳4个方面总结了承担政府煤炭储备任务的优势。提出以资源端强优势、运输端提效能、消费端疏痛点为原则,在煤炭主产地、中转地、消费地逐级布局政府煤炭储备基地,实现集团产业发展与政府煤炭储备互补、互融、互促。  相似文献   

15.
新冠疫情爆发,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国能源结构变革步伐加快,煤炭产运需格局深度调整,煤炭储备体系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能源总体安全及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通过梳理我国煤炭储备的建设历程,分析现行煤炭储备体系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从增加煤炭储备规模、优化煤炭储备布局、提升监测预警能力与完善应急管理制度4个方面提出形成我国多元化煤炭储备体系的可行性意见,以充分发挥煤炭储备平衡市场供需、平抑价格波动、保障应急供应等全面有效防控风险的多元功能,为我国能源总体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煤炭储备支撑。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石油储备、粮食储备体系的建立.作为我国能源消费主体的煤炭储备已提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基于供应链管理,实施全球化资源整合,满足客户的独特价值,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立足于煤炭供应链管理模式,探索建设国家煤炭储备体系之策。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煤炭行业的资源管理创新,包括煤炭风险勘探、虚拟煤炭储备、我国资源与国际资源链接性等创新性初探。并提出了对煤炭矿业资源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欧盟石油储备体系具有组织形式多样化、储备义务以国内石油消费量为基础、储备品种以成品油为主等特点。40多年的实践表明,欧盟石油储备体系在储备油有效性、应急动用、管理等方面存在隐患与不足。为此,欧盟对其石油储备体系进行了全面改革,主要内容包括:采用与IEA(国际能源机构)一致的储备义务,加强政府对石油储备的控制能力,强化监督与统计报告制度,提高欧盟全局组织协调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煤炭储备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着手建设基于煤炭供应链管理的国家煤炭储备体系,并从土地、资金、税收和铁路运力优先配置等方面对国家煤炭储备体系建设给予扶持,既要鼓励大型燃煤电厂加入,也要引导重点产煤区的大型煤炭综合物流园区对接国家煤炭储备的煤炭供应链管理网络,还要疏导煤炭流通环节,从而为国家煤炭储备单位实施煤炭供应链管理战略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建立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势在必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90年代以来,国内石油市场屡屡遭受国际石油市场的冲击,1998年国际油价暴跌更使我国石油石化企业蒙受巨大损失。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至今尚未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缺乏自我调控和抗风险能力。随着今后我国进口石油的增加,建立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将对调控国内石油市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应利用国际油价将持续走低及国内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契机,尽快将建立我国战略石油储备提到国家规划的议事日程上来。在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步骤上,应动员多方力量作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制定石油储备法,依法建立和管理石油储备;确定石油储备的目标及分阶段实施方案;选择经济、安全的储备方式和合理的储备布局;以建立价格调节性储备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国家战略储备。在储备类型和资金来源上,应两条腿走路,国家储备和民间储备相结合。在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上,可由储备公司代国家行使储备管理的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