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中国1978-2003年年度产业结构系数与全社会总就业人数以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与第一、第二产业的就业状况具有协整关系,但与第三产业的就业状况不存在协整关系.在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产业结构系数与第一、第二产业的误差修正模型,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而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区域金融发展的支持。文章运用VAR模型,对1980—2013年陕西省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关系进行了Jonsen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陕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和金融发展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反映出陕西省金融发展对本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陕西省的金融发展对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作用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没有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形成良性的双向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3.
现代经济增长本质是产业结构变动的结果,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有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本文利用山东省1978年至2006年时间序列经济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我们以1994年至2009年我国资本市场筹资额、产业增加值等为样本,通过协整检验和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检验我国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市场筹资率和产业结构升级率存在(1,1)阶协整关系,意味着资本市场筹资率和产业结构升级率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灰色关联分析法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融资额与产业结构升级度的关联度最高,债券市场次之,银行中长期贷款市场最低,这说明以股权融资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对湖南的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利用FDI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利用1983~2006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技术、误差修正模型和C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FDI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存在正向的协整关系,FDI是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原因;在短期FDI偏离了产业结构的长期均衡水平,但短期波动对长期均衡的回调速度较快.进而,就模型得出的结论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等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1978—2009年中国财政支出和产业结构系数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财政支出和产业结构系数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单向的因果关系;误差修正项对财政支出与产业结构系数之间的长期均衡具有调节作用,但这种调节力度比较弱。  相似文献   

7.
以安徽省1985-2008年劳动力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有关变量为基础,分析安徽省劳动力就业弹性系数,安徽省产业结构偏离度;建立回归方程剖析三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等方法,论述劳动力就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中国经济金融化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机制的基础之上,运用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分析,基于1978~2012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经济金融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均衡化的影响效应。协整检验的结果显示,经济金融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同方向变化,与产业结构均衡化反方向变化。研究证明,金融化对产业结构优化表现出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经济金融化增强资金的流动性,从而支持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另一方面,金融化过程中的投机性投资扰乱了产业结构的均衡性。在此基础上,就经济金融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1978—2009年数据资料为基础,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等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出和产业结构系数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财政支出和产业结构系数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单向的因果关系;误差修正项对财政支出与产业结构系数之间的长期均衡具有调节作用,但这种调节力度比较弱。  相似文献   

10.
为把握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内在联系,提高资金供给水平和配置效率,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采用1978—2009年我国金融发展总量、金融发展效率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等指标数据,构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检验和格兰杰检验等方法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以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业为研究对象,以如何培育良好的农业产业环境,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竞争优势为研究重点,提出影响农产品加工业竞争能力的因素及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银行借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交互关系研究对于吉林省的未来经济发展态势至关重要。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影响关系检验的实证结果表明,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与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且区域生产总值和银行信用互为因果关系,吉林省的经济发展离不开银行信用的支持。吉林省在区域经济层面,在保持现有的发展状态的基础上,要优化产业结构,与银行形成良好的交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根据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基于金融结构理论,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并利用VA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黑龙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黑龙江省金融深化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且二者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但统计意义不显著;金融中介对私人经济部门的贷款效率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且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总体而言,黑龙江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力度较强。  相似文献   

14.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阶段,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动态过程。目前城乡一体化的重点是县域城乡一体化,县域经济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增长点。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揭示了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黑龙江省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计算黑龙江省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偏离度可知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失衡的问题严重。构建的计量模型分析表明,在黑龙江省,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处在三次产业的最末位,因此,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势在必行,而找准服务业的发展定位就是其中的关键。黑龙江省应该加快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发展、优先发展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积极推进现代旅游业尤其是特色旅游业的发展,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84--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和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数据,本文采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了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存在协整关系,服务贸易出口和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服务贸易进口是服务部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原因,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不是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变化的原因。因此,本文的结论是: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服务贸易的替代或促进作用不明显,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有效地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作用未完全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选取1985-2011年三次产业产值的比重和城镇劳动就业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分析、VAR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探究了产业结构调整对山东省城镇劳动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分别与城镇劳动就业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长期内,第一产业对城镇劳动就业具有负向作用,第二产业对城镇劳动就业具有推动作用,第三产业对城镇劳动就业具有正向作用;第一、二产业对山东省城镇劳动就业波动的贡献率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第三产业对山东省城镇劳动就业波动的贡献率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8.
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78—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与收入、消费与失业率、收入与失业率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居民的消费主要取决于居民的收入;消费与收入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失业率分别是收入、消费的格兰杰原因。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受到收入的重要影响,要想提高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增加他们的可支配收入是一个最根本的途径,但旨在增加他们收入的短期性政策,其效果并不明显,要从根本上建立长效机制,改善消费环境、加快商品物流和信息流通、更新消费观念等,特别是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绿色食品产业国际竞争能力是基于区域要素的比较优势的集成,绿色食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多来自于有利的资源环境、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产业组织结构和产业政策导向等因素。本文在对现有研究文献系统分析基础上,构建了绿色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产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结合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生产条件、自然资源、产业需求等情况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绿色食品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路径与方向。  相似文献   

20.
加快发展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是黑龙江省建设"八大经济区"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粮食安全、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推进黑龙江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统筹全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农业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产业结构偏差过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和农民思想觉悟较低的问题,提出必须转变人们思想观念、把握建设发展方向、完善产业链条体系、加大财税政策支持、重视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和加强专业媒体建设等政策措施,以促进黑龙江省农业试验区的稳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