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适用技术市场》2011,(14):63-65
武汉市天虹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8年(前身为武汉市天虹智能仪表厂,以下简称武汉天虹),是以研制、生产、销售各种环境监测仪器和大气采样仪器为主的专业环保公司.现已发展成为中国知名环保企业之一.为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2.
根据武汉市关于建立创新型城市的要求,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基点,作为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的首要选择。通过调查具有代表性的武汉高新技术企业,总结符合武汉高新技术企业自身发展的自主创新模式以及企业在自主创新实践中成功的经验,特别是企业在建立内在创新机制(动力机制、激励机制)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
2011年武汉高新技术产业总值超过3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武汉市最具发展前景、最具增长潜力的支柱产业。但武汉高新产业规模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居中下游,研发投入少,产值偏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够,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高科技企业不多,成为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不足。依靠科技制度创新、技术创新、金融创新、人才管理创新和区位物流环境创新,提升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推动整体武汉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有着“汽车城”之称的武汉沌口技术开发区,坐落于武汉市的西南部,始建于1991年5月,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内产业特色分明,聚集有以神龙汽车公司为龙头的一大批国外跨国公司及国内著名企业,形成了以汽车及汽车产业为主,机械、电子、信息、医药、生物工程等多元化产业蓬  相似文献   

5.
余光英  祁春节 《现代商业》2008,(17):137-139
武汉市社科基金项目武汉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路径选择研究 武汉市农业正处在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的历史转型时期,其战略规划显得尤为必要。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应以经济功能为主,兼具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重点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另外,由于武汉都市圈内的基础条件和自然禀赋不同,因此应该根据各地的比较优势建立武汉都市农业的总体布局。在这样的战略思路下,发展循环经济是武汉都市农业的必走之路。  相似文献   

6.
《适用技术市场》2011,(15):39-40
武汉奥捷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建筑节能产品、建筑装饰保温材料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于1998年开始拓展建筑节能市场,是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公司的优秀业绩,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充分肯定,成为全国唯一得到国家住建部、科技部、财政部共同支持的墙体保温材料企业,荣获湖北省科技厅“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是湖北省“首批150家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光电子信息时代,光电子信息产业将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成为信息时代的基石。正在崛起之中的“武汉·中国光谷”将依托武汉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光谷建设必将极大地推动湖北经济现代化进程。就湖北而言,光谷建设将发挥以下十个方面的作用。 一、壮大湖北经济规模 根据规划,至2005年,“武汉·中国光谷”将依托东湖开发区,初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这个数字接近武汉市 1999年国民生产总值(1086亿元),相当于湖北经济总量的三…  相似文献   

8.
谢庆 《浙商》2013,(15):98-100
万马集团专门成立了收购兼并的团队,并制定了“围绕提升电线电缆产业、积极探索第二主业”的收购扩张方针。翻开上市公司的年度报表,在主业电线电缆这一板块,万马电缆的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连续三年位居行业第一。实现持续两轮“三年翻一番”的快速增长。在经济下行,制造业利润日趋微薄的情况下'今年不少电缆企业停产待售,也有不少企业陷入订单减少、严重亏损的境地.但也有一些企业还是能逆势而行,展示制造业仍有高利润。  相似文献   

9.
中部大支点     
《商界领袖》2004,(6):14-14
武汉市位于浩瀚长江与京广、京九铁路交汇处,是湖北省的省会.我国内地特大中心城市。历史上,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为“楚中第一繁盛地”。明宋清初,位列我国四大名镇之首。武汉也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孙中山先生把武汉比作“东方芝加哥”,期待着武汉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贸导刊》2008,(12):F0003-F0003
武汉市天虹仪表企业集团成立于1989年,由李虹杰先生创建,集团下辖武汉宇虹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市天虹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天虹智能仪表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宇虹环保设备公司,太原分公司等。现已发展成集研发,生产,销售各种系统化,集成化,智能化环境监测,分析仪器(设备)于一体的专业环保公司,是武汉市,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11.
《适用技术市场》2009,(5):F0002-F0002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公司前身为武汉铁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71年7月,位于“九省通衢”的重要水陆交通枢纽武汉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现已成为国家建设部核准的具有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的大型国有建筑企业。  相似文献   

12.
《适用技术市场》2010,(4):F0002-F0002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公司前身为武汉铁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71年7月,位于“九省通衢”的重要水陆交通枢纽武汉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现己成为国家建设部核准的具有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的大型国有建筑企业。  相似文献   

13.
根据武汉市“十五”规划,武汉华中物流中心将进入实施阶段,它对武汉商贸产业的发展影响深刻,从战略层次上构建武汉商贸物汉分销体系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4.
《适用技术市场》2011,(15):30-31
湖北众友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93年5月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于2002年初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214万元。公司位于“中国光谷”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高校群中,是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现有员工422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7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190余人,60%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MBA7名。形成了从硬件设计、软件编程、电路设计到外观模具设计的整体技术实力。  相似文献   

15.
《适用技术市场》2009,(2):F0004-F0004
武汉日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位于“中国·光谷”,是中国最早专业从事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研发、生产、设计、安装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有全资子公司武汉日新能源有限公司、深圳市日新科技有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日新科技照明有限公司,并与高校联合组建了产、学、研结合的省级科研平台-湖北省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6.
我们武汉市工商局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与本职工作相结合,认真思考、统筹规划,在深入学习中推进实践,在推进实践中查找问题,在查找问题中对照整改,在对照整改中实现发展,努力做到“三个必须”。一、必须把工商部门的学习实践活动放在实现全省、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大局中谋划、推动、落实湖北省是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集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深加工、现代物流基本和综合交通枢纽为一体的新兴发展区。武汉市是湖北发展的龙头,武汉城市圈的枢纽,“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其总体发展目标是成为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两业”,  相似文献   

17.
最近,国资委重点审视国企转制,从2月1日始施行《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国有产权进场交易,防止“暗箱操作”。武汉冠生园“歪打正着”成了典型。2月14日,记者在武汉采访期间,适逢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了“武汉冠生圈的命运——关注企业转制”。当记者找到地处武汉市江汉区的武汉冠生园所在地,这里早已物是人非.,偌大厂区空空荡荡,冷清萧条。门上赫然挂上了好几个服装公司的牌子,据说主要厂房已被冠生园的新买家武汉添地集团公司出租给了服装加工厂,每月可坐收10多万元的房租。街前人来人往,车流不断,这里是江汉区比较繁华的地段,临街的冠生园占地大约19亩,与周围的繁荣景象相比,似乎让人很难相信。一个70多年历史的民族品牌就这样一夜之间悄无声息了。好不容易联系上了武汉冠生日园原厂长韩建强、觉委书记刘本建,才从他们那里得知这场改制风波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搭建企业间合作交流的平台,加快提升武汉市船舶产业本地配套能力,9月8日,武汉市船舶产业配套对接活动在该市中小企业服务超市举行。武汉市政府邵为民副市长,湖北省国防科工办、中国船级社武汉分社、中船重工集团武汉工业公司、中外运长航船舶重工集团负责人,各区经信局负责人,武东船舶配套产业园、东湖开发区船舶配套产...  相似文献   

19.
沈阳高新技术产业“特别快车”计划在沈阳举行了第二批项目的启动仪式,搭乘33个企业科技项目的高新技术“特别快车”开始“提速”。在今后3年里,在“特别快车”带动下,沈阳市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将得到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2月21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北京向2006年度获得国家免检产品资格的企业颁发证书。在免检产品和生产企业名单中,广州番缆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生产的“乐光牌”、“鸿燊牌(HONGSHEN)”“塑料绝缘电线电缆系列”、“塑料绝缘控制电缆系列”、“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系列”、“橡皮绝缘电线电缆系列”等品牌产品榜上有名。2006年,番禺质量监督局加大名牌免检产品战略实施的力度,深入开展了电线电缆等7大行业的专项整治,完成了371家企业“一企一档”的建档工作。番禺区产品质量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其中电线电缆产品合格率由65%提高到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