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就业相对不易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了充分关注,提出"以创业促就业"。本文以温州高校在校大学生为数据依托,综合运用SWOT分析理论,对当前形式下的大学生创业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在校大学生创业的S-O发展战略,S-T多元战略,W-O约束战略,W-T紧缩战略四项对策,以便在校大学生为自己寻求最大的创业利益,从而提高成功创业率。  相似文献   

2.
《商》2015,(15)
最近几年,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增加和经济增速放缓,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行创业,但根据数据显示大学生创业的成功几率很小。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包括创业环境、创业网络、创业团队、创业执行力等,试图提出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几率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作为新媒体时代最具青春活力的群体之一,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现如今,就业形势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而成功的网络营销越来越成为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随着web2.0的不断应用,web3.0已悄然兴起,营销思维和营销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在创业过程中,只有正确、全面的掌握网络营销策略和战略,创业者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创业的网络营销现状入手,从网络营销竞争战略选择等方面,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创业的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品牌策略等网络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4.
张冬  李志刚  石芳玉 《商》2014,(35):43-44
通过对大学生的创业服务需求调查,可以了解大学生对创业政策、创业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为政府制定大学生创业政策、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以及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主要是通过问卷来调查了解大学生对创业服务的需求情况。调查对象为成都4所高校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大致涉及基本情况、创业环境、创业教育和创业服务四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创业服务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的逐年增多以及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促进大学生创业成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进行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因素分析,对于指导大学生创业,促进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及健全创业服务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现状以及健全创业服务体系的论述,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对支持大学生的成功创业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战略,积极鼓励各行各业的创新创造。大学生是其中一支重要的队伍,但是大学生创业往往比率低且成功率也不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创业原因、优势、劣势、机遇等因素的问卷调查,探究大学生创业的现状以及现存创业模式的优劣势,并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以达到提高大学生创业比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一个很热的话题,而创业模式的选择是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决好大学生创业模式的问题,有利于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也会为大学生在进行创业实践时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提高大学生应对市场挑战的能力.本文针对苏州和扬州两地大学生创业模式进行对比,并对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前景进行思考和探讨,从而就创业模式潜在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应策略.勇于开始,敢于创业,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相似文献   

9.
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对大学生创业现状进行调查,以期高校政府协作建设好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让有创业意愿、优质创业项目的大学生进驻高校创业孵化园,通过孵化园良好的政策支持、场地优惠、环境氛围、资金筹措、技术指导、管理服务等助推大学生创业成功。  相似文献   

10.
良性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基石。文章从对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大学生创业情况的统计调查出发,考察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并构建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政策、创业服务、创业金融、创业文化五个子系统,并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的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企业家激励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家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发动机,也是经济发展的力量源泉。建立有效的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企业运转环境,提高企业绩效。企业家激励机制不应仅限于对现职企业家的激励,更应注重对未来企业家的激励,从而应加强对现职企业家型员工的培养,使其自身潜在企业家能力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2.
单大明 《商业研究》2002,(3):104-106
现代社会是企业家社会。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企业家主导。中国企业家的成长问题主要是制度问题。深入研究企业家的成长问题,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市场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高价理论研究视角,选取沪深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家背景特征对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1)企业家年龄对国际化战略选择的影响呈现复杂的U型曲线关系;(2)企业家受教育程度对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的负面影响非常显著;(3)企业家教育专业、职业背景与企业国际化程度显著正相关。鉴于中国企业家所处独特的文化与制度环境,文章也对实证结果作了讨论与解释。  相似文献   

14.
风险企业作为一种知识型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最大不同在于人力资本在资源配置中开始上升为主导地位。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在风险企业中主要表现为与其载体的不可分离性、专有性及专用性三大特征。基于此,风险企业设计的激励机制应不同于一般企业,如赋予风险企业家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采用具有期权性质的分期投资方式以及追求良好的声誉效应等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创业企业家心理素质培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内在要求,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现实需要。心理素质作为创业企业家素质结构中的核心因素,直接影响着创业企业家的创业活动。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素质、创业教育等理论为进一步探讨创业企业家心理素质培育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都有赖于企业家的不断成长。企业家及其群体的成长必须基于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家自身素质与企业家成长环境的三重优化,据此提出了基于创新精神、自身素质与成长环境的企业家成长"三环模式"。  相似文献   

17.
当前服务业日益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也在于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仅是追求其就业和产值份额的提高,更在于注重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要充分体现经济发展中的人本精神,发挥企业家的创业和创新作用,提高企业家注意力配置效率和企业家资源配置能力。  相似文献   

18.
企业家认知对家族企业制度变迁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苏、上海、浙江110家中小家族企业为样本,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和Wilcoxon秩和检验两种方法,检测了家族企业家的创新价值观、创新动机、创新素质与家族企业制度变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家族企业家的创新价值观、创新动机以及创新素质对家族企业管理开放度有显著的影响,且企业家家族取向程度低,目标偏好于事业,创新素质高,家族企业管理开放度就高;反之,则管理开放度就低。家族企业家的创新价值观、创新动机以及创新素质对家族企业所有权开放度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企业家的特质就是企业家群体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且能够导致企业绩效的素质特征及能力水平,只有具备这些特质的人才能成为出色的企业家,使企业具有较高的业绩。民营科技企业作为民营企业中最具有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群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文章认为,企业家学历与所学专业同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而他们的性别和年龄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提高企业家学历,大力培养理工科和经济管理为主的企业家,尤其是以理工科为基础的懂管理的人才,并正视企业家年龄与性别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literature underscores the role of entrepreneur attributes in structuring the entrepreneur’s views and decision-making about (in)formalizing the business while considering the environment which shapes one’s perceptions. However, empirical knowledge on same, based on the African/Tanzanian context, remains scant. Based on Tanzanian national survey data from 5549 micro,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influence of entrepreneur attributes on business formalization while controlling for structural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attributes likely to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formalizing one’s business include being either a male, aged between 31 and 50, opportunity-driven or having at least secondary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