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经济与道德关系密切,市场经济道德的核心是态实守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除市场经济道德外,还应该具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良好道德环境营造的关键是:加大法治力度,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抓好官德。  相似文献   

2.
传统道德精神的主体性意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本体的意义。主体性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内在价值尺度,折射出人的主体性规定。本文更倾向于从柏拉图"道德即理性的生活"方面去理解道德和善。这样,道德的主体性在于亚里士多德的"人生所赋有的善德就完全应当以‘毋过毋不及的’中间境界为最佳。",以及与孔子的中庸道德境界以及宇宙观相契合。本文认为,在道德精神下的主体性体现了一种交互性和主体间性——对人和自然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伏森 《现代经济》2009,8(2):44-45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还应该具有一个基本特征:社会主义道德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社会主义道德包括三个层次:较底层次;较高层次;生态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呼唤道德建设,需要道德建设,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道德建设面临着诸如道德理想失真,准则失衡,关系失调,行为失序等问题。在新形势下,良好健康的道德建设无论是从人类文明建设,新时期人才培养,还是从两个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方面来看都是意义重大的。作为一个艰苦,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重视,认真做好这一工作。  相似文献   

5.
当前,认真研究市场经济与道德理想的价值已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本文探讨了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辩证关系、道德建设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如何重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建设应从信用道德抓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信用”二字具有极重的分量。信用是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的统一,是义与利的统一,是真和善的统一,是利己与利他的统一,是不自欺和不欺人的统一。信用是构建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的经济道德的基石,它对维系市场经济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要维护社会和市场的有序运转,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迫切要求我们充分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运用市场经济内在规律,建立科学的信用体系,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道德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公德和私德作为道德内部关键的一对范畴,对于道德建设成功实行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但是如今的中国社会公德缺失,道德形式化,重私德、轻公德以及公德私德化等现象的存在,使得探索公德自身的特点以及与私德的紧密联系成为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必要前提与准备。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道德精髓,具有其道德价值。可从传统节日的概念、特征出发,讨论实现传统节日道德价值的原则和可行性举措,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传统节日道德价值,为有中国特色道德体系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甚至和谐世界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道德作为调整人们利益与矛盾关系的产物,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发展的需要和反映。同时,它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性自觉,也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度都不可忽视的重要精神资源。自古以来,人们就一直重视道德问题研究。改革开放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理论界对道德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这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如何实现道德研究中的创新,是摆在从事道德研究的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由河北大学马列学院高春花教授编著、红旗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道德问题研究》一书,以一种…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济道德体系迫在眉睫。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关键在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正确处理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一、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是社会经济的反映。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具有时代特点的内容。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