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丁自明 《新智慧》2006,(9):46-47
金融资产转移及其涉及的终止确认是会计实务中的一个难点,随着企业结构化融资交易(比如资产证券化、信托、债券买断式回购等)创新步伐的加快,这方面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之前我国没有单独的关于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有关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会计处理规定散见于《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及其他规定中。这次新会计准则体系中有关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借鉴《国际会计准则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和《国际会计准则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考虑到我国实际,分为4项具体准则。  相似文献   

2.
纪豪 《新智慧》2007,(12):24-25
资产证券化作为国际金融领域的创新金融产品,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拟对新会计准则体系下资产证券化业务涉及的会计要素、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披露等有关会计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刘莉  郑珺 《新智慧》2004,(3B):9-9
会计要素指的是对会计事项确认的会计项目所做的归类,我国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对此有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谈江辉 《全国商情》2010,(15):58-59
我国新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的规定,对提高资产的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体现了稳健性原则,是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重要一步。但目前资产减值会计仍有些不足之处,成为某些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用来操纵利润的工具。本文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损失转回方面的规定进行比较,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资产证券化为我国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被认为是20世纪金融市场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交易,这一交易结构的运行,需要法律、税收、会计制度、技术等层面的支持,其中会计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对资产证券化业务一般形式的会计业务发起人的会计处理理念进行阐述,并对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问题的相关会计制度进行国际比较和分析,可以为准则的应用和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研究如何完善与发展我国会计准则,首先应当对现有会计准则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内容(包括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报表要素确认和计量原则、会计报表种类构成等)具有较大的一致性,两在资产、负债、收入、支出(费用)等方面的规定也大同小异。其差异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会计要素的差异,二是一般会计原则的差异,三是会计报表体系和编报方法的差异。本对以上差异存在的必要性提出质疑。并分析两合并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无形资产在企业整体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也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新会计准则在借鉴和吸收我国已有的无形资产准则与相关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无形资产核算的会计规范作了许多方面的新规定。本文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部分内容方面的变化,从而了解新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核算的变化与改进。  相似文献   

8.
新所得税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所得税准则采用了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的递延纳税法,而且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与以前的利润表债务法有根本的不同,企业的资产账面值和资产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比以前损益项目的时间性差异宽泛的多,调整的内容也更多。本文通过对相关概念、所得税计算方法、账户设置、会计确认及计量等方面的对比,对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析并对有关规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次贷危机的爆发将资产证券化推到了风口浪尖,相对于美国,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确实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简述和分析了当前国际上几种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方法,以期对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准则的完善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会计准则正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IAS)趋同。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是以当时IAS的概念框架作为蓝本起草的;我国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也都有着IAS的印记;《企业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确认、计量标准与IAS中的核心准则基本相同。当前在我国会计准则与IAS趋同的进程中,必须考虑准则适用环境的建设,否则不仅达不到与IAS趋同的目标,反而会导致会计信息的混乱。我国在借鉴采用IAS时存在以下一些障碍。  相似文献   

11.
对构建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几个问题的思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作为制定会计准则的准则,在会计理论和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以准则建设为核心的会计改革需要继续深入和国际会计的进程出现许多新动向的形势下,构建中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意义十分重大。构建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我们需要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这一概念框架的构建需要运用概念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会计准则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使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实质性趋同,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思想,成为现阶段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相似文献   

13.
利用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对新会计准则执行前后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价格模型的分析表明,每股净资产与股票价格显著正相关,而每股收益与股票价格在新准则下显著负相关;收益模型的分析表明,每股收益与上市公司的股票年收益率显著正相关,而平均每股收益的年度变动在新会计准则下与股票的年均收益率显著负相关;反映出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同时,拟合优度的显著提升,说明新会计准则从整体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应着重解决准则执行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浅谈新会计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资本市场全球化进程加速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会计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与国际趋同。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的革命性影响,及财务与会计之间的直接互动,必将使财务管理理论随着新准则的实施而演化变迁。  相似文献   

15.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将全面提升会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服务效能。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仍存在会计准则与相关经济法规不协调、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程度较低等问题。进一步加强会计准则建设,应当建立适当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加强会计准则与相关经济法规之间的协调以及促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技术层面考察了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我们认为:逐年递增的科目数表明会计报表的相关性在逐渐提高;逐年减少的错误数表明会计报表的可靠性在逐步提高;另外,从1993年开始,会计报表有较强的可比性,但是新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会使可比性有所下降,但随后一年又会上升。总的来看,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质量在逐步提高,相应地,公司的透明度也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产证券化凭其独特的构思和精妙的结构,既使发起人获得所需资金同时又有效地分散了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因此成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宠儿。但是伴随资产证券化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难题。本文从分析资产证券化的概念、特征入手,结合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实际情况,探讨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8.
为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新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来体现资产和负债的内在价值。本文以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中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例,针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学习中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让初学者掌握公允价值计量下核算金融资产期末价值和企业利税的方法,为相关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有用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9.
金融工具准则是2006年新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的一个亮点,也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主要标志。在履行入世承诺开放银行业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实施金融工具准则对我国银行业的会计信息、经营状况及执行中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了若干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