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立平 《数据》2006,(4):10-13
在新一轮启动内需政策实施之际,有必要在汲取以前经验教训基础上,调整扩大内需的思路和政策。其中很重要的是:需要将扩大内需建立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2008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势态爆发于金融领域,现在已经对实体经济发生了广泛的影响.一个历史性的问题-需求问题又一次摆到我们面前,并告诉我们:如果不重视需求的拉动作用,尤其是如果不重视内需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就很保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扩大内需"的决策是非常英明的,应对危机之策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道路选择.  相似文献   

3.
199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就开始实施内需主导型经济的战略,此次次贷危机的爆发加快了扩大内需政策的出台。发展内需主导型经济,是确保中国发展战略目标实现、加快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改善中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要求。而内需包括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要在推动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上取得明显效果,必须处理好消费与投资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型消费业态"具体是指"文化、体育、休闲娱乐和旅游"等方面的体验式消费。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建立庭院式停车场服务和家庭式养老、康复等服务是两种新型的消费模式,能够拉动内需。停车难、乱停车日益成为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一方面车主找不到地方停车,有钱花不出去,只好乱停车、乱占道;另一方面一些废弃的作坊、场院、库房、厂房等长期闲置。因此,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及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基本状况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指出了摆脱和预防金融危机的途径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主要在于投资和消费,这又依赖于银行利率的变化,我国的实践表明,利率与需求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要改善国内的投资环境一定要降低利率。  相似文献   

6.
从百天之内五度降息到放宽二次房贷政策;从支持房企融资到"国六条""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闸门放开;从"国九条"到房地产变革,中央正将楼市发展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这将形成一股推动09年楼市前进的助力。在2008'第六届中国地产经济主流高峰论坛上,专家预测,政府还会出台鼓励房地产消费的政策,金融政策或更宽松。  相似文献   

7.
财经时事     
胡锦涛: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参观“1998到2002年国债建设成果图片展”时强调,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 胡锦涛说,这个展览形象地展示了1998年以来国债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它表明,中央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所采取的扩大内需的方针和一系列重大举措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是卓有成效的。 胡锦涛强调,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这一方针,加强国债资金的管理,优化资金使用的结构,着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要从实际出发,把扩大投资需求与扩大消费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邵书怀 《价值工程》2021,40(30):74-76
我国国民经济经过多年高速发展,经济规模已经居于世界前列,为保持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国家适时提出通过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中央提出了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经济发展格局.在这一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消费金融在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从2010年开始,监管部门就开始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工作,到现在已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居民消费.但消费金融公司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总结了消费金融市场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分析了消费金融公司的优势及问题,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期望对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起到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既然选择了做管理,你就没有回头路,你就必须不断的改变自己来适应这个公司,来适应企业文化,而不是让公司或文化来适应你……在我们的身边,经常看到很多的中层管理干部都很努力,加班是经常的事情,说做到"爱厂如家"一点都不过分,可是他们总是得不到老总的认可,得不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几十年了,长期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企业要稳步地取得工作成绩,必须集中精力,做好重要工作.我们总结出了"三件事"工作法.第一,每天做好一件重点事 在一天的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面临很多事,如果平均分布精力,那就什么事也不可能干得很出色.我们的经验是,在一天中,找出一件重要的事,集中精力把它办好,这样不仅不会耽误其他的工作,还有可能因为其示范效应带动其他的工作.那么,什么是一天中的重点事情呢?一是按"紧急程度"选择确定.一项工作时间性很强,且必须自己亲自参加的事,这就是你今天的重点事.  相似文献   

11.
王军  于立平  邵伟 《数据》2010,(4):28-29
在过去的一年,随着对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的深入,拉动内需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促进消费又是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历了经济危机、地震、黑屏、奶粉事件等诸多的考验,给沉湎于“制造大国”而沾沾自喜的发热脑袋当头泼了一盆凉水,着实让我们清醒了一把。面对严峻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顽强拼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取得了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3.
扩大内需首推房地产,老百姓不买房子内需如何扩大?今年的地产峰会与前五届相比更加重要,因为探讨的前提不同,过去的一年是房地产业在"过冬",但现在是全球都在"过冬",中国的各行各业也在"过冬"。中央高层近日确定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九字方针,这关系到中国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总的战略方针,九字方  相似文献   

14.
我们国家现在一个重要的目标是扩大内需,大家很容易就会想到——工资提高,其实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内需,当然并不是肯定的,因为涉及到储蓄率,但是,工资提高在扩大内需方面是一个正面的因素。工资提高,你马上会想到对就业的限制。因为,供给与需求,价格(工资)是杠杆。更宏观一点  相似文献   

15.
同志们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2000年是新世纪的交替之年 ,是“九五”计划和“十五”计划的承启之年 ,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最后一年 ,做好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审计工作也不例外。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 ,王忠禹同志在会议上传达了朱总理的重要指示 ,并作了重要讲话 ,李金华同志作了工作报告 ,我们要认真学习 ,深刻领会 ,全面贯彻落实。1999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 ,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指示精神 ,以“三讲”教育为动力 ,以扩大内需 ,促进发展为重点 ,国民经济形…  相似文献   

16.
01 不怕本钱小,就怕脑袋空 1988~1991年,是奥康的初创阶段.那时我们只有10个人、3万块钱,租人家的旧房作厂房,我找了块木板写上"奥林鞋厂"几个字,挂在门口.后来,因为这个厂名与"奥林匹克"相冲突,人家不给注册,我心里还很委屈.不过脑子又转了转,想到"奥林匹克健康发展",于是改为"奥康",这个名字就沿用到了今天.那时候我就决心让这个"小破厂",有一天一定要像"奥林匹克"一样家喻户晓、走向世界.虽然那时口袋很穷,但脑袋不穷.尽管我们经常以麦饼充饥,但感觉很香,生活得很快乐.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当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物价持续回落 ,失业率居高不下 ,国内需求严重不足 ,出口受阻等通货紧缩的具体表现形式。扩大内需已成为保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在通货紧缩条件下 ,扩大内需主要对策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有效供给 ;积极鼓励适度消费拉动有效需求 ;继续加大投资力度 ,优化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18.
编者的话     
1998年,我采访一位部长,谈到国企改革,我很敬佩他的眼光。他对我说,现在我们身在其中不觉得,十年之后你再看今天,这是波澜壮阔的一幕,成千上万的企业在进行大重组,这是一场攻坚战啊!三年能不能拿下来?他说,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必须经历这个历史阶段,一旦越过这个坎,我国经济会进入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我们可以通过兼并破产实现企业重组,通过资本和证卷市场多渠道融资,通过劳动力市  相似文献   

19.
扩大内需在2009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会议认为,仍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意味著2010年用于扩大内需的财政与货币支持力度仍将不低."调结构、扩内需"成了会议不可分离的两个主题.在谈到结构调整时,还特别提出"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  相似文献   

20.
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是我国的一个长远战略方针,而投资、消费、出口则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