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国内旅游流的外在特征及其带来的影响,以及影响该特征的因素。探讨了解决国内旅游流所面临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国内旅游流调控模型。该调控模型对促进国内旅游流的合理流动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同时也有益于使旅游流的研究从理论领域转向实践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
以2010年来滇国内旅游流相关指标统计为依据,借鉴“空间集聚指数”分析模型,探讨来滇国内旅游流在云南省16个州市及六大旅游区间的空间分布状态。得出了“来滇国内旅游流的空间分布具有不平衡性特征,其呈现为一种‘单核模式,,昆明构成了来滇国内旅游流空间集散的超级‘目的地’和‘中转站”的结论.认为“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是影响来滇国内旅游流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从“节点的开发”、“交通廊道的建设”、“区域间的旅游合作”3个方面提出优化来滇国内旅游流空间结构的具体策略。研究对于指导云南省旅游产业布局以及区域旅游合作、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的选择具有一定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旅游流空间首位度和旅游经济首位度两项指标对比,分析了武汉城市圈旅游流的不均衡特征与首位优势,在Maxwell-Boltzma曲线基础上构建了武汉城市圈旅游流距离衰减曲线。以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和断裂点距离修正了Crampon旅游流引力模型。运用波斯顿矩阵将武汉城市圈旅游流市场定位为明星市场、瘦狗市场和金牛市场,针对旅游流市场特征,并在波斯顿矩阵分析基础上,合理规划武汉城市圈旅游流等级扩散结构。  相似文献   

4.
旅游所产生的"人流"给中韩两国带来了巨大的"物流"、"财流"、"技术流"、"交通流"、"信息流",促使中韩两国经济稳步发展。运用数据,全面分析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的整体特征、个人特征、行为特征、时空特征等。依据三次指数平滑模型,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和各方面综合因素预测中国公民赴韩旅游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基于江苏省2000年和2007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数据,以苏北为案例区,对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地理集中性、时空演变以及旅游者的空间行为进行分析,得出苏北旅游流具有区域内聚、区间差距大、区位效应明显等特征,进而从资源、产品、市场营销等角度提出了苏北旅游发展战略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国内过夜旅游人数、入境旅游人数、入境过夜旅游人数的ARMA模型,定量评价了广东省旅游业应对金融危机措施效用。结果表明,广东省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对国内旅游的影响,尤其是对国内短途旅游的影响最为明显,然而对国际入境旅游的促进作用不足。  相似文献   

7.
旅游流是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有关旅游流与贸易流的相关性研究不足.以1997—2008年中国出入境旅游客流和进出口贸易流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系统分析了旅游流和贸易流的相关性以及金融危机下旅游流和贸易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旅游流与贸易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效在0.960以上,即一个国家国际旅游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在进行国际旅游流需求预测时,国际贸易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在制定有关国际旅游政策与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国际贸易对旅游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1997年、2002年和2007年九华山国内客源市场调研资料表明,九华山国内客源市场呈现出分布广泛、地理集中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客源以近程为主但中远程市场份额在逐步增加、国内旅游流强度符合距离衰减原理等演变特征。基于九华山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演变特征,在开发国内客源市场空间战略方面,九华山应该积极巩固传统市场,大力拓展中程市场,适度开发潜在市场;在支撑国内旅游市场开拓方面,应该进一步提高知名度,突出产品特色,加强区域合作,提高景区内部通达性等。  相似文献   

9.
旅游需求是旅游供求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上海国内旅游市场的问卷调研,重点分析了上海国内旅游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行为决策、时空分布规律和需求结构.在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的同时,提出发展上海国内旅游的4条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数字技术在旅游业绿色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文章基于DEA模型测度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2013—2020年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GMM、PVAR模型实证探究了数字技术对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短期非线性及长期动态冲击影响,并使用SDM探寻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对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影响,该U型特征主要集中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长期内数字技术对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冲击为正且延续性较强;此外,数字技术对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空间溢出特征,该效应主要源于地区间的溢出。最后提出持续推进旅游业绿色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推进数字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特征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数量上度量旅游需求随客源地的空间分布变化,能指导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规划和经营决策。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运用GIS对其国内客源市场进行了空间分析,利用距离累计曲线分析影响其客源分布的因素;最后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旅游客流空间潜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客源市场分布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足鼎立的格局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市场优化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旅游客源市场是旅游业发展竞争的关键。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研究对青岛市确立国内旅游目标客源市场、展开营销策划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从游客的行为特征(信息获取渠道、旅游动机、旅游偏好、旅游满意度)、社会属性等方面对青岛的国内游客进行抽样调查,并运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为青岛市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产品、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扩大旅游市场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发了巨大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发展旅游业,需要研究影响旅游收入的因素.运用计量经济软件来分析这些因素,可以得到国内旅游人数、人均旅游支出是影响旅游收入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发展旅游业,增加国内旅游收入,需从上述这两个因素着手,制定措施.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发展旅游业,需要研究影响旅游收入的因素.运用计量经济软件来分析这些因素,可以得到国内旅游人数、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是影响旅游收入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发展旅游业,增加国内旅游收入,需从上述三个因素着手,制定措施.  相似文献   

15.
旅游行业具有高敏感性的特征,汇率的波动会对旅游业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对汇率变动与旅游业的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外汇收入的变化、旅游出入境市场的盛衰等都是旅游中与汇率波动密切相关的主题.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学者有关汇率波动与旅游业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比较和归类分析,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需要重视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运用空间面板模型,选取中国31个省、市、区1999-2007年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的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构建不同的计量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际旅游业与其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的空间效应为一种趋同效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业的发展存在最显著的正影响,旅游交通状况的改善、旅游接待设施的完善也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当地国内旅游的发展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以及旅游资源禀赋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旅游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存在互动机制。一方面,旅游产业结构效应影响了城市化动力机制,集聚效应则促进了城市外部经济的发展,使城市化表现出不同的模式特征和地域特征;另一方面,城市化促进了旅游发展所需要素资源的聚集与流动,为旅游产业集聚提供人力资本保障,还为旅游企业提供创新的源动力。以深圳华侨城的旅游产业发展和城市化互动关系佐证了这一理论,茕认为建立二者之间切实可行的调控模式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主题公园的活力和利润来源于忠诚的游客,为此从体验旅游视角,通过构建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依据对重庆市645位游客的调查,对其到主题公园旅游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影响游客到主题公园旅游意愿的因素除了游客生活形态特征外,还受到主题特征、旅游产品及物有所值等方面的显著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题公园旅游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2012年武汉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报告”及相关数据资料为基础,对武汉国内游客的人口特征和游客在武汉的消费行为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发现当前武汉旅游产业发展存在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客源构成失衡和城市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建议未来武汉旅游产业发展要形成“建设国家中心旅游城市”的共识,既要完善现有的城市旅游服务体系,也要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同时更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 季节性是影响旅游地发展的重要因素。探讨中国5A级旅游景区季节性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对旅游景区的季节性调控和运营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选取我国209个5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样本,基于2016年的月度网络关注度等有关数据,利用月度指数、季节强度指数、基尼系数和回归模型,揭示中国5A级旅游景区季节性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供给端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1)依据5A级景区的网络关注度月度指数及波动特征,将中国5A级旅游景区按季节性分为四种类型:无峰型景区、单峰型景区、双峰型景区和多峰型景区。2)上述209家5A级景区分布在31个省域。依据这31个省域5A级景区季节性强度指数均值分布,将旅游目的地分为四种类型:强季节性旅游目的地、次强季节性旅游目的地、次弱季节性旅游目的地和弱季节性旅游目的地。3)基于供给端的影响因素模型发现:气候条件对5A级景区旅游季节性具有正向影响,景区的纬度每增加1个单位,旅游季节性强度会提高0.395个单位;景区类型对季节性强度具有负向影响,自然类旅游景区季节性强于人文类旅游景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景区季节性具有负向影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提高1个单位,旅游景区的季节性强度会降低0.178个单位;景区建设对旅游季节性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