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厂长经理之友》2012,(9):14-14
看过儿期《南方企业家》,想以读者的角度说说我对它的想法和建议,仅供杂志礼参考,希望能帮助杂志更快成长,能为企业家读者带来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 你好!读了贵刊第八期的封面文章(《中国互联网的幕后技术大鳄》──编者注)觉得很好.我经常上网 但还真没注意“Powered by baidu” 这个标记。很多行业都有权威认证标志、就好像排球一个双人拦网的阵势,你不采用它的标准,别人就会觉得你不够权威 不相信你的能力,进入行业就很难,真是一记狠招。以前见到的权威认证标志大多是来自外国企业现在发现我们在互联网技术方面也有了自己的认证权威,很爽。 希望有更多中国企业在不同领域做我们自己的“技术大鳄”也希望在贵刊上能读到更多这样的文章.开封读者:张轩口 伯: 我…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物流时代》2011,(10):10-10
编辑部编辑们: 你们好! 我是一名《物流时代周刊》的老读者,很高兴伴随着中国物流的不断发展,贵刊也迎来一次次的变化和成长,希望这种不断追求专业的精神能伴随着杂志的成长继续发扬光大,成为贵刊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黄刚 《经营者》2010,(1):14-14
我是在首都机场的VIP室看到你们这本《汽车商业评论》杂志的。说实话.现在这个时代,在那些林林总总的杂志堆里,能够找到一本读得下去的东西已经很少了。我是个喜欢读书的人,我总是希望能够发现一些好的读物。前段时间,我发现《心理》月刊是本不错的刊物。大多数文章是认真写的。还有一本读物《时尚先生》我觉得也不错。这是大浪淘沙的时代.希望能够有好东西冒出来。  相似文献   

5.
《中外企业文化》2004,(7):63-63
金言玉语作为读者,我喜欢先把目录浏览一番,看看有什么先声夺人的标题,然后择其“视点”再细阅文章。就此而言,做好文章标题,实在重要。这或许也是给编辑一个信息,把每篇文章的标题做绝了,会更吸引读者的阅读力。在此,我推荐贵刊总第161期的几个好题目,并谈点个人感想:《万向集团的文化力》的标题很有力度。作为一个知名民企,效益可观,它的文化力何以体现令人关注。一个成功企业打造过程应该有文化的积累,久而久之成为独特的文化力,实在很有探讨价值。题目是不错,可惜文章薄了些。不管怎样是个好题目,希望能做得更好。《世界500强面面观》透…  相似文献   

6.
许多读者在反馈意见中对本刊今年第4期刊登的《哪里打假打不动,我来打!》、《复混肥不含微量元素该如何处理》、《有感于康熙打假》等文章给予了很好的评议,认为《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若干意见》和《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答疑》等政策法规指导方面的内容能及时满足读者需要,充分肯定《案例沙龙》和《主题阅读》等栏目并希望进一步加强。我们衷心感谢读者朋友给予我们的热情鼓励,并期待着大家更多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给予与索取     
应广大读者要求,自本期始,本刊开辟《益智故事》栏目。该栏目文章取材于大吉保险工作站创建人吉方生开发的“五毛”类产品《成长关爱家庭典藏益智故事》。《益智故事》精选了名人典故、宗教经典、励志经典等故事,是当代保险代理人紧跟时代新观念的“快餐文化”读物。  相似文献   

8.
《秘书工作》2012,(8):60-61
《秘书工作》的编者希望在刊物上转载我的一篇题为《词涮吏用与文化传承》的文章,我欣然同意了。因为我觉得这篇文章对做秘书工作或其他文字工作的同志也还有些用处。但文章发表于两年多以前,现在情况有了一些变化,我必须加以说明;同日寸也有一些因此而产生的感想要供这个机会写出来。  相似文献   

9.
读者的肯定给我们前行的力量 每年的优秀文章评选活动是"开门办刊"、提高读者参与度的好办法,读者的喜爱也应是编辑部选稿用稿的参考标准之一.读者的评刊意见表达了真实的阅读需求,对此编辑部不但有专人收集,逐一细看,而且有选择地刊登发表,可见《财务与会计》对其重视程度不一般.希望这一活动能激发更多读者关心《财务与会计》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编辑同志:你们好!我在延安审计处工作。我是《陕西审计》的忠实读者,也是《陕西审计》的热心撰稿人。业余时间我经常陶醉在《陕西审计》的黑白天地里一S$通读,一宇一句品味,特别是“审计记实”、“艺苑”这两个栏日刊登的每篇文章,我总是反复阅读几力有人...  相似文献   

11.
《中外企业文化》2007,(9):77-80
核心问题:如何让自己尽快地树立自信,不再让自卑心理作怪呢? 当事人档案:原一丹,女,32岁,从业一个月时间的新人。 问题陈述:一个月前,在朋友的极力说服下,我加入了现在的保险公司,进入了保险行业。这个选择是我以前想都没想过的,因为对于保险行业的印象一直不是很好,对于保险代理人的工作方式我也不太感兴趣,总觉得这应该是心理承受能力特别强的人做的工作,对自己从事这份事业一点信心也没有。之所以进入现在的公司,一是看到朋友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变,不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面貌上;二是抱着试试的态度;三是那时我刚刚辞去一份工作,正在待业。经过一个月的展业,觉得自己有一个瓶颈始终突破不了——自卑心理。我现在虽然已经成为一名保险代理人,但是始终摆脱不了自己以前对于保险行业的印象,甚至有时将客户约出来,都不敢说出自己加入了这个行业,怕别人打击我,瞧不起我。我现在特别困惑,一定是自己不适合在这个行业里做,现在真想退出了。在此,想通过《保险文化》咨询各位专家,我这种情况到底应该怎么做?我这种性格是否适合从事这份工作?希望专家能给我指点迷津,多谢指教![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编读连线     
《物流时代》2009,(10):5-5
阅读《物流时代》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其中有很多文章我都喜欢。做为一名“老读者”,我愿意为《物流时代》提一些建议,希望贵刊今后能办得更加专业,真正无愧于物流行业中的核心期刊。针对国家今年出台的物流业振兴规划细则,希望贵刊能跟踪政策落实动态,且依照行业分类逐一解读。此外,  相似文献   

13.
前两期,我们讨论了宝玉作为保险准客户的潜质以及黛玉、佛、众丫鬟针对宝玉的营销策略,文章刊发后,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文章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却原来于名著《红楼梦》中竟也能让人领悟到保险营销的真谛。本期我们继续谈谈薛宝钗,看看这位让人耳熟能详的“红楼”女性是如何营销宝玉的。  相似文献   

14.
我爱你,中华。2003年年初.《保险文化》以《中华保险,欲造百年老店》为题,全面深入的报道了新疆兵团财产保险更名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的台前幕后,这个报道在行业内一石击起千层浪。随后.在《漫话中国保险掌门人》的专题报道中,以《东进序曲》为题,阐述了中华保险掌门人的经营理念.自此,“东进”开始和中华保险紧密相连,该报道相继被新浪网、东北新闻网、南方网等国内强势媒体转载。年过去了,中华保险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这个西部枭雄的究竟是怎样完成由偏安-隅到全面撒网的过程,还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相似文献   

15.
编读互动     
《物流时代》2010,(12):22-22
连续看了几期的《物流时代》杂志,经典方案是我最喜欢的栏目,因为它不仅是物流企业经营管理者宝贵经验的总结,而且能够为物流行业从业者拓宽经营思路。而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这些案例也是我教学过程中首选的真实案例。希望《物流时代》杂志以后能介绍更多不同类型成功企业的经典方案。文化也是我非常喜欢的栏目,它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揭示了我国物流发展演变的过程,对于我们了解物流的历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6年第11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本案可以新证吗》一案,叙述了福建省某县一木业公司生产的细木工板胶合强度不合格。执法人员对适用《产品质量法》的相关条教进行处罚没有异议。但是.在是否应该举行听证的问题上,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文章刊登后.全国各地的读者也积极参与进来.纷纷畅谈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讨论气氛十分热烈。现将部分读者的观点摘登.并将有关专家的文章附后.仅供参考.并真诚地希望能对您的行政执法工作有所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来函照登     
刘喆 《秘书工作》2010,(1):30-30
您好!我是《秘书工作》的一名热心读者。《秘书工作》在我们秘书处几乎人手一份,每期杂志,我不仅必看,而且是细看,从中获益颇多。它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参考性很强,为从事办公厅(室)工作的同志提供了难得的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希望《乡镇论坛》越办越好民政部副部长杨衍银在《乡镇论坛》杂志创刊五周年之际,我向《乡镇论坛》杂志社、向《乡镇论坛》的百万读者表示衷心的祝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党在农村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需要,是保持农村和全国稳定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国土经济》2005,(7S):5-5
一份名为《上海中小学生成长质量调查报告》揭示了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现状:有多少家长希望孩子当工人?1.1%!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后,包括财会类在内的报刊,如雨后春笋,长遍华夏大地,这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好得很!但是,作为读者,由于时间、精力、钱财有限,不可能遍读报刊。因此要适当选读。就如财会专业而论,公开发行的期刊至少上百种,其中我长期喜欢读之一的是《广西会计》。因为她所发表的文章,既有深新理论探讨与争鸣的篇章,也有可供实务运作借鉴的工作研究与经验交流的文字,读者可各取所需或兼而读之,可谓各得其所或相得益彰。总而言之,受益匪浅。最近,我读《广西会计》今年第9期头条载程桂枝《90年代中国会计研究的若干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