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与世界》2011,(16):10-15
二00八年七月,在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会上,以森林重庆、畅通重庆、健康重庆、平安重庆、宜居重庆为具体内容的"五个重庆"被写入市委全委会的决定。自此重庆改善民生的战略行动赋予了新的内容。建设"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有效改善硬件环境。建设"畅通重庆",实现半小时主城,强化主城辐射功能,有效带动区县发展;"宜居  相似文献   

2.
招投标动态     
《中国招标》2011,(48):40-42
重庆:"中国西部招投标网—重庆分站"正式上线在"中国西部招投标网"的支持下,2011年11月28日,"重庆招投标网"正式上线投入运营。同时,"重庆招投标网"正式并入"中国西部招投标网",成为"中国西部招投标网"重庆分站。今后,"重庆招投标网"将依托"中国西部招投标网"强大的信息资源和技术优势,全面整合重庆市招投标信息资源,努力  相似文献   

3.
"打黑除恶"成果显著 2010年春天,伴随重庆市"打黑除恶"的频频告捷,重庆经济逆势上扬也引起境内外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谈到这个话题时,首先高度肯定了"打黑除恶"带来的成效.他说,"打黑除恶"是五个重庆之平安重庆建设的一个支点,通过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健康重庆等五个重庆建设的强力推动,再加上两江新区和西三角经济圈的战略布局推动,重庆快速发展是必然,也必将促使重庆扩大内需、建立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的地方治理模式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黄玲 《中国西部》2011,(3):22-33
重庆,又名山城,蕴藏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人文色彩浓郁醇厚。长江三峡、大足石刻、天坑地缝、天生三硚、白鹤梁、钓鱼城等自然人文景观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巴国之府,为这片久远的土地平添了几分壮美!2008年7月,重庆市委提出了建设"五个重庆"的宏伟蓝图,即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这"五个重庆"理念的提出标志着重庆旅游旧貌换新颜,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现于世人面前。"五个重庆"建设有利于重庆文化的传承、有利于新直辖的建设与发展、更有利于重庆旅游迎来新的春天。  相似文献   

5.
张慧 《今日重庆》2007,(4):19-21
"胡锦涛总书记高瞻远瞩地为重庆发展作出了三大定位,确定了一大目标,交办了四大任务,构成重庆发展"314"的总体部署,这既与中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战略意图和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对重庆发展的总体要求一脉相承,又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凝聚了中央希望重庆"加快"和"率先"的更大期待,是我们推进重庆建设发展必须坚持的重要指针,是做好重庆各项工作的总纲."  相似文献   

6.
图片新闻     
<正>2014年末,重庆举行"外眼看重庆"活动,各外国驻重庆及成都(总)领事馆官员及欧盟商会负责人等外宾走进重庆"窗口单位",用他们独特的"外眼"细细品鉴重庆。图为重庆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澳大利亚驻成都总领事郭南希与外宾们热情交流。  相似文献   

7.
《重庆与世界》2012,(2):50-51
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一百年解放碑……渝中区作为重庆母城,承载着巴渝古都的城市记忆,展示着"老重庆底片、新重庆客厅"的城市形象。现在渝中中国"内陆小香港"重庆渝中区与香港地形地貌相似、产业布局相仿、资源要素相近、城市功能相像,既是重庆的政治、文化中心,更是重庆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高瞻远瞩地为重庆发展作出了三大定位,确定了一大目标,交办了四大任务,构成重庆发展"314"的总体部署,这既与中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战略意图和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对重庆发展的总体要求一脉相承,又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凝聚了中央希望重庆"加快"和"率先"的更大期待,是我们推进重庆建设发展必须坚持的重要指针,是做好重庆各项工作的总纲。"——汪洋  相似文献   

9.
《重庆与世界》2011,(14):28-31
彩云,寓示着希望与祥瑞。诗人笔下的"彩云追月"等动人之词,随着重庆上空那片叫做"云计算"的"彩云"花落重庆,重庆IT产业迎来了嘉年华。上万亿美元的"蛋糕"吸引人重庆产生进军"云计算"(以下简称"云")产业的想法,约起于半年前。当时,"云"已成为全球IT行业热点,重庆遂  相似文献   

10.
<正>在2015全国"两会"期间,"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外向型经济的热词不断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对于身处"渝新欧"起点、"长江经济带"与"成渝经济区"核心的广大重庆民营企业而言,如何顺应国家战略积极参与其中?日前,重庆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蒋平就相关话题接受了本刊采访。蒋平表示:扩大重庆开放程度,让更多的重庆品牌与重庆制造、重庆创造走向世界,重庆民营企业责无旁贷。重庆民营企业家有"走出去"的光辉历史,在各个历史阶  相似文献   

11.
9月25日,重庆"诗仙太白·年份原浆酒"与"感动重庆"评选活动办公室签署协议,正式成为2012 "感动重庆"合作伙伴,倡议发起感动重庆帮扶基金,帮扶"感动重庆"人物中的老年人、残疾人、孤儿、贫困户等群体,让"一个好人带动一群好人",通过榜样的带动,汇聚社会感动的力量,为感动事业助威添力.  相似文献   

12.
资讯     
《中国西部》2012,(17):8-9
<正>"中国旅游日"宣传周重庆2亿优惠让利于民5月19日,恰逢第二个中国旆游日,重庆市旅游局在江北观音桥商圈广场举办2012"中国旅游日"重庆宣传周分会场启动仪式。启动仪式当天举行了新华网"重庆·非去不可"博文大赛、"重庆·非去不可"网站上线仪式、"重庆·非去不可"旅游形象大使选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12月6日至9日,第九届"重庆·台湾周"在重庆举行,海峡两岸来自现代服务业、文创产业、环保产业、精密机械制造、现代农业等产业的600余位企业家出席活动,共商渝台两地经贸合作。在此期间,本刊记者就"渝台经贸交流""重庆自贸试验区发展"等话题对来渝参加本届"重庆·台湾周"的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以下简称:全国台企联)会长王屏生进行了专访。"全国台企联将积极推介重庆"对于重庆,王屏生说:"非常熟悉。"他表示:"重庆是大陆  相似文献   

14.
<正>用流行的互联网语言来说,在重庆的各国领事们因为"领事馆"这个"入口"与重庆这座城市产生了特殊的工作和生活"场景",进而带动了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外交流量",而作为一个个体,总领事们与这座城市的"重庆情缘"进而到"重庆情结",这种强烈的"用户黏性"更保障了重庆领事工作效能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5.
《重庆与世界》2017,(13):42-53
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一直来,"重庆外事"坚持服从国家总体外交和服务于重庆经济发展的大局,加强互利合作,友好往来,已成为了重庆对外开放的"前沿动力"。本期"外事回顾"编辑了1997年至2012年间的外国元首级领导人到访重庆的外事大事件,以此展现重庆外事的高度及重庆大开放的魅力(限于篇幅,2012年后的事件将在后期集中展现)。  相似文献   

16.
<正>从"1小时到成都"到"朝发重庆夕至北京"再到"12天到欧洲"。重庆的"大通道"建设,改变的不仅仅是运程时间,更是重庆人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1小时到成都,2小时到贵阳,3小时到昆明……朝发重庆,夕至首都;午发重庆,晚至香港;重庆到欧洲,比上海还快20多天……重庆,正进入到"速度经济"时代,"大通道"的建设让昔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闭塞窘境全面改观,重庆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而这也在改变着重庆人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7.
正习总书记在视察重庆时,对重庆提出了"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要求。重庆既与"一带"上的中东欧国家合作潜力巨大,更与"一路"上的国家新加坡合作密切,正处于"一带一路"的核心点,更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还是"陆海新通道"的运营中心。发挥重庆的重要作用,加强重庆、中东欧、新加坡三地合作,将对促进重庆乃至整个中国的开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开发银行是中国最大的对外投融资合作银行,牵头发起了中国—中东欧银行联  相似文献   

18.
《重庆与世界》2017,(19):42-53
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一直来,"重庆外事"坚持服从国家总体外交和服务于重庆经济发展的大局,加强互利合作,友好往来,已成为了重庆对外开放的"前沿动力"。本期"外事回顾"编辑了1997年至2012年间的外国元首级领导人到访重庆的外事大事件,以此展现重庆外事的高度及重庆大开放的魅力(限于篇幅,2012年后的事件将在后期集中展现)。  相似文献   

19.
外地资讯     
<正>重庆获得两项自贸"特权"近日,重庆市商务委发布消息,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了53条创新举措,41条适用于重庆自贸试验区。其中,重庆获得两项"特权":获批设立"首次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口岸"及被赋予重庆铁路运邮的权限。重庆正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口岸高地,这两条举措也与重庆的口岸建设、通道建设关系密切,符合市场需求。重庆能  相似文献   

20.
正长江横贯重庆全境,长江黄金水道是重庆发展的重要资源。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重庆视察时特别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为重庆提供了更好融入中部和东部的重要载体,重庆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光明。"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上,对于释放长江黄金水道的"黄金价值"至关重要。5月4日至8日,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亲临乘船顺江而下,走访区县,沿途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