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总体信用风险度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总体信用风险既包括系统风险产生的周期性违约风险,又包括相互关联关系导致的传染性违约风险。首先通过对因素模型的改进构建模型Ⅰ,研究集合债券的周期性违约风险;在此基础上引入违约传染建立模型Ⅱ,分析违约传染对违约概率及违约相关性的影响,研究集合债券的总体信用风险。最后基于模型Ⅱ进行算例研究,得出结论:企业间的相互关联关系降低了其1次违约概率,增加了其多次违约概率即违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没有确立系统的预期违约制度,导致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预期违约行为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则;直到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颁布实施后,这一局面方得以改变。本文从预期违约行为的含义入手,具体分析了我国确立预期违约制度的必要性以及现行合同法上预期违约制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张啸  赵燕 《中国外资》2011,(14):39+41-39,41
交叉违约条款是国际银团贷款合同中广泛采用的条款。本文探讨了交叉违约条款的概念、理论依据、意义和限制。交叉违约条款的依据在于预期违约,意义在于赋予银行平等受偿地位和维持债务的稳定性。由于交叉违约条款的不当使用可能致使债务人陷于困境,交叉违约条款是可以通过法定和约定的方式进行限制的。  相似文献   

4.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针对防范信贷组合信用风险所需要的资本制定的内部评级法,通过风险驱动因子的变化来反映组合回报的变化,并根据风险权重函数,通过风险加权资产转化为与每一项信用风险敞口更准确匹配的资本要求.本文对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敞口、期限因素以及违约相关性等信贷组合信用风险的风险驱动因子的度量进行了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5.
交叉违约条款是国际银团贷款合同中广泛采用的条款.本文探讨了交叉违约条款的概念、理论依据、意义和限制.交叉违约条款的依据在于预期违约,意义在于赋予银行平等受偿地位和维持债务的稳定性.由于交叉违约条款的不当使用可能致使债务人陷于困境,交叉违约务款是可以通过法定和约定的方式进行限制的.  相似文献   

6.
王冬梅 《金卡工程》2009,13(5):75-75
根本违约制度是《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公约》的一个重要制度,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着重论述了根本违约制度的构成要件以及法律后果,并指出了我国有关根本违约制度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本首先剖析了影响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的主要因素,然后引入Merton的结构化模型来分析住房贷款在等额偿还方式下违约风险的度量问题,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通过模拟计算得出房价波动率和无风险利率对住房贷款的违约概率、预期损失和违约风险溢价的影响规律以及这三个指标在贷款期内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刘再杰  李艳 《新金融》2016,(10):49-53
近年来,在我国信用债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信用违约风险日益凸显。尤其是进入2016年以来,信用违约呈现出风险事件增加较多、涉及行业和发行主体不断扩大等特征,未来债市违约风险或将进一步上升。全球主要国家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显示,违约是债市市场化运行的必然现象,违约概率上升是经济周期发展的正常反映。当前我国债券市场具备处理和消化违约风险的条件和能力。为建设市场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债券市场,一方面,要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市场扭曲;另一方面,要着力完善市场化的信用风险约束和违约处置机制,构建多元化的风险分散和分担渠道以及加快完善监管制度等,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将风险控制在市场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9.
我国债券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债券市场已成为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同时我国公司信用债违约频发,违约主体几乎涵盖了全部行业,永煤AAA债券违约事件引发各方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信用债违约风险预警与防范,搭建了债券违约预警模型:一是深入分析了违约原因,提出了"经济下行加剧‘债务-通缩’""流动性分层导致再融资困难""民企互保引发违约风险串联"的观点;二是基于KLR信号分析法,以历史违约主体财报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上市公司债违约预警模型,抽离出相关指标权重构成预警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检验;三是基于预警模型,提出加强动态监测、构建债券风险分类管理办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违约风险与股票收益的关系,现有文献中存在着争议。本文使用国内A股市场2000-2016年间的数据,结合Moody’s KMV模型构建期望违约概率作为违约风险的代理变量,对二者关系进行重新探索。经过初步分析发现违约风险与股票收益存在显著负相关,即国内股市存在"违约异象"(default risk anomaly)。为此,本文从公司规模会为股东带来潜在利益的角度展开研究,并对"违约异象"进行了解释。结论表明:(1)在控制住公司规模的交互影响后,违约风险与股票收益表现出符合金融理论预期的正相关关系;(2)在相同违约风险下,规模越大的公司,投资者要求的违约风险溢价越小。同时,随着违约风险上升,公司规模的影响会加大;(3)在公司规模足够大时,违约风险与股票收益总体上会表现出负相关关系,这是导致"违约异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近年来我国违约事件增多以及破产制度和退市制度逐步完善,投资者势必会更加重视违约风险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债券违约率是衡量信用风险和检验信用评级质量的重要指标.构建以违约率为核心的评级质量验证机制,需要借助历史违约数据.在国内违约数据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监管要求和完善自身评级体系,评级机构尝试多种方法对传统信用评级方法进行调试和改进.梳理国际和国内违约率统计和应用相关情况,分析以违约率为核心的评级质量验证机制的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12.
周楠烯 《会计师》2022,(22):68-70
发行人的偿债能力的强弱是债券能否成功兑付的关键,因此偿债指标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应用,对债券违约风险防范有着重要意义。对偿债指标影响因素和违约案例的剖析,通过分析偿债能力指标这一影响因素对防范债券违约风险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借助KMV模型框架,运用统计方法对大量的公司财务报表数据进行模型参数估计,计算得到了非上市公司的违约距离和经验EDF函数,实现了违约概率的模型估计.实证表明,我国公司在违约距离或违约数量上的真实概率分布均呈现显著的T分布和肥尾特性:违约距离具有较高的风险区分能力;由会计信息进行参数估计的模型导出的EDF具有较高的风险标识精度;进而表明基于会计报表数据的违约风险模型和基于资本市场数据的模型在实证上的有效性非常近似.  相似文献   

14.
合同法调整的是交易双方的契约关系,在利益的取舍上要遵循基本的经济规律,但在守约方没有受到财产损失,而违约方却获利的情形下,现有的违约损害赔偿责任以公平价值为依托,无法提供充分的补偿.以法经济学为研究视角,从经济学成本—收益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违约获益赔偿责任将传统损害赔偿责任的起点从守约方的损失转向违约方的获益.通过考察论证违约获益赔偿责任的正当性,追索效率与公平的协调机制,对违约损害赔偿责任制度安排作经济的分析,并以此为契机,规范相应的制度设计,弥补传统违约救济局限性,完善我国违约赔偿责任体系的救济功能及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东 《武汉金融》2005,(3):8-10
本文从住房按揭债务人终止偿付型理性违约的诱因分析入手,揭示出住房按揭债务人在债务期内的履约与违约财务损失之间的内在关系,据此建立了相应的违约决策模型,并讨论了该模型的实际生成条件,进而提出我国金融机构运用该模型防范住房按揭终止偿付型理性违约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借助KMV模型框架,运用统计方法对大量的公司财务报表数据进行模型参数估计,计算得到了非上市公司的违约距离和经验EDF函数,实现了违约概率的模型估计。实证表明,我国公司在违约距离或违约数量上的真实概率分布均呈现显著的T分布和肥尾特性;违约距离具有较高的风险区分能力;由会计信息进行参数估计的模型导出的EDF具有较高的风险标识精度;进而表明基于会计报表数据的违约风险模型和基于资本市场数据的模型在实证上的有效性非常近似。  相似文献   

17.
信用风险限额管理的基本涵义一般而言,信用风险由违约风险、清偿风险和头寸风险三部分组成。违约风险通常用违约概率(PD)度量;清偿风险是清偿率(RecoveryRate)不足以弥补银行的风险暴露所造成风险,用违约损失率(LGD)度量;头寸风险指暴露在信用风险下头寸大小的不确定性,用违约风险暴露(EAD)度量。信用风险限额是商业银行根据风险和收益相匹配的原则,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确定其可以承受的信用风险敞口上限,即其可接受的违约风险暴露上限。信用风险限额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限额进行分配、监测、预警和控制的全过程管理。通常,商…  相似文献   

18.
违约风险模型对违约定义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贷款信用风险四级分类和五级分类定义三种违约,运用商业银行的贷款企业会计数据分析了Logistic违约风险模型对违约定义的敏感性。实证研究表明,在三种违约定义下,违约模型的结构相似,但模型选择的变量和变量的显著水平存在差异,违约模型对违约定义具有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葛欢  张留禄 《征信》2016,(11):51-54
信用违约互换作为一种信用衍生产品通过转移信用风险为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了深刻变化,其定价问题值得深入研究。通过对违约强度的建模给出两种违约模型——结构性模型、简约模型,结合信用评级制度发现了一个公司的违约强度与其所处的评级之间的关系,使用马尔科夫链建模该公司的信用等级转移状况证明其违约强度为马氏调节过程。该模型增加了模型参数,得出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信用违约互换定价公式,并对金融危机下信用违约互换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债券违约的数量规模、行业分布、地域分布、企业属性、债券品种及违约率等方面阐述了我国企业债券违约的特征趋势,分析了我国企业债券违约的主要原因及其所呈现出来的融资特点,探讨了我国企业债券违约后的五种处置方式,认为我国债券违约风险处置机制还不完善,缺少独立法律制度、处置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投资者保护机制不健全、对发行人缺乏硬性约束,影响了违约债券的整体兑付水平,投资人利益难以得到有效维护。建议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债券违约发生率、优化发行人融资结构、建立债券违约的市场化处置机制,以降低债券违约风险,推动债券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