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叫现代化?现代化的概念和标志是什么?为了要把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我们应该怎样观察、认识当前社会经济的现状,应该注意怎样的方针政策来实现我们国家的现代化? 这些是两三年来时时被提到我们面前来要求明确解答的问题,也往往苦于在理E论上、在方法上找不到现成答案的课题。这是个社会主义中国的现实经济问题。这是个近十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的国民经济该怎样运用客观规律实现整个国家现代化的问题。许多同志认为现代化是一个随着时代推移的动态概念。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现代化概念。资本主义对封建社会来讲,社会化大生产对手工业小生产来讲,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都具有现代化的意义。在八十年代说的现代化,其概念  相似文献   

2.
对任何国家来讲,政治现代化既是现代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现代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支撑,而传统文化对政治现代化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的结晶,蕴涵了本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因素,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因此,传统文化为政治现代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本文将就中日两国不同的传统文化对各自政治现代化的影响进行浅析,以求对中国政治现代化道路做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现代化概念的理解存在差异,有学将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也有学从不同维度分析现代化的多种内涵,如理论涵义、政策涵义等等,但都存在着一定的缺失。现代化应该是一个系统,包含物质形态、制度形态和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的子系统;同时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物质结构(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不断演进而产生巨大变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化物,也包括化人。现代化是系统与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明清福建的民营手工业,几乎遍及各行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了重要和主导的地位。这一时期,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外向型”生产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民营手工业的生产关系产生影响,并引起其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与戏曲化和生活化是属于艺术领域中不同范畴的概念。现代化是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指的是艺术与人民、与社会的关系,艺术必须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不但戏曲有现代化问题,任何艺术品种都有现代化问题,而且任何艺术品种在它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它当时的“现代化”问题。“现代化”与别林斯基所说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近代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就是要以资本主义的农业生产方式代替传统的以农耕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孙中山非常重视管理科学在农业管理中的运用,他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从农业管理的机关建设、机械化生产、农业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水利建设以及土地所有制等多方面,系统地设计出一个结合中国实际、力图将我国农业推上资本主义轨道的农业现代化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也称作组织文化,其概念有多种不同的表达,广义来讲,是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与精神文化,也是企业精神象征。现代化的企业,必须建设有属于自己的、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内可以起到协调、统一,增强员工凝聚力,对外则可以彰显企业形象,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文本就交通设计院在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企业目前的价值观及未来的发展进行深入剖析,并对交通设计院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提出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手工业中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商品生产,近代以前,由于种种原因,商品生产的规模受到很大限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有不少人把近代农村手工业与古代等同看待,认为近代农村手工业仍然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实,这种看法对古代也不是完全适用),看不到近代农村手工业中发生的巨大变革,本文的目的就是要说明,在近代,在商品生产规模急剧扩大的情况下,农村手工业的社会分工和生产力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更明确的说,是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是一个相当大的题目,若将全国各地各种农村手工业的…  相似文献   

9.
明清福建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明中后期以来商品性农业的发展,经济作物种植的增加,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明清福建的手工业在宋元以来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有些行业和产品还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种种因素的彰响,明清两代福建手工业状况并非完全一样。本文拟对其中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作一番探索,以期对这三四百年来福建手工业面貌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为下步研究打下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农业现代化内涵的争论及其重新界定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是一个争议较多的问题,代表性的观点有六种. 第一种观点为转变论.他们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出发,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世界范畴的、历史的和发展的概念,它作为一个动态的、渐进的和阶段性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随着人类认识程度的加深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资金成本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概念,它广泛运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许多方面。对于企业筹资来讲,资金成本是选择资金来源、确定筹资方案的重要依据;对于企业投资来讲,资金成本是评价投资项目、决定投资项目取舍的重要标准,因此准确地确定资金成本对于企业的投资话动和筹资活动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资金成本涵盖的范围很大,在不同的范畴又有不同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吴立范 《新经济》2007,(12):1-1
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教授在他的政治新著《当代中国政治走向》一书的导论中说了这么一句话:"当代中国,对一些人来讲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起点,对一些人来讲是一个永远难解之谜,对另一些人来讲则是一个莫名的恐惧。"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知识界,尤其是成长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学人,对于现代化理论大多耳熟能详。现代化理论,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最大的特征是它试图建立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主义的诠释架构,用来解释东西方各国从传统到现代的演进过程。现代化理论流派纷呈,概念五花八门,但核心观点是大致相同的,就是认为世界上所有国家,无论东方西方,不分大国小国,都会从传统的农业国转化为现代的工业国。现代化的过程涵盖各个方面。除了经济结构的工业化之外,还伴有人口的城市化、文化的世俗化、政体的民主化,等等。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美国,则是体现所有这些特征的一个样板国家,具备这些现代特征,也是人类社会现代历史演进的目标所在。一旦达成了这些目标,人类的现代历史就能达到它的终点。  相似文献   

14.
管理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略的成功实施比战略的形成更难、更重要。管理控制系统 ,作为实施目标战略的工具 ,近年来吸引了更多管理者的注意 ,然而管理控制系统对大部分管理者来讲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基于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本文提出了管理控制系统的概念 ,典型的管理控制过程中的几个步骤 ,目的是帮助管理者了解管理控制系统 ,成功实施目标战略。  相似文献   

15.
论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之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衡  许凌  计志鸿 《现代财经》2006,26(1):60-65
城市现代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但如何方能称之为现代化?固而设置评价城市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的方法,就成为必须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改造小农经济的过程同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其关键是如何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农业的现代化是否同工业一样,也存在一个工场手工业的发展阶段,通过农业生产的分工协作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一问题是如何改造小农经济理论的传统理论形式。而如何改造小农经济理论的现代理论形式是以如何实现中国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理论出现的。如何改造中国传统农业这一难题以传统与现代两种理论形式再现了中国农业理论与实践的变迁史。回顾与反思这个问题必将对中国农业发展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指出正确的理论议方向。  相似文献   

17.
张英 《经济论坛》2001,(3):44-45
古代北京,经济很有特色。农牧混合,商贸并举,手工业发达,特别是明、清两代,宫廷和官宦的需求制约着北京地区经济的发展,形成商业比手工业发达,官商比私商发达,满足宫廷、官宦需求的特殊手工业比一般手工业发达,官营手工业比私营手工业发达的帝都经济独有的特点。   古代北京经济的发展,受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影响。所谓"自然",是指北京地区特有的自然条件及连接南北的优越地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所谓"社会",是指城市地位的变化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作用。从远古的洪荒,商周之际的蕃国,秦汉隋唐时期的军事重镇,直至辽…  相似文献   

18.
英国不仅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典型国家,也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的国家。十六世纪,工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是手工业生产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必经阶段。  相似文献   

19.
钱颖 《开放时代》2010,(10):F0002-F0002,F0003
和音乐一样,电影是时间的艺术。从小的来讲,镜头的布置、长度和切换,使得每个电影都有属于自己的节奏感。从大的来讲,每一部电影都是一个时间的架构,有起始终止、回旋往复。电影通过节奏感和时间架构,使得观众暂时离开日常生活的时间框架,进入到一个不同的时空中间,获得一种崭新的对时间的感受。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重要名词,它是坏境日益恶劣、资源日益缺乏的产物.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讲,中国将会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众所周知,建筑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对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对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污染也是不容小觑的.本文将简单探讨一下在低碳经济为主导的坏境下,企业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建筑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