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分析中国邮政邮务标准体系建设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深入探析邮务类各项业务发展需求,构建并解析了中国邮政邮务标准体系框架与标准体系明细表,并提出中国邮政邮务类业务标准化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邮政信息化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冀远 《邮政研究》2004,20(4):11-13
为改进提高信息化工作,使中国邮政信信息作取得长足的进步,文章分析了如何正确定义、认识邮政综合计算机网,论述了如何抓好标准化工作的重点问题以及标准化工作的贯彻与实施。并提出了中国邮政下一阶段信息化的规划。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了STP的性质、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对中国邮政培训如何与国际标准化体系接轨,按照STP的方法进行邮政培训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陈东胜 《中国邮政》2002,(11):37-38
随着物流业在国内日渐升温和电子商务的突飞猛进,中国邮政也适时制定了进军物流市场的整体战略目标。对于现代化邮政物流中心的建设,笔者提出以下四方面的建议,供各位同行参考。1.加快对邮政物流的相关标准规范的研究与实施标准化、规范化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邮政建设现代化物流中心的重要前提。邮件作为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物品,中国邮政对其分类、包装、条码标识、盛装容器和清单、路单格式等均制定了行业标准。而对于物流品的分类编码、包装、条码标识、盛装容器、单式、业务流程与开发、数据交换与接口等方面,中国邮政尚未制定相关标准。为尽快适应今后发展物流业的要求,邮政应在国家标准化、规范化的大原则下,结合邮政现有标准,尽快进行研究,并在邮政物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证券期货业标准化事业快速发展,标准化意识逐步提高。“十四五”期间,探索建立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企业标准体系,对进一步提升中邮证券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梳理中邮证券标准化工作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中邮证券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中邮证券标准体系的定位,参照证券期货业标准体系框架,结合中邮证券发展实际,构建并解析了中邮证券标准体系框架与标准体系明细表,提出了中邮证券标准化工作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陆斌  吴浩  朱灵杰 《邮政研究》2021,37(2):46-48
分析了邮政发展农村电商的环境,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丹阳市分公司为例,探讨了以系统智能化和流程标准化开拓邮政农村电商的策略,促进企业与客户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中国邮政引进ERP核心管理系统,细化了应收、应付、内部往来的核算管理,为往来账管理自动化、标准化提供了系统保障。文章介绍了ERP系统上线后邮政财务管理取得的成效,剖析了ERP系统上线运行后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本人随中国邮政考察团前往美国邮政和FedEx快递公司进行考察访问,对这两家知名企业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感受颇深。在此,站在中国邮政网路运行或者中国邮政生产作业流程的角度,结合中国邮政的实际情况,介绍美国邮政和运递业的情况,供各位邮政同仁分享。  相似文献   

9.
孙浩 《邮政研究》2003,19(6):20-21
邮政物流已经成为邮政的主营业务之一 ,但从整体发展情况看 ,邮政物流成本较高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和实用的物流标准化体系 ,结果各地之间无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各个环节之间也不能有机地协调配合 ,严重影响邮政物流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因此 ,结合邮政企业的特点 ,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物流标准化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1 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1 1 企业标识的标准化邮政企业是一个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国有大型企业 ,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中国邮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物流业务最大的优势就是中国…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网运部门已经完成的生产管理扁平化、作业流程标准化和生产操作规范化的“三化”改革中,广州邮区中心局在中国邮政、广东邮政的领导下,发挥全省中心局专业管理局的职能,以“夯实基础、讲求实效、不断提高网路运行双效”为目标,从制度、机构、设备、流程、现场管理、生产操作等方面入手,真抓实干,扎实推进“三化”改革,不仅增强了全省网路运行能力,而且也促进该局统一、高效、科学的中心局运行体系的建立,使全局的生产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明显提升,局容局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