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操作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博 《新金融》2010,(9):32-36
现代商业银行对信息科技的高度依赖,使信息科技风险越来越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操作风险管理的框架和工具,对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等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在信息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利用操作风险管理的方法,有助于从全面风险管理的角度对信息科技风险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金融信息科技的发展,银行业务对信息科技的依赖逐渐加深,目前已发展到没有信息科技的支持银行将无法开展业务、信息系统一旦发生大面积瘫痪甚至会导致银行无法正常营业的风险,因此,对于信息科技风险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成了商业银行内生的强大动力。事实上,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信息科技风险是银行操作风险中"系统、人员、流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银监会更是将信息科技风险作为单独的风险予以监督和  相似文献   

3.
银监会在全面风险监管体系框架下,持续强化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监管,构建科技风险监管体系,稳步推进监管政策、规范和标准的建设,探索研究有中国特色的银行业科技风险管理快速成长之路,充分运用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和准入等多种手段,不断强化风险责任意识和监管要求,全面推进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银监会在全面风险监管体系框架下,持续强化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监管,构建科技风险监管体系,稳步推进监管政策、规范和标准的建设,探索研究有中国特色的银行业科技风险管理快速成长之路,充分运用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和准入等多种手段,不断强化风险责任意识和监管要求,全面推进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银监会副主席郭利根在2007年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评价审计座谈会上指出:"相当一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信息科技风险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系统性的研究论证仍然较为缺乏,风险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经验相对不足."银监会刘明康主席在2007年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指出:"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隐患有所凸现."  相似文献   

6.
为落实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和要求,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保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浙商银行于2007年建立信息科技风险监控官制度,由行长向信息科技部派驻信息科技风险监控官,实施驻地办公,兼任总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职务,独立开展相关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现代商业银行运营高度依赖信息技术,由此产生的风险也日益加剧。商业银行在面临传统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同时,又面临信息技术与银行业务交融引发的新型风险——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近年来,监管部门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高度重视,先后颁布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  相似文献   

8.
信息科技的发展,为银行的业务产品创新、服务管理水平提升带来了机遇,而与此同时,新的信息科技风险特征不断出现,也为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控带来了挑战。信息科技风险监管要紧跟信息科技和银行业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在明确"风险为本"的基本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形成既符合信息科技风险特点、又契合银监会整体监管框架的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制度和工具体系。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商业银行实质上经营的是风险,因此,对银行风险的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命脉之所在.近几年,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银行风险管理的手段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当中,总的来说,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方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定性到定量、由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本文主要总结了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法的演进.  相似文献   

10.
风险监测评价体系是监管部门在综合分析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定量指标的监测和监管者的定性判断来综合评价金融机构风险状况,以实现对金融机构风险客观、全面的判断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外汇管理框架,以浙江省市场采购贸易为例,分别针对系统性风险和自身内部风险构建内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将辖内6个地市业务情况作为样本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剩余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深入研究,综合评价针对贸易新业态外汇管理的内部审计绩效。层次分析法结果显示,指标体系中定性、定量指标的权重分别为66.14%、33.86%,总体上以定性评估为主,定量分析为重要补充。剩余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新业态发展程度越成熟,该地区固有的系统性风险越高。但如果当地市场与监管沟通充分,内部控制手段丰富,剩余风险会出现明显下降。研究表明,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加强自身风险管理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内部审计评价既要考虑到新业态发展程度的时间差异,也要考虑到内部控制程度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2.
成娜 《上海金融》2012,(10):62-67,118
在资金核算模式变革、监督理念更新和计算机手段提升等新形势下,本文针对我国央行资金风险管理模式相对滞后的现状,引入COSO委员会于2004年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有关构建风险管理框架理论和风险评估工具,提出建设由资金风险管理体系四要素、组织架构四层次构成的央行资金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议,并运用风险评估工具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体系中重要的风险识别、评估环节进行例证,以期增加资金风险管理体系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银行业信息科技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科技与业务的关系愈加密切,信息科技对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因此,信息科技风险的管理工作也就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4.
吴月鹏 《金融纵横》2023,(10):75-81
随着数字科技的广泛应用和商业银行业务量的提升,传统的风险防控手段已经难以满足运营风险防控的要求,亟需提升运营风险防控体系的科技含量。本文分析认为,商业银行应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高精度OCR等前沿技术,探索建立覆盖全业务、全流程、全渠道的数字化运营风险防控体系,定期评估风险预警效果并不断进行优化,实现风险自动识别、预警及处置,以提升运营风险防控能力、降低风控成本。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信息科技外包服务供需双方的角度,对目前商血银行信息科技外包现状进行了分析,全面识别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外包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结合已知风险因子和外包类型,形成了相应的外包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可优化信息科技外包工作的商ik银行外包风险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6.
困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信贷风险控制能力薄弱、信贷资产质量低下。大量的不良资产和不断暴露的潜在的资产损失,从根本上削弱了银行抵御风险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为此,健全和完善风险管理体制,采取切实有效手段,降低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成为各家银行的工作重点。彻底解决银行贷款质量的问题,一方面有赖于不断深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行制度创新、进行切实有效的市场开拓、实施严格的风险监控;另一方面也离不开计算机系统等先进科技手段的支持,通过信贷业务的电子化来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信息传递,统一信息输入,保持信息对称,实…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运用信息科技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风险,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将其作为操作风险中的重点进行防控。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实现对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评价和控制,促进商业银行安全、持续、稳健运行,推动业务创新,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信息科技外包服务供需双方的角度,对目前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外包现状进行了分析,全面识别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外包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结合已知风险因子和外包类型,形成了相应的外包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可优化信息科技外包工作的商业银行外包风险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9.
随着银行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日益提升,信息科技风险亦随之上升.信息科技风险具有影响范围广、突发性强、技术含量高、复杂度高、隐藏性深等特点,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关乎商业银行声誉、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如何在快速推进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减少或杜绝银行因信息科技而给自身...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政策性银行业务的不断扩展,信息科技对推动政策性银行健康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但伴随而来的信息科技风险也越来越显著,亟需建立科学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评价体系。本文首先根据国内政策性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特点,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中的相关评价指标进行了调整,构建了针对我国政策性银行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判确定信息科技风险评价等级,构建了政策性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评价模型;最后,以某政策性银行为例,对文中构建的熵权—模糊综合评判价模型进行了应用,并针对模型应用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