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欣 《黑河学刊》2001,2(1):14-17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与入宪,标志着我国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变,它是邓小平法制思想指引下从人治型法律秩序向法治型法律秩序的历史性转变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法治国家的建设,必须构建完备而完善的现代法律体系,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同时还要致力于人民法律观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法制”与“法治”,虽一字之差,却有很大差别。从概念上讲,法制即法律制度,是法的制定、执行、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总称。而法治,指统治阶级以法时国家权力的限制和制约,以有效地制约和合理运用公共权力,使已经制定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但二者又密切联系,不能简单地将法制与法治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有法制,并不一定就是法治;但实行法治,则必须有法制。法制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3.
4.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必须紧密结合,是由法和道德的不同特点决定的,是由“法治”和“德治”的关系决定的,德法同构是对社会治理方式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法治建设中,法治理念经历了法律工具主义理念、法律虚无主义理念、法律功利主义理念、法律至上主义理念四个阶段,在法治化进程中,必须弄清法治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法治建设中,法治理念经历了法律工具主义理念、法律虚无主义理念、法律功利主义理念、法律至上主义理念四个阶段,在法治化进程中,必须弄清法治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法治文明史上,曾有无数先贤大哲为人类法治社会的实现付出了艰辛的探索。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提出法冶思想的柏拉图指出:“如果当一个国家的法律处于从属地位,没有任何权威,我敢说,这个国家一定要覆灭;然而,我们认为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在官吏之上。而这些官吏服从法律,这个国家就会获得诸神的保佑和赐福”1。  相似文献   

8.
胡彦涛 《乡镇经济》2014,(6):95-101
在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念批判继承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在与“政治国家”相对的意义上赋予了“市民社会”新的内涵,并且做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历史断言。据此,市民社会将成为实现“法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而地方法制作为勾连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场域,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9.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必须紧密结合,是由法和道德的不同特点决定的,是由“法治”和“德治”的关系决定的,德法同构是对社会治理方式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法治思想是一个渐进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对当前建设法治中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主要内容有六个方面:实行法治,摈弃人治是建设法治中国的理性选择;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是建设法治中国的总体要求;法制与经济同步发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方针;民主与法制相辅相成是建设法治中国的政治保证;通过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条件;执政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开展活动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田露  孙太阳  张明 《魅力中国》2013,(23):339-339
“法治政府”是近两年来提出的一个新的行政法治理念和目标。“依法行政”的基本含义是指行政机关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行政权力必须经法律授权,行政机关的一切行政活动必须依据法律规定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从依法行政所蕴含的“行政法治”的涵义来看,“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这两个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中华法系源远流长,凝聚了中国人几千年的智慧,所蕴涵的法律思想,对当代社会的法治建设仍具有不可估量的借鉴意义.本文从中国古代法制及思维的概述和特点入手,探讨传统法制思维对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于法律体系来说,法治思维是一个基础性的概念,也是一个指导具体行动的概念。然而,关于这一概念的内涵,当前并没有统一的共识,更缺乏基于公众认知和社会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对这一概念作出的梳理,这种状况必将影响到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因此,本文尝试剖析法治思维应有的内涵,通过与一些容易混淆的理念或观点的辨析,还原法治思维清晰的面目。本文认为,法治思维在内涵上是一种价值思维、形式思维、保守思维和建构性的理性思维。  相似文献   

14.
罗峰 《上海改革》1998,(3):14-15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科学地界定了法治的内涵——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对于初中学生们来说,培养他们的道德和法律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会起到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初中阶段,处于小学和高中的过渡期,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们道德素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初中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一课程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培养和提升法治素养,从而让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好地开展,本文就...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是法治建设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法治思想的系统表达。其法治思想的时代特征是:理论的创新性、主旨的人民性和立足国情的实践性。其丰富内涵有: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工作布局和重点任务及依法治国实践的新要求。其实践要求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时刻牢记中国国情,立足于中国实践和发展需要;提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相似文献   

17.
董爱华 《魅力中国》2021,(6):101-1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社会对初中生的品德要求越来越高,这促使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促使学生不断学习思想道德相关知识.但目前社会内初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法律意识淡薄,他们还不懂得法律的庄严,也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和约束自己.十八届四中全会后,教育部门响应政府关于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将传统的思想品德更名为道德与法...  相似文献   

18.
李聪 《魅力中国》2010,(5):114-115
民主与法治社会思想是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的形成建立在摒除封建主义人治传统、呼唤国民树立法治观念的基础之上。邓小平强调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建设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确立以法治国的观念基础。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民主与法制思想的时代价值主要表现在奠定了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明确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方向,保障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了领导和执政方式的转变等。邓小平民主与法制思想的时代价值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是社会主义建设遵循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法制以及新闻法治的由来,解读了新闻法制涵盖的内容:对新闻从业者、新闻媒体的权力与义务的规定;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某些行为是否违法的界定,以及对违法行为的判处标准;应该调控政府的、组织、利益集团等团体与新闻行业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